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寺石窟
外观
34°41′11″N 107°49′48″E / 34.68639°N 107.83000°E
慈善寺石窟 |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 |
地址 | 陕西省麟游县 |
分类 | 石窟寺及石刻 |
时代 | 隋、唐 |
编号 | 第五批第467项 |
认定时间 | 2001年6月25日 |
慈善寺石窟是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城东约5千米处的佛教石窟寺,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善寺石窟始凿于隋仁寿年间,大部分石窟为隋唐时期开凿。石窟位于高28米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南崖则多为窟龛,两处共有十二个洞窟、六座佛龛、四十七尊造像。[1]
石窟
[编辑]现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而南崖窟龛较多。西崖第一、二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内佛像体量较大。第一窟主佛由隋皇室出资所刻,高5.5米,极为珍贵。南崖上有九个摩崖造像龛,内凿佛像,体量较小。
慈善寺石窟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隋朝之后慈善寺石窟作为唐代首个皇家寺院,从唐高宗永辉四年(653年)和武则天时期续凿,并对过去的庙堂继续扩修。 据史料记载,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六月五日夜,慈善寺新建佛堂开光之日,就有灵光映现,并绕梁三圈。四日后,六月九日,天降银屑天花,舍人崔君德用金钵奉给皇帝御览。慈善寺崖壁间的石佛像,工巧妙绝,是唐永辉四年(公元653年)的作品。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慈善寺佛舍遭到大水毁坏,后多次修复。现存南北两大窟主佛均高4.5米以上,佛像丰满圆润,刀法洗练,不仅代表了隋唐皇家寺院佛教艺术,也是同时期佛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它的建筑和雕刻样式曾是当时建造石窟的范本,因而保存下来的洞窟建筑也十分珍贵。 [2]
参考文献
[编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Ⅲ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346. ISBN 7-5010-1525-2.
- ^ 宝鸡市政府网. 麟游 祈福慈善寺. 宝鸡市人民政府 (201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