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男同性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搞基
台湾同志游行之男同性恋者

男同性恋(英语:gay men)是一种单性恋,一般指倾向以同性为对象建立亲密关系的男性,或以此性取向作为主要的自我性向认同的现象或行为。

男同性恋者通常是身体与生理构造与其他性取向的男性无异,唯独心理生理上受同性所吸引的顺性别者。如果性别认同不认为自己是男性的男性,有可能不认为自己属于男同性恋,例如顺利实施变性手术跨性别女性可能认为自己属于异性恋

现今男同性恋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仍然受到严重的歧视,例如亚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在美国,许多男同性恋者依旧会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歧视[1],但有不少男同性恋者在美国社会取得成功并活跃发展,例如苹果公司执行长提姆·库克民主党籍政治人物彼得·布塔朱吉。在欧洲也有不少男同性恋者担当政府的重要职位,例如卢森堡首相札维耶·贝特尔爱尔兰副总理李欧·瓦拉德卡(他也曾于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担任爱尔兰总理),以及于2011年至2014年期间担任比利时首相艾利欧·迪贺波

称呼

[编辑]

中文

[编辑]

在中国古代,对于男同性恋者下列几种委婉说法:

在现代,中文社会对于男性同性恋者有数种称谓:

  • 男同性恋者:较为完整的称谓。
  • 男同性恋:常见称谓。
  • 男同志:常见称谓。
  • 男同:常见简称。
  • 㚻佬:“㚻”是英语“gay”的粤语谐音。本来“㚻”字只用于“㚻奸”一词中,由于该字较为生僻,1980至1990年代香港粤语电影的中文字幕经常会使用“基”代替“gay”,加上粤语习惯用“佬”字来称呼男性,于是形成“基佬”一词。后来靠着香港电影的影响力,“基”、“基佬”的用法传播至整个中国。
  • Hehe:香港网络用语,由两个英语的“he”组成,大约于2010年代开始流行。亦有对应女同性恋的词语“sheshe”。
  • 断背:受到李安执导电影《断背山》的影响,“断背”被用来指男同性恋之情。

英文

[编辑]

最为常见的用法为“gay”。“gay”一词原意为“快乐”、“开心”或“明亮”,而后渐被大众用于称呼男同性恋者或同性恋者。过去曾有一段时间,“gay”这个词只被用来称呼男性的同性恋者(例如:“gay bar”这个词至今仍然用来称呼属于男同性恋文化的一部分的或是以男同性恋者为主要客群的酒吧。),但到了20世纪末,“gay”这个词被许多LGBT团体建议用来称呼所有同性恋者(即不分男、女)[2][3],于是今日也时常使用“gay”来称呼女同性恋者。但“lesbian”专门称呼女同性恋者,而“gay men”专门称呼男同性恋者。

人口数目

[编辑]

对男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统计不同立场的群体,根据不同的统计方式会得出差别很大的统计数字。统计男同性恋者在人口中的比例有困难的原因,一个是调查者调查的本质,比如是根据发生同性性行为来定义同性恋或是根据对同性的性吸引力来定义同性恋。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统计很大部分都是根据受访者自己的报告,在同性恋者受到法律迫害或社会歧视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对于承认自身为同性恋有风险的地区,同性恋者并不会真实报告自己的性取向,这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阿尔弗雷德·金赛于1948年发表的关于男性性行为的研究《人类男性性行为》中,根据金赛量表来统计,总结出美国37%的男子在成年后通过与另一名男子的接触达致性高潮[4]

澳大利亚

[编辑]

澳大利亚2001年-2002年的一份调查,电话访问了19,307人,其中1.6%的人士自我定义为男同性恋者[5]。其中有8.6%的男性说他们对同性感觉吸引力或发生过同性性行为[6]。总体而言,5.9%的男性说他们一生当中经历过同性性行为。一半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男性自我认为是异性恋者[7]

丹麦

[编辑]

丹麦1992年的一份随机调查中发现1,373名受访者当中有2.7%报告说他们曾经有同性性行为的经历。[8]

