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6月3日) |
临床资料 | |
---|---|
怀孕分级 | |
给药途径 | 静脉注射和局部给药 |
ATC码 | |
法律规范状态 | |
法律规范 | |
药物动力学数据 | |
生物利用度 | 28—100% |
血浆蛋白结合率 | 8—12% |
药物代谢 | 细胞内代谢 和 肝脏代谢 (CYP-介导) |
生物半衰期 | 10—20分钟 |
排泄途径 | 肾脏排泄 |
识别信息 | |
| |
CAS号 | 51-21-8 |
PubChem CID | |
DrugBank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ECHA InfoCard | 100.000.078 |
化学信息 | |
化学式 | C4H3FN2O2 |
摩尔质量 | 130.08 g·mol−1 |
5-氟尿嘧啶(英语:fluorouracil,简写为5-FU或f5U)是一种嘧啶类似物,主要用于治疗肿瘤。5-氟尿嘧啶属于抗代谢药的一种。常与亚叶酸(leucovorin)合并使用。
用途
[编辑]化疗药5-Fu于1956年取得专利,1962年开始用于医疗,被列为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1]。用于治疗肿瘤已超过50余年,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方式是作为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阻断DNA复制的必需原料——胸腺嘧啶的合成。胸苷酸合成使单磷酸脱氧尿嘧啶(dUMP)发生甲基化从而变成单磷酸胸腺嘧啶(dTMP)。
与其它抗肿瘤药类似,5-FU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快速分裂的细胞(如肿瘤细胞,亦包括消化道上皮细胞以及生殖细胞)因其核酸合成活动活跃而受到的影响最大。
5-FU主要用于结直肠癌以及前列腺癌的治疗,数十年前就已建立了标准的化疗方案。
5-FU也用于眼科手术,尤其是小梁切除术(减低青光眼患者眼内压的一种手术),手术部位容易形成过量的疤痕组织是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5-FU在此主要起抗疤痕形成的作用。
5-FU局部应用可治疗日光性角化症以及某些类型的皮肤基底细胞肿瘤。
5-FU是新一代化疗药尿嘧啶-替加氟的主要成分。
作用方式
[编辑]作为一种嘧啶类似物,5-FU可在细胞内转化成不同的细胞毒性代谢产物,与DNA和RNA结合,最终通过抑制DNA合成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它是一种S期特异性药物。除了与DNA和RNA的作用之外,5-FU也可抑制外切体复合物,一种核酸外切酶的活性,其对细胞生存具有关键作用。
抗肿瘤新药卡培他滨(Capecitabine)经口服吸收后在组织内被转化成5-FU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副作用
[编辑]药物副作用包括严重脱水、骨髓抑制、肠炎、口腔溃疡、皮炎、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急性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害、黄疸、腹泻等等。5-FU也可导致急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白质脑病),以及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性改变。后者主要是5-FU对少突胶质细胞的毒性引起脱髓鞘反应所致。[2]
使用嘧啶类的药物必须注意的是,某些患者不能代谢该类药物。目前的理论表明,将近8%的人患有DPD缺乏症,即代谢该类药物的基因活性丧失。
药物相互作用
[编辑]- TS-1,一种抗肿瘤药物,与5-FU的相互作用同索立夫定。
参考文献
[编辑]- ^ Fischer, Janos; Ganellin, C. Robin. Analogue-based Drug Discovery. John Wiley & Sons. 2006: 511 [2020-04-19]. ISBN 97835276074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英语).
- ^ Chemotherapy Causes Delayed Severe Neural Damage, Study Shows., BioMed Central/Journal of Biology (ScienceDaily), 2008-04-22 [2008-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