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康拉德·阿登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康纳德·阿登纳
康拉德·阿登纳
Konrad Adenauer
第1任联邦德国总理
任期
1949年9月15日—1963年10月16日
总统
联邦德国副总理弗朗茨·布吕歇尔英语Franz Blücher
路德维希·艾哈德
前任首任(职位设立)
继任路德维希·艾哈德
联邦德国外交部部长
任期
1951年3月15日—1955年6月6日
前任鲁茨·冯·科洛希克(1945年)
继任海因里希·冯·布伦塔诺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 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领袖
任期
1950年10月21日—1966年3月23日
前任职位创立
继任路德维希·艾哈德
科隆市长
任期
1945年5月4日—1945年10月6日
前任威利·苏特
继任威利·苏特
任期
1917年10月13日—1933年3月13日
前任马科斯·瓦尔拉夫
继任京特·里森
普鲁士国务委员会主席
任期
1922年12月—1933年4月26日
前任职位创立
继任罗伯特·莱伊
个人资料
出生康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
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

(1876-01-05)1876年1月5日
 德意志帝国普鲁士莱茵省科隆
逝世1967年4月19日(1967岁—04—19)(91岁)
 西德巴特洪内夫
国籍 西德
政党
配偶
  • 艾玛·魏尔(1904年–1916年)
  • 奥古斯特·琴瑟(1919年–1948年)
儿女8名子女
母校
宗教信仰罗马天主教
签名

康拉德·赫尔曼·约瑟夫·阿登纳(德语:Konrad Hermann Joseph Adenauer德语发音:[ˈkɔnʁaːt ˈhɛɐman ˈjoːzɛf ˈaːdənaʊɐ],1876年1月5日—1967年4月19日),曾任西德总理。生于德意志帝国科隆,逝世于西德莱茵-勒恩多夫(Rhein-Rhöndorf),二战前曾以天主教中央党身份担任科隆市长十几年,二战结束后当选首位西德总理、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党魁,著名政治家、法学家。

阿登纳致力于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体制将西德的经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中恢复到欧洲的中心地位,与他的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一起主持了德国经济奇迹。自1955年以来,他一直是在西德重建国家军事力量(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动力。阿登纳反对东德,并使他的国家成为北约成员。

他曾是是魏玛共和国的主要政治人物,曾担任科隆市长(1917-1933)和普鲁士国务委员会主席(1922-1933)。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活和教育

[编辑]
康拉德·阿登纳(1896年)
学生时代的阿登纳(最右侧,1896/97年)

1876年1月5日,康拉德·阿登纳出生于莱茵普鲁士科隆。他是Johann Konrad Adenauer (1833–1906) 和他的妻子 Helene (née Scharfenberg; 1849–1919)五个孩子中的第三位。 [1] 他的兄弟姊妹有August (1872–1952)、Johannes (1873–1937)、Lilli (1879–1950)和Elisabeth,Elisabeth在1880年出生后不久死亡。对青年时期的阿登纳影响深远的是“文化斗争”,这与他父母有关的经历让他终生厌恶“普鲁士主义英语Prussianism”,并使他像十九世纪的许多其他莱茵兰天主教徒一样深深地恨莱茵兰被列入普鲁士。[2]

1894年,他开始在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1896年20岁时,他被征入了德国军队,但由于他从小经历过的慢性呼吸问题没有通过体格检查。他在波恩是K.St.V. Arminia Bonn德语Katholischer Studentenverein Arminia Bonn之下的几个罗马天主教学生协会的成员。他于1900年毕业,[1] 之后在科隆的法庭担任律师。[3]在赫尔曼·考森(Hermann Kausen)的事务所任职。

据他所认识和结识的法国著名草药家Maurice Mességué英语Maurice Mességué表示,他对草药的使用非常感兴趣。阿登纳将晚年的健康状况归功于晚上摄入大麦水,还有玉米柱头、锦葵、鼠尾草和黄玫瑰,他用来治疗咳嗽。根据Mességué的说法,这些是他最喜欢的药用植物,虽然他对各种植物有广泛的知识。他同意Mességué的观点,即植物必须没被喷洒,也不能人为过度生长。他告诉Mességué,他将自己的健康归功于“植物、自然”。

阿登纳在意大利的硬地滚球比赛中找到了放松和享受的乐趣,并在他的漫长政治生涯中玩这个游戏。他最喜欢的度假地点是在意大利的卡代纳比亚,一座俯瞰科莫湖(Lake Como)的租赁别墅,后来这里成为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英语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会议中心,由阿登纳的政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建立的政治基金会。