法国

[编辑]

法国一份1992年的调查发现,受访的20,055人当中,4.1%的男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同性性行为的经验。[9]

英国

[编辑]

英国一份1992年的调查发现,受访的8,337名英国男性中,6.1%有过“同性恋经验”,以及3.6%的人曾有“一名或以上同性伴侣”。[10]

人权

[编辑]

自我认同

[编辑]
美国纽约的一家同性恋酒吧

男同性恋者在意识到自己对同性感到吸引力、认识自己同性性取向到接受并认同的过程是男同性恋自我身份认同和建立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在同性恋与主流价值观有冲突的社会,同性恋者因为受到社会和大众压力的影响,造成同性恋者自我认同的主要障碍,同时带来了一些家庭和社会问题。

认同自己同性恋身份并向他人透露的过程称为出柜。个人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对与自己关系亲疏的人士进行出柜。有人只在寻找伴侣时出柜,有人会选择告诉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也有人会完全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同时也有一些男同性恋者一辈子也不愿公开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中国内地,因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男同性恋者不敢向家人坦白自己的性取向,有些外出打工的男同性恋者每到过年回家被家人催促婚事时都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部分人担心家人不能接受其同性恋取向。很多男同性恋会与异性恋的女性结婚,这些男同性恋者的妻子被称同妻。亦有男同性恋者在网上相约女同性恋者腐女等回家见父母,甚至进行形式婚姻

婚姻

[编辑]

在承认同性婚姻的地区,男同性恋者可以注册结婚。在中国大陆,同性恋婚姻不受认可,因此很多男同性恋者迫于社会文化传宗接代的压力,而与异性恋女性结婚。也有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进行协商,之后进行只有结婚名义的形式婚姻。虽然这种婚姻受到法律的实际认可,但是夫妻双方通常不发生性行为。在台湾于2018年11月24日举行公投,将同性婚姻纳入《民法》(婚姻平权)与支持各级学校实施性别平等教育两案遭到反对而失败,事后传出有数名同志因公投结果而轻生;2019年5月,立法院通过了行政院与立法院民进党党团依据司法院大法官作成的司法院释字第748号解释2018年中华民国全国性公民投票结果而立法的《司法院释字第748号解释施行法》。

圈内术语

[编辑]

在中文男同性恋社区,有不少社区内使用而外界并不熟知的术语。表列如下:

类型代称

[编辑]
  • 猴:体型偏瘦或很瘦者,由于体脂肪偏低因此多半容易看得出线条。
  • 狼:男同志中体态比较结实精壮且成熟者;
  • 狒狒:普通体形,不胖不瘦,体型比较匀者;
  • :体形壮硕,虎背熊腰,部分胖中带有肌肉,包括毛毛熊(有胸毛等体毛者)、黑熊、肌肉熊、小熊;
  • 狸、猫、兔:男同志中体态娇小可爱者;
  • 猪:男同志中体态过胖者;
  • 直男、异男:异性恋男性;
  • MBMoney Boy):为男同性恋者提供性服务的男性(部分为直男)。

体位

[编辑]

地方称呼

[编辑]
  • 风臀:古吴语词汇。意指男子同性做爱时的肛门,也指男子同性做爱时被动的一方。[11]
  • 飘飘:男同志(四川语)。[12]

其它

[编辑]
  • BAREBACK (BB):无套性行为
  • No face, no chat (NFNC):没放脸照不回复
  • Long Term Relationship (LTR):长久关系

择偶模式

[编辑]

部分男同性恋者在选择伴侣时,会有特定的喜好。很多的男同性恋者认同自己的男性性别身份,并喜爱具有阳刚气质和健硕外型的伴侣,例如运动肌肉选手外型的男性或是熊族。也有男同性恋者喜欢具有阴柔气质的外型,例如长相较白晢、斯文的男性。

另外,亦有部分男同性恋者会聚集在健身房,以提升自己的吸引力,相比起不太在意男性肌肉的女性,部分男同性恋者喜欢拥有健硕胸肌腹肌、身材强壮的“肌肉男”,这点与异性恋男性喜欢乳房较丰满的女性类似。

