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柏林会议
外观
(重定向自柏林会议(1878))
柏林历史 |
---|
勃兰登堡侯国时期(1157–1806) |
普鲁士自由邦时期(1918–1947) |
另见:年表 · 条约 · 分类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 ||||||||||||||||||||||||||||||||||||||||||||||||||||||||||||||||
---|---|---|---|---|---|---|---|---|---|---|---|---|---|---|---|---|---|---|---|---|---|---|---|---|---|---|---|---|---|---|---|---|---|---|---|---|---|---|---|---|---|---|---|---|---|---|---|---|---|---|---|---|---|---|---|---|---|---|---|---|---|---|---|---|
|
||||||||||||||||||||||||||||||||||||||||||||||||||||||||||||||||
柏林会议(德语:Berliner Kongress)是指1878年6月13日-1878年7月13日在德意志帝国柏林举行的会议。与会国包括当时欧洲强国(俄罗斯帝国、英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帝国)、[1]巴尔干半岛各国(希腊王国、塞尔维亚公国、罗马尼亚联合公国和黑山公国)和奥斯曼帝国。这次会议旨在确定俄土战争后巴尔干半岛各国的领土。最终,会议以柏林条约的签订而结束。
背景
[编辑]1875年,波斯尼亚爆发反奥斯曼帝国动乱,不久蔓延至邻近的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军队在保加利亚进行残酷的镇压,令俄罗斯帝国以保护保加利亚人为由,于1877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土耳其战败求和,与俄罗斯帝国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条约订明被奥斯曼帝国统治数世纪的保加利亚获得独立,但新独立的保加利亚版图之大,令英国、奥匈帝国以及其他巴尔干民族不满,各国恐怕新独立的保加利亚会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傀儡,令俄罗斯帝国大大增加在巴尔干半岛及东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于是巴尔干地区在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后,变得异常紧张。
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以德意志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没有直接利益为由,愿意当上调解人,在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召开讨论巴尔干问题的国际会议,邀请各国出席,以平衡英国、俄罗斯帝国与奥匈帝国的利益。
柏林条约的条约内容
[编辑]- 保加利亚分为三部分:保加利亚(获得自治权)、东鲁米利亚(仍属奥斯曼帝国拥有,但有自治权)及马其顿(归还奥斯曼帝国)
- 沙俄仍持有比萨拉比亚
- 英国获得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
- 承认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及黑山的独立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主权名义上仍归奥斯曼帝国,但行政管辖权则归奥匈帝国
参考来源
[编辑]- ^ "Besides Turkey, there were six Great Powers during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Russia, Great Britain, France, Austria-Hungary, Italy and Germany." Sowards, Steven W. Lecture 10: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Eastern Question. Twenty-Five Lectures on Modern Balkan History (The Balkans in the Age of Nationalism). [14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