1904年1月与第一任妻子Emma Weyer结婚,这段婚姻直到1916年Emma Weyer过世。1919年阿登纳再婚。

科隆的领导者

[编辑]
在1928年的威廉港,当新巡洋舰被用他的家乡城市名字命名“科隆号”时,阿登纳(在中心,在他的旁边从左手可见为) 威廉·格勒纳古斯塔夫·诺斯克中将。

作为虔诚的天主教徒,阿登纳于1906年加入天主教保守政党中央党,3月获得中央党提名成为科隆市议员,同年父亲逝世。1909年10月,阿登纳被中央党提名当选成为科隆市第一议员暨副市长,一个人口数为635,000的工业大都市,在1914年时。为了避免在他那时代具吸引力的极端政治活动,阿登纳致力于资产阶级的礼仪、勤奋、秩序、基督教的道德和价值观,致力于消除混乱、无效率、非理性和政治上的不道德行为。[4]1917年9月18日科隆市议会选举阿登纳出任一任12年的科隆市长,10月18日就职,阿登纳以当时41岁年龄成为德国最年轻的市长。之后阿登纳连任。从1917年到1933年,他出任科隆市市长,并在1918年德皇威廉二世征召阿登纳普鲁士贵族院的成员。

阿登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领导科隆,与军队紧密合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西部前线后方供应和运输基地的作用。他特别关注民用食品供应,使居民能够避免1918-1919年期间困扰大多数德国城市的食物严重短缺。[5] 面对旧政权的崩溃和1918年底革命和广泛混乱的威胁,阿登纳利用他与社会民主党的良好合作关系在科隆保持控制。在1919年2月1日的一次演讲中,阿登纳呼吁解除普鲁士,并让普鲁士莱茵兰州成为“帝国”(Reich)中一个新的自治“土地”(Land)。[6] 阿登纳声称这是防止法国吞并莱茵兰地区的唯一办法。[6] “帝国”和普鲁士政府都完全反对阿登纳打散普鲁士的计划。[7]在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提交给德国时,阿登纳再次向柏林建议他的莱茵兰自治州的计划,他的计划又被“帝国”政府拒绝。[8]

在战后的英国占领期间,他是市长。他与英国军事当局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用他们来中和在该城市已经成为左翼权力基础的工人和军人委员会。[9]魏玛共和国期间,他从1921年至1933年担任普鲁士国务委员会主席(Preußischer Staatsrat), 这是普鲁士各省在其立法会中的代表。自1906年以来,中央党内部的一场重大辩论涉及中央党是否应该“离开塔楼”(即允许新教徒加入成为一个多信仰政党)或“留在塔楼” (即继续是一个天主教徒党)。阿登纳是“离开塔楼”的主要倡导者之一,这导致了他在1922年的天主教徒日中与枢机主教Michael von Faulhaber英语Michael von Faulhaber之间的戏剧性冲突,枢机主教公开谴责阿登纳希望将中央党“带出塔楼”。[10]

1923年10月中旬,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宣布柏林将停止对莱茵兰的所有财政支付,并且取代现在毫无价值的“马克”的“地产抵押马克”将不会在莱茵兰流通。[11]为了挽救莱茵兰经济,阿登纳在1923年10月底与法国高级专员Paul Tirard英语Paul Tirard开了一次会议,让莱茵河共和邦与法国进行经济联盟,实现法德和解,阿登纳称其为“大计划”。[12] 与此同时,阿登纳坚持希望地产抵押马克仍然可以在莱茵兰流通。施特雷泽曼使阿登纳的计划化为泡影,他坚决反对阿登纳的“大计划”,认为这接近叛国。[12]

1926年,中央党建议阿登纳出任总理,这是他感兴趣的一个提议,但在德国人民党坚持要求在阿登纳领导下加入联盟的条件之一是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继续担任外交部长时,他最终拒绝了这一提议。[13] 阿登纳不喜欢施特雷泽曼的“太普鲁士人”,拒绝了这一条件,这表示他结束了在1926年成为总理的机会。[14]

纳粹党统治下

[编辑]

1930年至1932年,纳粹党接连在全国及地方选举上取得胜利,身为科隆市长的阿登纳,仍然相信国民经济的改善将使他的战略奏效:无视纳粹并专注于共产主义的威胁。即使他已经成为强烈人身攻击的目标。1933年1月30日,在纳粹的政治操弄围绕下,年迈的总统兴登堡任命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总理

