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坦丁·佩茨
康斯坦丁·佩茨 Konstantin Päts | |
---|---|
爱沙尼亚第1任总统 | |
任期 1938年4月24日—1940年7月23日 | |
总理 | 卡雷尔·恩帕卢 尤里·乌洛茨 约翰内斯·瓦列斯[Note 1] |
继任 | 尤里·乌洛茨(流亡政府总理,实质履行总统职责) 伦纳特·梅里(恢复独立后) 约翰内斯·瓦列斯 (于苏联占领期间以总理身份履行总统职责)[Note 1] |
爱沙尼亚临时政府部长会议主席 | |
任期 1918年2月24日—1918年11月12日 | |
前任 | 职位设立 |
继任 | 自己(临时政府总理) |
爱沙尼亚临时政府总理 | |
任期 1918年11月12日—1919年5月8日 | |
前任 | 自己 |
继任 | 奥托·史特曼德曼 |
爱沙尼亚第2、4、11、14、16任国家长老 | |
任期 1921年1月25日—1922年11月21日 | |
前任 | 安茨·皮普 |
继任 | 尤汉·库克 |
任期 1923年8月2日—1924年3月26日 | |
前任 | 尤汉·库克 |
继任 | 弗雷德里希·阿凯尔 |
任期 1931年2月12日—1932年2月19日 | |
前任 | 奥托·史特曼德曼 |
继任 | 扬·戴曼 |
任期 1932年11月1日—1933年5月18日 | |
前任 | 卡雷尔·恩帕卢 |
继任 | 扬·托尼松 |
任期 1933年10月21日—1934年1月24日 | |
前任 | 扬·托尼松 |
继任 | 自己(总理) |
爱沙尼亚第6任总理 | |
任期 1934年1月24日—1937年9月3日 | |
前任 | 自己 |
继任 | 自己(摄政总统) |
爱沙尼亚摄政总统 | |
任期 1937年9月3日—1938年5月9日 | |
前任 | 自己 |
继任 | 卡雷尔·恩帕卢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俄罗斯帝国利福尼亚省塔赫库兰纳乡 | 1874年2月23日
逝世 | 1956年1月18日 苏联俄罗斯特维尔州加里宁区布拉谢沃 | (81岁)
墓地 | 塔林 |
国籍 | 爱沙尼亚 |
政党 | 国家人民联盟 (1917–1920) 农民大会 (1920–1932) 定居者和小农联盟 (1932–1935) |
配偶 | Wilhelmine ("Helma") Ida Emilie Päts (1901年结婚—1910年丧偶) |
儿女 | 2 |
母校 | 塔尔图大学 |
专业 | 律师 · 新闻编辑 · 政治家 · 商人 |
康斯坦丁·佩茨(爱沙尼亚语:Konstantin Päts,1874年2月21日—1956年1月18日)是爱沙尼亚的政治家,1938年至1940年担任该国总统。
生平
[编辑]帕茨是独立民主爱沙尼亚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二十年里,他还五次担任该国总理。1940年6月16日至17日苏联入侵和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后,帕茨总统正式任职一个多月,直到他被迫辞职,被新斯大林主义政权监禁,并被驱逐到苏联,并于1956年去世。帕茨是第一批活跃于政坛的爱沙尼亚人之一,随后他与贾恩·托尼森展开了一场著名的、长达近四十年的政治竞争—首先是通过他的报纸《Teataja》的新闻业,后来又通过政治。 尽管帕茨在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被判处死刑(缺席审判),但他得以逃亡国外,先是瑞士,然后到芬兰,在那里继续他的文学工作。他返回爱沙尼亚(当时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并于 1910年至1911年间在监狱服刑。[1]
1917年二月革命后,帕茨领导了新成立的爱沙尼亚自治省的省政府,该省在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政变后被迫转入地下。1918年2月19日,帕茨成为爱沙尼亚三名成员之一;救世委员会于1918年2月24日发布了《爱沙尼亚独立宣言》。他领导爱沙尼亚临时政府(1918-1919年),尽管他也在1918年被德占政权监禁了几个月。在临时政府中,帕茨还曾任职担任内政部长(1918年)和战争部长(1918-1919年),这使他负责组织爱沙尼亚军队参加独立战争,抵抗苏联红军入侵。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帕茨领导了当时较为著名的右翼政党之一保守的农民大会党,该政党最终于1932年并入另一个政党——定居者和小农联盟。帕茨是众议院议长。议会(1922-1923年),并五次担任国家长老,这一职位相当于爱沙尼亚激进议会制的总统(1921-1922年、1923-1924年、1931-1932年、1932-1933年和1933-1934)。在担任长老的最后一个任期内,他组织了一场自我政变,以压制右翼民粹主义的瓦伊斯运动。 他得到了军队和议会的支持。 1934年至1938年的“沉默时代”期间,进行了许多改革,经济增长,但他推迟了宪政秩序的恢复。在爱沙尼亚国防军司令约翰·拉伊多内将军的大力支持下,帕茨担任总理,履行国家长老 (1934-1937) 和摄政总统 (1937-1938) 的职责,直至1938年通过新宪法 ,之后帕茨当选为爱沙尼亚首任总统。他担任总统期间,斯大林主义下的苏联于1940年6月入侵并占领了爱沙尼亚。作为总统,他被迫签署了一个多月的法令,直到被捕并被驱逐到苏联,1942年,他被安置在喀山监狱精神病医院,并于1956逝世。
荣誉
[编辑]爱沙尼亚勋章奖章
[编辑]- 一等一级自由十字奖章(1920年2月23日[2])
- 三等一级自由十字奖章(1920年12月14日[3])
- 三等爱沙尼亚红十字勋章(1938年4月24日[4])
- 一等一级爱沙尼亚红十字勋章(1938年4月24日[5])
- 一等雄鹰十字勋章(1929年2月14日[6])
- 特种大绶国徽勋章(1938年4月24日[7])
- 白星勋章颈饰(1938年4月24日[8])
- 国徽勋章颈饰(1938年4月24日[9])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plats 1a, Lossi; Tallinn, 15165; Registrikood: 74000101; Tel: +372 631 6331; Faks: +372 631 6334; Protected, email. Riigikogu juhatus. Riigikogu.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6) (爱沙尼亚语).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3).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 ^ (英文)Konstantin Päts. Estonian State Decorations. [2021-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