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弗兰克·罗兰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
Frank Sherwood Rowland
于2008年5月在世界科学节开幕式上
出生(1927-06-28)1927年6月28日
美国俄亥俄州特拉华[1]
逝世2012年3月10日(2012岁—03—10)(84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
国籍 美国
公民权 美国
母校俄亥俄卫斯理大学芝加哥大学
知名于臭氧耗竭,研究CFCs平流层臭氧层的威胁。
奖项诺贝尔化学奖(1995)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大气化学
机构普林斯顿大学堪萨斯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博士导师威拉得·利比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英语:Frank Sherwood Rowland,1927年6月28日—2012年3月10日),美国化学家,因“他们对大气化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臭氧的形成与分解”,与马里奥·莫利纳保罗·克鲁岑共同获得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曾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化学教授。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大气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

传记

[编辑]

罗兰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小城——特拉华。他的父亲在他出生前一年来到该城的俄亥俄卫斯理大学担任教授和数学系系主任。他们全家也因此迁入该城。他16岁(1943年)就考入俄亥俄卫斯理大学。当他快要完成学业时,因为太平洋战争于1945年加入美国海军。他于1946年退役并重返校园,于1948年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然后,他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于1951获得硕士学位,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罗兰在芝加哥大学的导师是以放射性碳定年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威拉得·利比教授。他先后工作于普林斯顿大学(1952~1956)和堪萨斯大学(1956~1964)。[1]他于1964年来到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创建了化学系,并担任该系教授和系主任。[2]罗兰于197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于1993年担任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主席。[3]

罗兰的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氯氟碳化合物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他的理论表明,氯氟碳化合物等人造有机化合物的气体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在平流层分解产生游离的原子和ClO自由基,然后这两种产物可大量消耗平流层臭氧分子马里奥·莫利纳于1973年加入他的研究小组,开始合作研究氯氟碳化合物(CFCs)。罗兰和莫利纳于1974年将这一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4]该论文引发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对此问题的科学调查。该调查赞同了他们的发现,从而促使从1978年开始禁止在美国生产添加任何氯氟碳化合物的喷雾罐[3]

罗兰和莫利纳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所工作的物理科学大楼也在同年以他的名字命名(Rowland Hall)。[2]

2012年3月10日,罗兰在其纽波特比奇的家中罹柏金逊症离世,终年84岁。[5]

荣誉

[编辑]

他曾经获得过的奖项有[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自传. 诺贝尔基金会.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0) (英语). 
  2. ^ 2.0 2.1 Steve Thomas. A modern Galileo:How UCI chemist F. Sherwood Rowland saved the world. OCMetro magazine. 2000-05-18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0) (英语). 
  3. ^ 3.0 3.1 F. Sherwood Rowland. 大英百科全书网络版. [2008-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6) (英语). 
  4. ^ Mario Molina and FS Rowland. Stratospheric Sink for Chlorofluoromethanes: Chlorine Atom-Catalysed Destruction of Ozone. Nature 249: 810–2. 28 June 1974. doi:10.1038/249810a0 (英语). 
  5. ^ Janet Wilson,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s. UCI loses the legendary F. Sherwood Rowland.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2012-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5). 
  6. ^ 弗兰克·舍伍德·罗兰的个人简介.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化学系. 2004-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7)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