纳粹党掌权后,阿登纳拒绝与纳粹合作,1933年2月17,总理希特勒到科隆从事竞选活动时,阿登纳拒绝去机场迎接他,并禁止在城市桥梁上悬挂纳粹旗帜。[15]1933年3月12日,中央党在科隆的地方选举中被击败,1933年3月13日,阿登纳被解除职务;1933年4月4日,阿登纳被正式免去市长职务,他的银行账户也被冻结。此时“他没有钱,没有家,也没有工作。”[16] 在安排好家人的安全后,他向Maria Laach Abbey的本笃会修道院院长求助。

1934年6月30日长刀之夜事件后,阿登纳被监禁了两天。遭到短暂拘捕后,阿登纳开始了逃亡生活,1944年7月20日发生密谋刺杀希特勒事件后,阿登纳被质疑参加其中又遭到逮捕。后来他时任中尉的儿子亲自去柏林向盖世太保申辩他父亲与7月20日爆炸无关后,阿登纳终于在1944年11月26日被释放,结束60多天的牢狱之灾。

由于敢于反对纳粹希特勒的作为,有别于与希特勒时期合作的大部分官员,二战后在西德初始领导人的规划选择上,因不与希特勒合作而受同盟国青睐,支持他出任之后首任西德总理。

德国总理

[编辑]
1949年大选时阿登纳的竞选海报。上面表示“和阿登纳一起为和平、自由与统一而战”

二次大战后,科隆成为废墟,盟军召集政治背景无虞的阿登纳出任。但没多久,阿登纳因对英国占领区(Britische Besatzungszone)的占领政策有所批评而遭英国占领军解除职务。[17]:41

盟军占领德国后,准许在德国筹组民主性质的政党。1945年6月,在科隆成立了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CDU)。阿登纳于1946年2月起任英国占领区莱茵邦基民盟主席,[18]:704一个月后获选为代表英占区各邦的党主席。[17]:411950年出任基民盟联邦主席。

1949年8月15日,73岁的阿登纳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参加战后西德联邦议院第一次大选,选后基民盟拿下31.0%选票成为最大党,9月15日在联邦总理的选举中,阿登纳在自己投自己情况下以一票之差、获得202票,以73岁高龄当选第一任联邦联邦总理,9月20日组成基民盟基社盟自民党的联合政府,[18]:725-726并主张西德倒向西方的同时尽量独立和与伙伴国的平等。

摄于1957年4月1日,时任西德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德国学者华特·荷尔斯泰因和时任意大利总理 安东尼奥·塞尼,在意大利罗马签署欧盟关税同盟(European Union Customs Union,EUCU)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相关文件。
柏林的德法关系修复纪念碑,右为阿登纳、左为戴高乐

外交方面,1951年占领条例修正后,西德联邦政府成立外交部,阿登纳出任西德第一任外交部长直到1955年。在外交部长任内与法国同盟国和解,并得到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善意回应,提出舒曼计划。共同掌管成员国煤钢工业,并免除相关关税,并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成西欧进一步经济合作。1955年与同盟国缔结巴黎条约,回复主权。对法国方面,阿登纳极力修补双方在二次大战的破裂关系,并与法国总统戴高乐交好,德法的友好关系导致1963年签订了德法合作条约Élysée Treaty)。而对东德的外交政策,则奉行哈尔斯坦主义,宣示西德为德国唯一代表政权,对承认东德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除苏联外予以断交,并先后与南斯拉夫也门断交。

1952年3月10日,斯大林向西方列强及西德建议组成一个“中立的德国”,允许德国有微薄的军备及在四强共同监督下成立民主体制国家。遭到西德与西方三列强反对。阿登纳认为苏联提出的德国中立化,最终是迎合苏联在中欧扩张的利益,并且一个与西方盟国合作的西德,势必胜过一个软弱、介于东西方摇摆不定的统一德国。[18]:7411955年5月5日,《德国条约》生效,三个占领国结束占领状态,西德取得自主权。[18]:743

