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鏊
外观
徐鏊本姓高,后因幼孤,跟从舅学医,在太医院供职。明武宗南巡之争时,因上疏进言劝阻,被施杖刑,谪戍乌撒卫。
明世宗即位后,召还,升为御医。徐鏊为人耿直,当时朝廷多为新贵,不知徐鏊,徐鏊也不说此前故事,在任三十年未升调。七十岁时,求致仕。恰逢其同乡徐学谟为礼部郎中,徐学谟引见他给礼部尚书吴山。吴山阅读文牍,见到其中有进谏南巡的事情,瞿然问道:“您就是武宗时期的徐先生吧?为什么一直沉默不言呢?”两位礼部侍郎嫌其年迈,徐学谟抗声称:“徐鏊虽然老,然而他年青时曾与状元舒芬一同患难,值得敬佩啊。”久之,才升至太医院院判。随后自请归乡,享年八十三岁[1]。
正德十四年(1519年)谏诤明武宗南巡诸臣 | |
---|---|
首谏 | |
再谏 | |
三谏 | |
群谏 | 吏部郎中 张衍瑞 - 吏部郎中 王銮 - 吏部主事 姚继岩 等十四人 刑部郎中 陆俸 - 刑部郎中 胡琏 - 刑部主事 刘校 - 刑部主事 何鳌 - 刑部照磨 刘珏 等五十三人 礼部郎中 姜龙 - 礼部员外郎 冯泾 等十六人 兵部郎中 孙凤 等十六人 大理寺正 周叙 - 大理寺正 金罍 - 大理寺副 郝凤升 - 大理寺评事 林公黼 - 大理寺评事 郭五常 - 大理寺评事 孟廷柯 - 大理寺评事 张士镐 - 大理寺评事 傅尚文 - 大理寺评事 蔡时 - 大理寺评事 姚汝皋 等十人 行人司副 余廷瓒 - 行人 李绍贤 - 行人 孟阳 - 行人 詹轼 - 行人 刘概 - 行人 李惠 - 行人 王瀚 - 行人 陶滋 - 行人 巴思明 - 行人 李锡 - 行人 顾可久 - 行人 邓显麒 - 行人 黄国用 - 行人 熊荣 - 行人 杨泰 - 行人 王懋 - 行人 李俨 - 行人 潘锐 - 行人 刘黼 - 行人 张岳 等二十人 工部主事 林大辂 - 工部主事 何遵 - 工部主事 蒋山卿 |
血谏 | 金吾卫佥事 张英 |
“恐污帝廷,洒土掩血耳。”——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