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文化和会议中心 (司徒加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音乐厅入口,可见贝多芬厅与莫扎特厅

里德哈勒文化和会议中心(德语:Kultur- und Kongresszentrum Liederhalle,缩写为KKL[注 1]),经常简称为“里德哈勒”,是德国斯图加特的一处多功能场馆,位于柏林广场德语Berliner Platz (Stuttgart)上。实际上,中心又分为两个建筑群,其一是设有三个厅室的大型音乐厅,另外则是一栋包含二厅十四室的会议大楼。前者即今天狭义上的里德哈勒,由洛夫·葛布罗德德语Rolf Gutbrod阿道夫·阿贝尔德语Adolf Abel (Architekt)建于1956年,被认为是战后德国最重要的文化建筑之一。[1]建筑结合了表现主义和有机建筑的元素,1987年起受到相关法令的保护。随着1991年另一座国会大楼的完工,里德哈勒逐步发展为一个文化和会议功能的展演场馆。

里德哈勒经常举行各式会议、商展、招待会、音乐和舞蹈演出,统计大约六成是文化或社交活动,其余四成则是会议、商业性质。[2]由于良好的选址及交通条件,加以建筑本身的特色、邻近十数件的公共艺术设施等,每年可吸引近600,000名游客。[2]供展览用途的空间达4,000平方米,6,000座席,并且设有三个地下停车场。

位置

[编辑]
里德哈勒附近的艺术品地图

里德哈勒中心位于司徒加特的柏林广场德语Berliner Platz (Stuttgart),附近的地标还有国会大厦、国立剧院国际巴赫学院德语Internationale Bachakademie Stuttgart等。

历史

[编辑]
老里德哈勒
设计图,1859年

老里德哈勒(Alte Liederhalle)建于1863年至1864年间,由莱恩斯德语Christian Friedrich von Leins领衔起造,1864年12月11日举行落成典礼。

1906年进行了扩建,迄1910年完工。扩建的对象包括杂物间和社交大厅等设施,入口区域则以新艺术风格进行改造。[3]

老里德哈勒厅,1864年

拥有十四个大厅的里德哈勒,在1943年10月7日晚间的空袭中被炸毁。战后,斯图加特歌剧院在废墟中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并推动了新歌剧院的建设。[3]

新里德哈勒

1954年,市政府收购了该处物业,聘请洛夫·葛布罗德德语Rolf Gutbrod阿道夫·阿贝尔德语Adolf Abel (Architekt)建造新的建筑。工程在1955年至1956年进行,于1956年7月29日宣告落成。[1]同时,该地区被命名为“柏林广场”(Berliner Platz)。

现在的里德哈勒设有三处音乐厅:贝多芬厅、莫扎特厅和西尔歇尔厅。《洛杉矶时报》评价新里德哈勒是一座“前卫的厅堂”,当地指挥卡尔·明兴格尔则说“欧洲大陆上没有一个音乐厅有这样的音响效果”。

新里德哈勒是德国领先的音乐厅之一,也是该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除了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皇家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等古典乐劲旅之外,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明星也定期在此演出。

位于西尔歇尔厅(图左)和莫扎特厅(图右)之间的主入口,入口区域上方则是居后的贝多芬厅
国会大厦
1991年的国会大厦

五〇年代以来,各项需求激增,使得新建一座大楼(供讲座、小组讨论)的声量渐长。1978年,葛布罗德与其雇员沃尔夫冈·亨宁(Wolfgang Henning)开始规划新大楼的建筑。新的会议中心在里德哈勒音乐厅以北落成,1991年开业。自此,这个建筑群被称为“里德哈勒文化和会议中心”(即现名)。1991年开始使用纹标,该标由中心的正式名称,以及莫扎特厅、贝多芬厅的厅室形状所组成。

近况

2006年7月,里德哈勒音乐厅庆祝成立五十周年,7月20日举行了庆祝音乐会,大约500名贵宾受邀参加。安娜-苏菲·穆特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指挥安德烈·普列文携手在贝多芬厅演出,当天音乐厅对外开放。[4]

近期,音乐厅进行了一年6个月的整修工程,于2020年12月重新开放。会议中心在COVID-19的期间,做为疫苗接种站使用。截至2021年7月,斯图加特诊所在这里进行了大约520,000次的COVID-19疫苗接种。[3]

建筑

[编辑]

中心包括三个独立的音乐厅:贝多芬厅、莫扎特厅和西尔歇尔厅。国会大厦内另设黑格尔厅和席勒厅,以及14间会议室。以下的座席数,是音乐会上通常的数目。[5]

贝多芬厅

[编辑]
贝多芬厅南侧,摄于2005年

贝多芬厅(Beethoven-Saal)有2,089个座位,三角形的不对称设计是其特色。混凝土墙具有雕塑般的结构,带有金色线条,并由木板提供抽象构图。出于声学的考量,墙表面做了特殊的处理。

贝多芬厅由于其设计与优秀的声学效果,列名于世界百大厅院之一。[6]

莫扎特厅

[编辑]