部分男性对穿着制服、西装等的男性比较感觉吸引力,被称为“正装控”男同性恋者。

除了与自己年纪相约的人,部分男同性恋者也会打破年龄介限,喜欢跟年长者或是较年轻的男性(每国的性自主权年龄不同)发生性行为。

性行为

[编辑]
在柏林的一对男同性恋

从社会学角度看,同性恋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即男同性恋者认同自己是男人并倾慕同性的倾向。同性性行为不直接等同于同性恋,例如士兵服役时因环境缺乏女性,为发泄性欲会与同行男性发生境遇性性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同性恋。虽然某些社会群体认为男同性恋者更倾向于滥交,但男同性恋者也可以与伴侣保持专一性关系

男性没有阴道,因此男同性恋之间无法进行阴道性交

肛交是在男同性恋人群性行为方式的一种。在中文的同性恋群体中,进行插入的一方称为“1”(号),接受插入的一方被称为“0”(号)。由于肛交较阴道性交危险,为了避免各种性病的传染,有许多男同性恋者与其他性倾向者一样会在发生性行为时会选择戴上保险套,避免体液交换,以达到安全性行为。然而也有些人进行不使用保险套的性行为,以免去保险套阻碍性行为的不便。

除了肛交之外,男同性恋者还会进行口交互相自慰的方式来达到性高潮

有部分男同性恋者对于特定事物有着特殊的偏好,譬如特别迷恋制服、靴子、袜子等。个别男同性恋者甚至会进行BDSM拳交等。应当注意这些偏好与性取向无关。

宗教信仰

[编辑]

台湾

[编辑]

林建宏对UThome男同志聊天室发放网络问卷调查,一共回收352份。该份调查显示台湾男同性恋当中,无宗教信仰者最多占比为59.09%,佛教占比为20.45%,道教占比为11.36%,一贯道占2.56%,基督教(新教)3.98%,天主教1.14%,其它1.42%,主要以无宗教信仰和佛教为多数[13]

行政院执行的“我国多元性别(LGBTI)者生活状况调查”,针对台湾LGBTI群体的网络问卷调查一共回收13,104份,则显示无宗教信仰占43.57%,民间信仰占21.54%,佛教占13.53%,道教占12.35%,一贯道占1.17%,天主教占0.82%,基督教(新教)占5.63%,伊斯兰占0.21%,泛灵信仰占0.18%。[14]

中国大陆

[编辑]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报告,以线上问卷的形式,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以滚雪球方式获取问卷调查。该问卷回收28454份,其中LGBTI群体占18088份,主要的组成群体为居住在城市、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80后”及“90后”。该份调查显示,约五分之一的LGBTI群体有宗教信仰,其中大多数信仰佛教,也有一定比例信仰基督新教、道教等其他宗教[15]

美国

[编辑]

皮尤研究中心对美国民众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其宗教信仰,在35071位成人中,有1604位表明自己是同性恋或双性恋。在LGB群体里,基督信仰占48%(新教占29%,天主教占17%,摩门教占1%),无特别宗教信仰者占41%,一神普救派等自由信仰运动占2.9%,新时代运动(如威卡教新异教主义等)占2.4%,犹太教2%,佛教2%,伊斯兰1%,印度教1%[16][17]。相较于美国大众有71%为基督徒, LGBT群体比较倾向于非基督教信仰[18]

社会态度

[编辑]

艾滋感染

[编辑]

肛交为男同性恋者间常见的性交方式之一,如同其它进行体液交换的男女性交方式一样,同为感染HIV病毒的管道之一。

2013年很多国家的艾滋病控管机构发表当年的统计,发现艾滋病的感染率在男同性恋者当中有上升的趋势。总结其因素为不使用保险套的性行为增加,以及没有进行适时的艾滋病病毒检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3年的报告显示,2005年到2011年间,美国男男性行为者在过去12个月中不使用安全套的肛门性交行为增加了20%。2011年,全美48个州中,一半的新感染案例都是通过男男性行为发生的[19]