与较积极“去纳粹化”的东德不同,阿登纳反对盟军在德国实行“去纳粹化”措施。早在1946年5月5日,阿登纳在公开演说中,就反对“去纳粹化”,要求不要打扰“纳粹同路人”。两个月后,在对新成立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演说时,再度表达去纳粹化已进行太久,有害无益的观点。阿登纳认为要德国人面对纳粹的罪行比较可能造成民族主义者的反弹,而非促成悔罪。[19]:106冷战开打后,西方同盟国停止去纳粹化。西德成立后,1951年在巴伐利亚,有94%的法官、检察官,77%的财政部职员曾是纳粹党员;1952年,波恩的外交部官员里,有三分之一曾是纳粹党员,新成立的西德外交团,有43%曾是纳粹党卫军成员,另有17%曾在帝国保安部或盖世太保任职。1950年代担任阿登纳幕僚长的汉斯·格洛布克(Hans Globke)在战时曾针对希特勒颁布的纽伦堡法案代表官方写了评论文章。[19]:107-108

针对被纳粹政权迫害的人,阿登纳政府分摊赔偿任务,对在纳粹时期由于种族、宗教和政治原因被迫害的人进行赔偿。1951年9月27日,联邦众议院一致通过,并由政府发表声明,准备对以色列进行赔偿事宜。1952年9月10日和以色列签订赔偿条约,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十二年内将支付以色列三十亿马克。1956年6月29日,西德制定《联邦赔偿法》,定义被纳粹政权迫害的人及规范一切已在处理的事项,赔偿事项包括养老金、部分补偿,对于治疗、疾病和劫后余生照顾、贷款和教育都有追加补偿费用。西德政府对纳粹罪刑负起责任,获得举世赞扬,也因此获得国际声望。[18]:733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作法则是拒绝赔偿,他们的理由是东德不是战败的第三帝国之法定继承人,而是一个德国工人和农人国家。[18]:733

阿登纳的亲西方路线虽然曾遭在野党社民党抗议,其德国再建军也引起党内同志不谅解,导致内政部长古斯塔夫·海涅曼辞职以示抗议。[18]:738然而在1953年联邦议院选举中,基民盟获得45.2%选票支持,到第三届联邦议院选举时,基民盟已获得过半的50.2%选票支持,证明阿登纳政府深得民心。[18]:738

1955年9月,尼基塔·赫鲁晓夫和其他苏联领导人在莫斯科向阿登纳致敬。

1955年夏天,苏联以“两个德国”主动寻求与西德建立外交关系,获阿登纳同意。1955年9月9日至9月13日阿登纳率团访问莫斯科,商谈两国建交及互换大使事宜。[18]:745-746

1955年11月,西德建立国防军。1956年7月21日制定《兵役法》。

阿登纳在1949年、1953年、1957年、1961年的联邦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四度出任德国总理,担任长达14年,实际掌权时间超过整个魏玛共和国立国时期。直至1998年才被同为基民盟的科尔(1982-1998)打破。

下台

[编辑]

从1959年左右,阿登纳的威信开始低下。1961年基民盟/基社盟联邦议院选举中,虽然仍为最大党,但成绩不理想,年事已高的阿登纳只得与自民党(FDP)组织联合政府,[18]:770于期中辞去总理职务。

同年东德兴建柏林墙,阿登纳虽然对柏林墙的兴建提出强烈抨击,但仍对苏联驻西德大使保证不会做出使双边恶化和危及世界局势的行为。又因没在第一时间赶到西柏林,引起包括市长勃兰特在内的批评。8月22日,阿登纳首度于围墙兴建后抵达西柏林,却未受到盛大欢迎。[17]:68

阿登纳于1963年10月15日任期中辞去总理职务,由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接任。1966年阿登纳辞去基民盟主席一职。

1967年4月19日下午13时21分,阿登纳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于自宅,于科隆主教座堂举行国葬,葬在自家附近的墓地。

主要政绩

[编辑]
由于阿登纳访问莫斯科,阿登纳与一名于1955年从苏联带回家的德国战俘的母亲。

1949年阿登纳说服同盟国不要大量拆除德国原有的工业设施,保护了战后西德近30年高速的工业成长的潜力。

1951年阿登纳与劳工阶层达成企业委员会协议,给与工人较大的决策权,保证了西德战后劳资关系的相对和谐。

1952年阿登纳拒绝了斯大林所拟的“两德统一方案”,为此遭到反对党强烈抨击。然而阿登纳与西方密切合作,取得西方盟国的信任,为西德争取到自主权。[18]:726

阿登纳推动西德1954年加入了北约

1955年在苏联访问时,他促成了苏联释放德国战俘回德国,和苏联西德的建交。

阿登纳和戴高乐促成了德法这两个征战数百年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宿敌的和解,1963年签署的德法条约奠定欧共体合作的基础。

