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拉脱维亚银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拉脱维亚中央银行
拉脱维亚银行
Latvijas Banka
总部里加
成立1922年9月7日[1]
所有者100% 国有[2]
银行总裁Mārtiņš Kazāks
中央银行拉脱维亚
储备3 050百万 美元[2]
前身State Savings and Credit Bank
后继欧洲中央银行 (2014起)1
网站www.bank.lv
1 拉脱维亚银行仍然存在,但许多职能已被欧洲中央银行接管。
拉脱维亚银行总部

拉脱维亚银行(拉脱维亚语:Latvijas Banka)是拉脱维亚中央银行。它是国家的主要公共机构之一,履行法律规定的经济职能。它成立于1922年。[3]

拉脱维亚银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以维持拉脱维亚的价格稳定。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该银行负责发行前拉脱维亚货币拉特。拉脱维亚银行行政当局位于里加。银行的财政年度从1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4]

历史

[编辑]

1922年9月7日,制宪会议通过了《拉脱维亚银行成立法》。[3]拉脱维亚银行被授予排放权。1922年9月19日,经内阁决定,世行的临时章程获得批准,其初始资本为1000万拉特。 1923年4月24日,Saeima英语Saeima批准了由总统Jānis Čakste英语Jānis Čakste于7月2日签署的拉脱维亚银行章程。该银行由理事会和董事会领导。理事会由一名主席、一名副手和11名成员组成,但理事会包括一名总干事、他的副手和三名董事。[5]

1940年6月17日,拉脱维亚被占领并并入苏联,8月5日。7月25日,通过了《银行和大型工业企业国有化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货币排放和财政部的职能由苏联国家银行履行,但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货币系统完全处于其控制之下。

1990年3月2日,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委员会通过了“银行法”和“拉脱维亚银行”决定。它确定拉脱维亚银行,一个地方中央银行,被重建为一个独立的国家银行,一个货币发行中心,一个与商业银行有关的中央银行,一个执行国家预算的召集人,以及一个货币政策监管机构。

然而,只有随着1990年5月4日关于恢复拉脱维亚共和国独立的声明和苏联解体,拉脱维亚共和国最高委员会1991年9月3日的决定“关于重组拉脱维亚共和国境内的银行机构”,拉脱维亚银行成为唯一的中央银行。它接管了苏联银行,拉脱维亚银行和其他国家信贷机构的拥有权和结构。

1992年3月4日,拉脱维亚共和国最高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收购1922年成立的拉脱维亚银行”的法律。拉脱维亚银行作为国家中央银行和发行银行的地位由1992年5月19日通过的拉脱维亚共和国“关于银行”和“关于拉脱维亚银行”的法律最终巩固。在拉脱维亚,国家中央银行首次通过立法确保了独立于政府政策。"关于拉脱维亚银行"的法律没有设想其商务工作,因此,就拉脱维亚银行49个分行的改组和私有化作出了决定。

货币政策策略和汇率政策

[编辑]

像世界上大多数中央银行一样,拉脱维亚银行的主要目标是在一定水准上提供通货膨胀

加入欧盟,直到其成为欧洲联盟经济暨货币联盟(EMU)的成员之一,拉脱维亚银行能够追求其货币政策,前提是它符合欧盟的共同利益,不损害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发展,并有助于经济稳定。

欧盟成员国还设想加入欧洲货币联盟和欧元。加入欧盟后,拉脱维亚必须证明其有能力满足欧洲货币联盟的加入标准。其中一个标准是欧洲汇率机制的两年成员资格(ERM II)。拉脱维亚于2005年5月2日加入该工作组。ERM II意味着,在欧元转换之前至少两年,拉特已经与欧元挂钩,拉特兑欧元的汇率相对于拉特的欧元挂钩汇率的波动可能不超过+/- 15%。

为了实现其主要目标,并成功进入欧洲货币联盟,拉脱维亚银行实施了固定汇率策略(1欧元=0.702804拉特)。[6] 固定耦合速率的波动可能在+/- 1%以内。拉脱维亚银行自1994年2月以来一直在实施拉特吸引政策,当时拉特与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挂钩。拉特于2005年1月1日与欧元挂钩。[7]

此外,在2006年和2007年初,拉脱维亚银行实施了一种再融资利率工具,即差旅费率。在银行不打算积极使用拉脱维亚银行提供的工具的情况下,再融资利率的提高具有更多的信号功能。

管理

[编辑]

拉脱维亚银行由银行董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管理。理事会由八人组成:银行的总裁,他的副手和理事会的六名成员。本行的监督委员会由拉脱维亚银行行长管理。拉脱维亚银行理事会代表拉脱维亚银行作出决定。[8]

为了拉脱维亚银行的实际工作和运营管理,银行理事会设立了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常设董事会。银行行长批准拉脱维亚银行的结构,并招聘和解雇拉脱维亚银行的雇员。

历年总裁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History of the Bank of Latvia. Bank of Latvia. [16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18 August 2011). 
  2. ^ 2.0 2.1 Weidner, Jan. The Organisation and Structure of Central Banks. Katalog der Deutschen Nationalbibliothek. 2017 [2022-03-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5-28). 
  3. ^ 3.0 3.1 Investment guide for Latvia.. Centre for Co-operation with Non-member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aris: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998. ISBN 9264160590. OCLC 39287069. 
  4. ^ Law "On the Bank of Latvia" [unofficial translation].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8) (英国英语). 
  5. ^ History of the Bank of Latvia. www.bank.lv.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英国英语). 
  6. ^ Zaudējis spēku - Par Latvijas Nacionālo eiro ieviešanas plānu. LIKUMI.LV.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9) (拉脱维亚语). 
  7. ^ On the Peg Rate of the Lats and the Euro. www.bank.lv.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英国英语). 
  8. ^ Council. www.bank.lv. [2018-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6) (英国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