英国公众健康部门2013年发布的统计发现,2012年共有3,250名男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感染HIV,为英国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数字[20]

研究显示,对艾滋感染者污名化,以及对群体的各种标签化行为,容易导致个体会避免面对HIV的相关检测,而成为疾病筛检预防上的漏洞。在整个疾病预防的角度上,污名化与安全性行为呈现负相关,显现出在污名化严重的区域中,安全性行为的推行更加不易[21]

恐同情绪

[编辑]

恐同症的全名是“同性恋恐惧症”,由George Weinberg于1972年提出,指畏惧跟同性恋者有近距离接触,且想施加惩罚于同性恋者身上的一种病症,这种恐惧大多是不理性的。但此概念逐渐脱离临床症状,而应用于社会及文化范畴,指对于同性恋者没来由的恐惧、歧视、偏见、攻击等。有学者区分出“内化恐同” (internalized homophobia),以及“制度化恐同” (institutional homophobia)两种概念。前者指人们对于自己被同性吸引的事实产生羞耻感、自我憎厌等,而后者则指学校、政府、商业机构、宗教团体等社会体制,在政策及人事上,对不同性倾向人士的不公对待和歧视[22]

“恐同”产生的机制困扰着心理学家们,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基尔马丁教授(Prof. Kilmartin)主张,男性恐同者的恐惧可能来自性别刻板印象。换言之,对于一些男性而言,与男同性恋来往让他们感觉自身“男子气概”受到威胁。当他们与男性同性恋接触时,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受到挑战,进而产生不安全、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感。恐同态度“保护”他们不被“同性恋式的行为”威胁,从而保全自己的“男子气概”[23]

根据加拿大学者安德森(Richard Andersen)与费特娜(Tina Fetner)的研究,对同性恋的友善程度可能和贫富差距有关。他们比较三十五个民主国家的“世界价值调查”样本后发现:经济不平等扩大时,对同性恋不友善的程度会升高。反之,国家经济成长后,对同性恋宽容度随之提高[24]

一份美国研究综述发现,对同性恋持负面态度的人,通常[25]

  • 较少和男女同性恋有接触往来
  • 较少参与同性性行为或认同自身为同志
  • 倾向对同侪感知到负面态度
  • 童年时期居住在把“反对同性恋”当作规范的地区
  • 比较年长和未受过教育
  • 较为虔诚,常上教堂,并且保有保守派的宗教意识形态
  • 倾向表达传统、刻板的性别角色
  • 对性持保守、负面或罪恶的态度
  • 倾向威权主义或具相关之人格特质

对同性恋的恐惧和刑事定罪阻碍了关于MSMHIV传播的研究,也阻碍了这些国家控制HIV的努力[26]

性悖轨法

[编辑]

男男之间的性交行为在历史上曾被很多国家所禁止,违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即使是现在,两名成年男子之间自愿的性交行为在全球70个国家有刑事风险。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1994年认定同性性行为入罪是以国家法律歧视他人性倾向,违反人权保障[27]

当代艺术与文化

[编辑]

时尚界

[编辑]
麦昆, 2008年秋季

自20世纪初以来,无论公开还是隐秘的,同性恋男性一直是世界上一些最有影响力的时尚设计师,创办了一些最重要的时尚品牌。克里斯托瓦尔·巴伦西亚加(生于1895年),创办了巴黎世家品牌,是同性恋者[28],但他的性取向一直保持私人不公开。[29] 他的长期伴侣,法国籍波兰百万富翁Władzio Jaworowski d'Attainville,为他设立了基金,以便他创办这个品牌。在d'Attainville去世后,巴伦西亚接下来的一个系列完全设计成黑色,以悼念他的离世。[30] 法国时尚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生于1905年)是20世纪另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时尚设计师。[31] 迪奥从未结婚,也没有公开表明自己是同性恋,然而,他以前常常出现在巴黎的同性恋文化圈中,被可可·香奈儿嘲讽地形容从未真正地与女性“亲近”过。[32][33][34] 伊夫·圣·洛朗(生于1935年),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时尚设计师之一,[35] 是公开出柜的同性恋者;他的长期伴侣是皮埃尔·贝尔热。[36] 贾尼·范思哲(生于1946年),意大利时尚设计师范思哲创始人,在1995年七月接受The Advocate的采访中公开出柜。[37] 贾尼·范思哲在1997年被谋杀。[38]

