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李达 (数学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达(1905年7月20日—1997年)[1],字仲珩湖南平江人,数学家、航空航天专家。

生平

[编辑]

李达于清末乙巳年(1905年)7月20日出生于湖南平江县西乡三渡江新平村。曾就读于平江东山寺高等小学、长沙妙高峰中学。

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初习文史,师从王伯沆柳诒徵等人,后改习数学,东大算学系是中国第一个现代高等数学系,系主任是熊庆来,还有段子燮胡明复等教授,同学有周绍濂陈传璋周怀衡胡坤陞唐培经周鸿经等人。民国16年(1927年)东大数学系毕业。不久国立东南大学先后改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后更名南京大学)。期间东大易风潮因领导“免费驱胡”[2]学潮入狱,出狱后留校在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民国18年(1929年)回湘,执教母校妙高峰中学。不久考取德国学术院(Deutsche Akademie)湖南留学名额,入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师事奥斯卡·佩龙康斯坦丁·卡拉西奥多里。民国33年(1934年)获博士学位。旋即赴法国巴黎研究。

民国24年(1935年),携德籍夫人(译名杜泛霓)辗转回国,应熊庆来聘请任国立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同年8月,到山东大学,任数学系教授、代系主任。后任同济大学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重庆大学教授。民国32年(1943年),于重庆北碚创办复旦大学理学院,任理学院院长兼数理系主任。时德国夫人因战争回国,离异,李达和前清湖北提督张彪孙女、复旦中文系学生张文芳成婚。

民国35年(1946年)受教育部委派赴美国研究应用数学,因国内局势滞留美国,在艾奥瓦州德雷克大学任教。1948年由贝尔曼(Richard Bellman)介绍在钱斯沃特(Chance Vought)公司研究飞机制造。1950年转入通用动力(Geneal Dynamics)公司从事火箭及无吸力场物体动态的研究。1962年到北美(North American)公司(罗克韦尔公司宇航部),参加阿波罗(Apo1lo)登月工程研究。后在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任教。获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员、美国航空航天研究院通讯院士。

事迹

[编辑]

民国21年(1932年)9月在瑞士苏黎世参加第9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和熊庆来许国保是最早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三位中国数学家。

在山东大学任教时,为提高数学系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并翻译美国新出版的柯朗(Courant)《微积分》和英国威则博尔恩(Wetherburn)的《微分几何》作为教材。1937年《大公报》设立“科学奖金”,征集科学论文以鼓励在各科学领域的有为之士尤其是青年科学工作者,山东大学数学系第二节毕业生王熙强以《尤拉氏多式根之分布》论文获数学类奖。[3][4]

民国28年(1939年)发表《一般线性微分方程之解法》,是中国最早发表差分方程稳定性论文的数学家。

抗战时期在湖南蓝田主持国立师范学院任数学系时,数学系学生连获全国大学、师范学院三届数学竞试团体冠军,戴世虎取得民国29年、30年两次个人第一名。

主持复旦大学数理系,“经其苦心计划,本系基础,因此奠定”。[5]

民国37年(1948年)在中国《科学》杂志署名“李仲珩”发表《三十年来中国的算学》,首开中国现代数学史研究,留下了史料。

在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系1974年为他退休所做的《考核报告》写道:“李先生称得上是我系最有价值的成员。”

在航空和宇航方面,李达的主要贡献有:超音速飞机翼设计的基本方法;奇异积分变换;在零重力和低重力下航天飞机燃料喷嘴位置的提前。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最早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湘人李达. 新湖南. [2019-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4). 
  2. ^ 免费:免除增加学费。驱胡,驱除教育部任命的校长胡敦复。
  3. ^ 航天先驱 李达,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航天航空专家。 来自:《山大第一》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2-24.
  4. ^ 1937年7月1日,津沪版《大公报》公布了“科学奖金”的评选结果:数学类为王熙强,其论文题目为《尤拉氏多式根之分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王熙强是山东大学第二届数学系学生,他在一篇回忆恩师李达的文章中写道:“我的《贝努力及欧拉(Euler)氏多项式根元分布净》的论文,就是在他指导下,经过缜密思考和推理写成的。这篇论文获得全国数学评选一等奖,在《大公报》发表后,受到数学界的好评。由此,也奠定了我数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并和数学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5. ^ 复旦大学数理系“创立于民国三十二年秋。李先生以理学院长兼本系系主任......,万分困难,但经其苦心计划,本系基础,因此奠定。”“各位先生皆具诲人不倦精神,因此师生间之感情融洽,研究气氛颇为浓厚。李仲珩先生赴美讲学,暑假期满,全系师生皆希望其能早日归来,继续领导研究,俾本系之前途将更臻发展也。” (《复旦数理通讯》第1期,民国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