莫扎特厅(Mozart-Saal)是中型的场地,设有752个座位,音乐厅内部是不规则的五边形。舞台位于其中一个角落,并由后面的声音反射器包围。其后墙具有隔音效果,倾斜表面有棱柱形镶板,墙壁由橡木制成,天花板则镶有灰烬。整个内部安排以舞台为中心,听众座位则呈逐排上升之势。

西尔歇尔厅

[编辑]

西尔歇尔厅(Silcher-Saal)适合小型演出之用,有320个座位。较特别的是对外的透明玻璃窗,可使自然光进入室内。

黑格尔厅

[编辑]

黑格尔厅(Hegel-Saal)是多功能的大厅,设有1,869个座位,液压可调平台可供会议和贸展使用,也适用于音乐和舞蹈演出。大厅呈不规则七边形,没有一堵墙平行于对面的墙,这样的声音扩散条件对口语来说是一个优势,因而特别适合大型会议之用。而为了调节会议用途和音乐会用途的不同反响条件,内部还设有大型的玻璃帆。

席勒厅

[编辑]

席勒厅(Schiller-Saal)有406个座位。

其他设施与特色

[编辑]
  • 里德哈勒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莫扎特厅外部由各种不同材料、形状和颜色材料所制成的外墙。设计出于慕尼黑画家、雕塑家、玻璃画家和马赛克画家布拉修斯·施普伦格德语Blasius Spreng,其积极参与了建筑的规划和室内设计。其他大厅也有各自的特色外墙设计。
贝多芬厅的管风琴
  • 贝多芬厅的管风琴由O·F·魏格尔(Orgelbau Friedrich Weigle)于1956年建造。[7]

注释

[编辑]
  1. ^ 与瑞士琉森的KKL同名。

参考资料

[编辑]
参照
  1. ^ 1.0 1.1 Holl, Christian. Liederhalle Stuttgart. Berlin: Stadtwandel Verlag. 2007. ISBN 978-3-86711-019-8. 
  2. ^ 2.0 2.1 Eigene interne statistische Erhebung des Kultur- und Kongresszentrum Liederhalle.
  3. ^ 3.0 3.1 3.2 Geschich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ederhalle-stuttgart.de
  4. ^ 50 Jahre Konzerthaus Stuttgarter Liederhalle: Beschlussvorla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ferat Kultur/Bildung und Sport der Landeshauptstadt Stuttgart, 2006-05-03 (PDF).
  5. ^ Raumangebo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iederhalle-stuttgart.de
  6. ^ Beranek, Leo. Concert Halls and Opera Houses: Music, Acoustics, and Architecture. 2nd edition. Springer. 2003. ISBN 978-0387955247. 
  7. ^ Orgelbau Friedrich Weigle (编), Die Orgel im Großen Saal der Neuen Liederhalle Stuttgart .

延伸阅读

[编辑]
  • Kultur- und Kongresszentrum Liederhalle; Informationsbroschüre Alle Fakten auf einem Blick.
  • Sian Brehler: Die Neue Liederhalle Stuttgart: Daten und Fakten zur Baugeschichte. Dissertation 2006. Karlsruhe 2006. Digitalisat
  • Margot Dongus: Fünfzig Jahre Liederhalle : Episoden, Musik, Architektur. Südwestdeutsche Konzertdirektion Russ, [Stuttgart] 2006.
  • Hartmut Ellrich: Das historische Stuttgart. Michael Imhof Verlag, Petersberg 2009, ISBN 978-3-86568-381-6, S. 97–99.
  • Eberhard Grunsky: Zur Denkmalbedeutung der Stuttgarter Liederhalle. In: Denkmalpflege in Baden-Württemberg, 16. Jahrgang, 1987, Heft 2, S. 91–111, PDF.
  • Christian Holl: Liederhalle Stuttgart. Stadtwandel Verlag, Berlin 2007 (Die Neuen Architekturführer; 108), ISBN 978-3-86711-019-8.
  • Hermann Lenz; Günter Beysiegel (Hrsg.): Stuttgart : aus 12 Jahren Stuttgarter Leben. Belser, Stuttgart 1983, S. 480–483.
  • Werner Skrentny (Hrsg.): Stuttgart zu Fuß. Silberburg-Verlag, Tübingen 2008, ISBN 978-3-87407-813-9, S. 36, 102, 106, 117.
  • Chris Gerbing: Chancen, Möglichkeiten und Grenzen von Kunst im Unternehmen. Eine interdisziplinäre Studie am Beispiel der ,Kunstumzingelung' von Otto Herbert Hajek an der Sparda-Bank in Stuttgart. Tübingen 2010.
  • Eugen Gomringer (Text); Anuschka Koos (Werkverzeichnis): O. H. Hajek. Eine Welt der Zeichen. Bonn 2000.
  • Marlis Grüterich: Alfred Lörcher. Skulptur, Relief, Zeichnungen; mit Werkverzeichnissen. Stuttgart 1976.
  • Bärbel Küster (Herausgeberin); Wolfram Janzer (Fotos): Skulpturen des 20. Jahrhunderts in Stuttgart. Heidelberg 200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