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代年轻的同性恋男性在时尚界崭露头角。汤姆·福特(生于1961年)于2005年创办了自己的同名品牌汤姆·福特,并表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访问Studio 54时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39][40] 同样公开出柜的亚历山大·麦昆(生于1969年)于1992年创办了自己的同名品牌亚历山大·麦昆,凭借其革命性的设计被认为是时尚天才。[41] 麦昆说他在六岁时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42] 在2000年,麦昆与他的伴侣乔治·福尔赛斯,一位纪录片制片人,在伊比沙岛的一艘游艇上举行了结婚仪式。[43] 麦昆于2010年自杀,母亲去世后不久。近年来,同性恋男性继续在世界时尚界产生影响,包括杰瑞米·斯科特(生于1975年)、吴季刚(生于1982年)和亚历山大·王(生于1983年)等设计师。[44][45][46]

著名的男同性恋人士

[编辑]

在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男同性恋人士,当中有唯美主义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电脑之父艾伦·图灵,大多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人们的歧视与恶意。但随着文明进步与对同性恋研究的深入,同性恋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包容,越来越多的人公布其同性恋身份,比较知名的有:香港演员张国荣,《越狱》主演温特沃什·米勒,美国流行歌手亚当·兰伯特纳斯小子,“磁力王”伊恩·麦凯伦,澳大利亚歌手特洛伊·希文,苹果CEO蒂姆·库克等。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he Effects of Negative Attitudes on Gay, Bisexual, and Other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CDC.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18 January 2019 [1 Februar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0). 
  2. ^ GLAAD Media Reference Guide – Offensive Terms To Avoid. 2012-04-21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3. ^ APA Style Guide: Avoiding Heterosexual Bias in Language.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4. ^ The Kinsey Institute Data from Alfred Kinsey's Studies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0-07-26.. Published online.
  5. ^ 存档副本.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1). 
  6. ^ 存档副本. [2013-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7. ^ Smith AM, Rissel CE, Richters J, Grulich AE, de Visser RO. Sex in Australia: the rationale and methods of the Australian Study of Health and Relationships. Aust N Z J Public Health. 2003, 27 (2): 106–17. ISSN 1326-0200. PMID 14696700. doi:10.1111/j.1467-842X.2003.tb00797.x. 
  8. ^ Melbye M, Biggar RJ. Interactions between persons at risk for AIDS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Denmark. Am. J. Epidemiol. March 1992, 135 (6): 593–602 [2013-12-07]. PMID 15802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7). 
  9. ^ AIDS and sexual behaviour in France. Mostly Indian Girls are affected from France girls .ACSF investigators. Nature. December 1992, 360 (6403): 407–9. PMID 1448162. doi:10.1038/360407a0. 
  10. ^ Johnson AM, Wadsworth J, Wellings K, Bradshaw S, Field J. Sexual lifestyles and HIV risk. Nature. December 1992, 360 (6403): 410–2. PMID 1448163. doi:10.1038/360410a0. 
  11. ^ 石汝杰:〈《缀白裘》的语言〉,《明清吴语和现代方言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页209。
  12. ^ 魏伟.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 社会. 2007-01-20, 27 (1): 67 [2023-06-28]. ISSN 1004-8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8). 
  13. ^ 林建宏. 彩虹下的幸福:男同性戀者愛情態度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PDF). 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 2010 [2015-12-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14. ^ 行政院「我國多元性別(LGBTI)者生活狀況調查」委託研究報告(調查日期:111.10.01-11.30). [2023-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3). 
  15.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國性少數群體生存狀況 (PDF).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15). 
  16. ^ LGBT People of Faith: Why Are They Staying?. Advocate. 2015-09-17 [2015-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30). 
  17. ^ America’s Changing Religious Landscape (PDF). [2015-12-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05). 
  18. ^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Americans differ from general public in their religious affiliations. [2015-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3). 
  19. ^ HIV Testing and Risk Behaviors Among Gay, Bisexual, and Other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 United States. 2013年11月29日 [2013年1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12日). 