评价与其他

[编辑]
科隆大教堂中为阿登纳举行的国葬
阿登纳在巴特洪内夫的坟墓。
  • 阿登纳于1967年4月19日在他在巴特洪内夫(Rhöndorf)的家中去世。 据他的女儿说,他的遗言是“ Da jitt et nix zo kriesche!”,科隆方言中“没什么可哭的!”。
  • 91岁的阿登纳去世后,很多西德民间团体表示:感谢他“为德国人民所做的一切”和他“勤奋、刚直”的品格和求实态度,他的政敌也赞赏他的“真正领导者的素质”。
  • 西方评论界普遍赞誉他“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
  • 丘吉尔在评论世界领袖人物很少有赞美之词,但他在1953年却对英国下院说:阿登纳是“俾斯麦以来最英明的德国政治家”。[21]:168
  • 阿登纳与盟国的合作,曾遭到德国人的刺耳意见。对此阿登纳表示:“他们到底以为是谁打了败仗?”。[21]:181
  • 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柏里曾在波恩问阿登纳,谁是他见过最伟大的人物。阿登纳走到办公室旁,拿起一张嵌在镜框里杜勒斯的照片,对索尔兹柏里说:“在这里”。索尔兹柏里问他为什么是杜勒斯,阿登纳回答:“他思想清晰,有远见,对将要发生的事总有预见,而且说话算数,信守他的诺言。”[21]:188
  • 苏联人在历数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对苏联的暴行,总是理直气壮并以此要求西德政府进行赔偿。阿登纳却不吃克里姆林宫这一套,拒绝将那些卑鄙的罪行揽下来。他告诉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许多德国人是反对战争的,并补充说他的国家在苏联军队的手下也苦不堪言。引起赫鲁晓夫暴跳如雷称其为挑衅。对此阿登纳提醒赫鲁晓夫,他在战前及战争期间两次被纳粹关进监狱,因此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那些支持希特勒国家的动机。暗指1939年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至此赫鲁晓夫道德说教的气泡被捅破了,不再坚持原来的态度。[21]:192-193
  • 殷海光于〈自由中国之路〉一文称:“自由西德不曾像我们这里的‘领导中心’藉‘反共抗俄’来压制民主自由;自由西德不曾像我们这里的‘领导中心’一年到头空喊口号滥贴标语;自由西德更不曾藉反共为名把社会生机斲丧殆尽。恰恰相反,自由西德十年来在阿登纳和爱尔哈特(Erhart)的负责之下,迅速走上复兴之途。现在,西德经济力量之畅茂,仅次于美国。在短短十年之间,自由西德已成一片民主、幸福、康乐之土。”[22]:1125-1126
  • 2003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阿登纳当选第一。

荣誉

[编辑]

官方奖勋

[编辑]

荣誉公民

[编辑]

阿登纳基金会

[编辑]

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Konrad-Adenauer-Stiftung)1962年成立,是有基民盟背景的政治性基金会,宗旨之一是向德国内外的优秀青年提供奖学金,培养学术人才和领导人才,并设立有“优秀人才培养研究所”(Institut für Begabtenförderung),负责管理奖学金。

