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格林尼治海岸地区
世界遗产
官方名称Maritime Greenwich(英文)
Maritime Greenwich(法文)
位置 英国欧洲和北美地区
标准文化:(i)(ii)(iv)(vi)
登录年份1995年(第19届会议
扩展年份2008年
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
Royal Naval College, Greenwich

存在时期1873–1998
国家或地区 英国
部门 英国皇家海军
种类训练
功能海军军官训练
别称RNC
格言Tam Minerva Quam Marte ("By Wisdom as much as by War")[1]

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 (英语:Royal Naval College, Greenwich)是1873年到1998年之间的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的训练设施。它是皇家海军参谋学院的位置,该学院为军官提供了高级培训。该学院也为晚清海军 培养资深军官和技术人员。

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的教堂

历史

[编辑]

皇家海军学院创建由枢密院命令下成立于1873年1月16日,1914年朴次茅斯的皇家海军战争学院并入,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该学院教学工作中断,1919年又重新恢复工作[2], 1939年10月30日开始培养女性海军军官[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该学院训练和超过35000名男女海军战斗人员。

1959年,皇家海军核技术部开设,并在此学院安装了一个训练用反应堆。[4]

1967年,海军结构设计学院转移给了伦敦大学学院[5]1998年该学院关闭。

建筑

[编辑]

该学院建筑英语Old Royal Naval College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籍校友

[编辑]
  • 叶祖珪(1852年-1905年),清朝北洋水师将领,中军右副将,1894年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为靖远号管带,1899年4月,官复原职,加提督,1904年,擢升广东水师提督。1905年夏,感染伤寒,7月29日病逝上海。
  • 林永升(1853年-1894年),清朝北洋水师将领,左翼左营副将。1894年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为巡洋舰经远号管带,在战事中被日军炮弹击中殉国。
  • 方伯谦(1853年-1894年),清朝北洋水师将领,中军左副将。1894年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为巡洋舰济远号管带,1894年9月24日凌晨,方伯谦被清政府以怯战之罪处斩于旅顺黄金山脚下,时年42岁。
  • 何心川(1853年-1926年),清朝南洋水师将领及中华民国海军将领,1885年5月奉派南洋水师,任开济快船管驾,1886年调镜清快船管带。民国建立后,1912年9月7日何任海军部视察,同年12月30日授海军上校。1913年10月5日出任镜清炮舰舰长,1914年3月13日调任肇和舰总教官。5月25日晋升海军少将。1919年1月4日给予三等文虎章。1926年6月病故。
  • 严复 (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 萨镇冰(1859年3月30日-1952年4月10日),清朝北洋舰队和中华民国海军将领。
  • 李鼎新(1861年-1930年)中华民国海军上将,曾任海军总长。
  • 邓兆祥 (1903年4月-1998年8月6日),中华民国海军将领,1949年率中华民国海军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投共。

英籍在华任职校友

[编辑]
  • 琅威理(英语:William Metcalfe Lang,1843年1月19日-1906年12月15日),两度担任清朝北洋水师学堂监督(副提督衔)。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he Mariner's Mirror, vol. 52 (Society for Nautical Research, 1966), p. 150
  2. ^ Kevin Littlewood, Beverley Butler, Of Ships and Stars: Maritime Heritage and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1998), p. 43
  3. ^ Marjorie H. Fletcher, The WRNS: A History of the Women's Royal Naval Service (1989), p. 115
  4. ^ Jason casts a cloud over naval college sa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Independent, 22 October 1995
  5. ^ J. R. Parkinson, The Economics of Shipbuild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2011), p.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