  20. ^ HIV infections among gay men in England at highest ever level. 2013年11月21日 [2013年12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3日). 
  21. ^ 接納與排斥 HIV感染者之污名化感受 (PDF). [2017-0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8). 
  22. ^ 通色.通性-性倾向及性别身份认同通识教材. 恐同症 (Homophobia). 女同学社.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23. ^ Dalles Chen. 恐同者,他們在怕什麼?.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9). 
  24. ^ 高颖超. 【讀者投書】高穎超:恐懼同志的「性經濟」動力.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25. ^ Gregory M. Herek. Hating Gays: An Overview of Scientific Studies.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9). 
  26. ^ 反同性戀法律和恐同情緒使艾滋病研究舉步維艱. 中国科学报. 2014-05-21 [2015-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27. ^ Douglas Sanders. HUMAN RIGHTS AND SEXUAL ORIENT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 ILGA. 2005 [2015-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8. ^ Haggerty, George. Encyclopedia of Gay Histories and Cultures. Routledge. 2013年11月5日 [2021年2月20日]. ISBN 97811355850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1日) (英语). 
  29. ^ Kaiser, Susan B. Fash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A&C Black. 2013年8月1日 [2021年2月20日]. ISBN 9780857854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1日) (英语). 
  30. ^ Balenciaga and Spain by Hamish Bowles, Vogue. YouTube. [2021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2月21日). 
  31. ^ Les Fabian, Brathwaite. The 15 Greatest Gay Designers. 2015年2月13日 [2021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1日). 
  32. ^ Blanks, Tim. The Last Temptation Of Christian. 纽约时报杂志. 2002年8月18日 [2021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8日). 
  33. ^ Baker, Lindsay. The formidable women behind the legendary Christian Dior. BBC. [2021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1日). 
  34. ^ Brady, Stephen. gay là gì. Rutgers Press. 2020-12-08 [202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3). 
  35. ^ Yves Saint Laurent, Who Has Died Aged 71, was, with Coco Chanel,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Figure in French Fashion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could be said to have Created the Modern Woman's Wardrobe. The Daily Telegraph (英国). 2008年6月1日 [2010年7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4日). 
  36. ^ Goodwin, Christopher. Inside the world of Yves Saint Laurent and Pierre Bergé. 泰晤士报. [2021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0日). 
  37. ^ Miller, Julie. The Moment Gianni Versace Opened Up About His Sexuality to Press. Vanity Fair. 2018年2月14日 [2021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5日). 
  38. ^ 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Assassination of Gianni Versace and Serial Killer Andrew Cunanan. 时代杂志. [2021年2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1月22日). 
  39. ^ "Tom Ford: the hard-driven Texan behind the rebirth of Gucci". 法新社(2005年4月12日)。
  40. ^ Frankel, Susannah. "A Bigger Splash". 独立报(1999年1月16日)。
  41. ^ Biography: Sarah Burton. alexandermcqueen.com. [2011年12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8日). 
  42. ^ Alexander McQueen Biography. Glbtq.com. [2010年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2月15日). 
  43. ^ Naughton, Philippe. British fashion designer Alexander McQueen found dead at home. The Times (伦敦). 2010年2月11日 [2010年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15日). 
  44. ^ Friedman, Vanessa. Is Alexander Wang Really the Most Influential Designer in the World?. 纽约时报. 2015年4月17日 [2021年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6日). 
  45. ^ Fashion Icon Jason Wu to Take the Stage at CES Asia 2019. Business Wire. CES Asia. 2019年6月10日 [2021年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1日). 
  46. ^ Van Meter, William. Jeremy Scott, Fashion's Last Rebel. 纽约时报. 2011年11月30日 [2021年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1日).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