水汴头 (桃园市)
外观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d/Zh_conversion_icon_m.svg/35px-Zh_conversion_icon_m.svg.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5/%E6%B1%B4%E6%B4%B2%E9%87%8C%E6%98%8E%E5%BE%B7%E5%AE%AE%E6%AD%A3%E9%9D%A2%E7%85%A7.jpg/220px-%E6%B1%B4%E6%B4%B2%E9%87%8C%E6%98%8E%E5%BE%B7%E5%AE%AE%E6%AD%A3%E9%9D%A2%E7%85%A7.jpg)
地理
[编辑]地名由来
[编辑]水汴头位处虎头山边崖地,南崁溪河道进入南崁的地区。早期垦民进入南崁社时,引南崁溪之水灌溉临近农田,并在此设立水闸,故名水汴头。又称水井头或水冲头。[1]:44
范围
[编辑]水汴头位于桃园区东北部。西南隔南崁溪与埔子为界,北边西段与南崁下为邻,北边东段南崁顶为邻,东边为枫树坑,南边为大桧溪。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汴洲里、会稽里东北部。
行政区划
[编辑]水汴头大字下有水汴头、下埔子等小字。
聚落
[编辑]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为水汴头,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此外,本地区尚有田心子等聚落。
历史
[编辑]在清治时期至日治之初,水汴头被称为“水汴头庄”,由桃涧堡所治辖。1920年(大正九年),台湾总督府对全台湾调整行政区划,将水汴头庄改制为“水汴头大字”,改由桃园郡桃园街治辖,虽然是隶属于新竹州,但水汴头自此开始就被划入桃园,一直沿用至今。当时大字还下设两个小字:“水汴头”、“下埔子”。
交通
[编辑]水汴头在境内交通则主要有经国路、春日路等道路为南北向,以及健行路、庄敬路一段等道路为东西向。跨越南崁溪的水汴头大桥是水汴头通往自强里的桥梁,原名庄敬一号桥,其后改建为斜张桥,103年6月动工兴建,2016年2月2日举行通车典礼。该桥为桃园第一座可供车辆通行的斜张桥,设有景观夜间照明设备,可搭配节庆与节日变化照射方式,已成为桃园新地标。
学校
[编辑]旅游
[编辑]文化资产
[编辑]庙宇
[编辑]- 明德宫(土地祠)
参考文献
[编辑]- ^ 郑政诚. 《續修桃園市志·上冊》. 桃园县桃园市公所. 2014. ISBN 978986042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