著作

[编辑]
  • 阿登纳四卷回忆录在1965至1968年出版。

延伸阅读

[编辑]
  • Ahonen, Pertti. Domestic Constraints on West German Ostpolitik: The Role of the Expellee Organizations in the Adenauer Era.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March 1998, 31 (1): 31–63. JSTOR 4546774. doi:10.1017/S0008938900016034可免费查阅. 
  • Cudlipp, E. Adenauer (1985)
  • Epstein, Klaus. Adenauer and Rhenish Separatism. The Review of Politics. October 1967, 29 (4): 536–545. doi:10.1017/s0034670500040614. 
  • Frei, Norbert. Adenauer's Germany and the Nazi Past: The Politics of Amnesty and Integr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231-11882-1. 
  • Gaddis, John Lewis. We Now Know: Rethinking Cold War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978-0-19-878070-0. 
  • Goda, Norman J. W. Tales from Spandau: Nazi Criminals and the Cold W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521-86720-7. 
  • Granieri, Ronald J. The Ambivalent Alliance: Konrad Adenauer, the CDU/CSU, and the West, 1949–1966.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4. ISBN 978-1-57181-492-0. 
  • Heidenheimer, Arnold J. Adenauer and the CDU: the Rise of the Leader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rty (1960)
  • Herf, Jeffrey. Divided Memory: The Nazi Past in the Two Germanys需要免费注册.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ISBN 0-674-21303-3. 
  • Hiscocks, Richard. The Adenauer Era (1966)
  • Large, David Clay. Germans to the Front: West German Rearmament in the Adenauer Era.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6. ISBN 0-8078-4539-6. 
  • Mitchell, Maria. The Origins of Christian Democracy: Politics and Confession in Modern German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2. ISBN 978-0-472-11841-0. 
  • Rovan, Joseph. Konrad Adenauer (1987) 182 pages excerpt and text search
  • Schwarz, Hans-Peter. Konrad Adenauer: A German Politician and Statesman in a Period of War, R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Vol. 1: From the German Empire to the Federal Republic, 1876–1952.. Oxford: Berghahn Books. 1995. ISBN 1-57181-870-7. 
    • Schwarz, Hans-Peter. Konrad Adenauer: A German Politician and Statesman in a Period of War, Revol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Vol. 2: The Statesman: 1952–1967. Providence: Berghahn Books. 1997. ISBN 1-57181-960-6. 
  • Williams, Charles. Konrad Adenauer: The Father of the New Germany. Wiley. 2001. ISBN 978-0471407379. 
  • "Konrad Adenauer"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Macropedia) © 1989
  • Tammann, Gustav A. and Engelbert Hommel. (1999). Die Orden und Ehrenzeichen Konrad Adenauers = The orders and decorations awarded to Konrad Adenauer. Bad Honnef, ISBN 3-9806090-1-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David W. Del Testa (编). Adenauer, Konrad. Government Leaders, Military Rulers, and Political Activists. Westport, CT: Oryx Press. 2001: 4 [2018-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3).  – 通过Questia 需付费查阅
  2. ^ Jenkins, Roy Portraits and Miniatures, London: Bloomsbury Reader, 2012 p. 81
  3. ^ Lebenslauf - Ein kurzer Überblick. Konrad Adenauer Stiftung. [2017-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3) (德语). 
  4. ^ Schwarz Vol.1 1995,第94页.
  5. ^ Schwarz Vol.1 1995,第97-99页.
  6. ^ 6.0 6.1 Epstein 1967,第539页.
  7. ^ Epstein 1967,第539-540页.
  8. ^ Epstein 1967,第540-541页.
  9. ^ Schwarz Vol.1 1995,第128-131页.
  10. ^ Mitchell 2012,第20页.
  11. ^ Epstein 1967,第541-542页.
  12. ^ 12.0 12.1 Epstein 1967,第542页.
  13. ^ Jenkins, Roy Portraits and Miniatures, London: Bloomsbury Reader, 2012 page 88
  14. ^ Jenkins, Roy Portraits and Miniatures, London: Bloomsbury Reader, 2012 pages 81 & 88
  15. ^ Hans-Peter Schwarz: Adenauer – Der Aufstieg: 1876–1952. Stuttgart 1986, S. 345.
  16. ^ Williams 2001,第212页.
  17. ^ 17.0 17.1 17.2 黄智钦. 〈西德總理艾德諾重建外交體系之研究〉 (PDF). 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战略与国际事务硕士在职专班硕论文. 2012-06 [2023-03-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27). 
  18. ^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赖丽琇. 《德國史》. 五南出版. 2003年11月初版. ISBN 957-11-3438-4. 
  19. ^ 19.0 19.1 东尼·贾德著,黄中宪译. 《戰後歐洲六十年:(卷一)進入旋風1945-1953》. 新北: 左岸文化出版. 2012年. ISBN 978-986-6723-62-9. 
  20. ^ Foreign Guest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1. ^ 21.0 21.1 21.2 21.3 理查·尼克森著,尤勰等译. 《改變歷史的領袖》. 台北市: 猫头鹰出版社. 2000年2月初版. ISBN 957-0337-52-4. 
  22. ^ 殷海光. 殷海光全集10 政治與社會(下). 台北市: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1年6月出版. ISBN 978-986-02-8332-7. 
政府职务
前任:
卢茨·什未林·冯·克罗西克
(大德意志帝国总理)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
1949年—1963年
继任:
路德维希·艾哈德
前任:
卢茨·什未林·冯·克罗西克
(大德意志帝国外交部长)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外交部长
1951年—1955年
继任:
海因里希·冯·布伦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