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的摩战役
巴尔的摩战役 | |||||||
---|---|---|---|---|---|---|---|
1812年战争的一部分 | |||||||
英军炮轰麦克亨利堡。 由约翰·鲍尔(John Bower)雕刻绘制 [1] | |||||||
| |||||||
参战方 | |||||||
美国 | 英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塞缪尔·史密斯 约翰·斯特里克 乔治·阿米斯特德 |
罗伯特·罗斯 † 亚历山大·科克伦 亚瑟·布鲁克 | ||||||
兵力 | |||||||
北角 2,000名步兵及民兵 麦克亨利堡 1,000名步兵及民兵 20门加农炮[2] 其余守军: 8,000名民兵 150门加农炮 总计: 11,000人 |
陆军 5,000名步兵 海军 19艘军舰[3] | ||||||
伤亡与损失 | |||||||
北角 24人战死 139人负伤 50人被俘 麦克亨利堡 4人战死 24人负伤 总计 28人战死 163人负伤 50人被俘[4] |
北角 42–46人战死 279–295人负伤[5][6][7] 麦克亨利堡 1人负伤[8] 总计 42–46 人战死 280–296人负伤 |
巴尔的摩战役是1812年战争中一场英军从陆海两路入侵美军驻防的巴尔的摩所发生的战役。美军成功在巴尔的摩击退了英军来自路海两路的入侵,并杀死了英军的指挥官。双方第一次交手是在北角发生战斗[9]。虽然美军最后撤退了,但该战成功阻滞英军推进,使其承受沉重的伤亡,并让巴尔的摩守军能准备好防御工事以待敌军的进攻。巴尔的摩守军在英军炮轰麦克亨利堡时的抵抗精神,激发法兰西斯·斯科特·基创作“保卫麦克亨利堡”(Defence of Fort McHenry)一诗,该诗后来成为美国国歌“星条旗”歌词的一部分。
背景
[编辑]英美交战
[编辑]1814年4月以前,大英帝国深陷于拿破仑战争当中,从而限制了英国对美洲部队的援助。英军在那段期间主要采防御策略,数次击退美军试图入侵上、下加拿大省分的攻势。然而,美军在1813年取得了伊利湖的制湖权,并攻占部分安大略省的西部。 在西南战场,安德鲁·杰克森将军在1814年的弯马蹄战役中,歼灭了慕斯科吉部落的武装部队[10][11]。
虽然英国不愿转移正在欧洲与法国交战的部队至美洲,但她仍享有在海洋上的制海权。驻扎于百慕大的北美舰队与西印度舰队,在整个战争期间持续封锁美国各港口出入大西洋,这大大箝制了美国的经济贸易[a][12]。 皇家海军与皇家海军陆战队还占领了美国沿岸的群岛,并在各岛上驻扎部队以供突袭美国海岸线,尤其是在切萨皮克湾附近,英军甚至鼓励黑奴叛变效忠英皇室,更招募他们成为殖民地海军陆战队兵团[13][14][15]。
英军由欧入美
[编辑]随着拿破仑在1814年春天的战败,英军决定在美洲采取更积极的战略,以求击退美国来达成可回复战前状态的和约。数以千计经验老道的英军被投入于英属北美,其中大多加入加拿大的守军[b]以加强防卫能力[16],但有一旅在罗伯特·罗斯少将的带领下,7月时和几艘海军船舰加入了在百慕大地区作战的部队。这些联合部队被投入在牵制大西洋沿岸的突袭,以迫使美军从加拿大撤军。他们被下令不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同时限缩其目标在海岸线上。
加拿大总督乔治·普雷沃爵士于6月2日时寄出一封信,内含一具野心的突袭计划。其旨在报复美军上校约翰·B·坎贝尔于1814年5月间,“针对伊利湖北岸私人财产的恶意破坏”,其中最昭彰的是5月14日至16日的多佛港突袭[17]。 普雷沃斯特争论到:
...由于美军可耻的行为,在伊利湖北岸的私人财产遭受了恶意的破坏;为了让我们能继续和美军交战,可否请您判断“协助针对敌人的报复行为,以防止敌军再次偷袭的暴行”是否为明智的决定[18]。
这封信所述的内容,随后被罗斯及海军中将亚历山大·科克伦爵士[c]纳入他们如何进军的考量。科克伦的下官,乔治·科伯恩海军少将自去年起,已在切萨皮克湾指挥舰队中多艘船舰作战。6月25日他写信给科克伦表示防线正在弱化,同时他觉得数个主要的城市非常脆弱、易受攻击[19]。 于是科克伦建议进攻巴尔的摩、华盛顿和费城。 7月17日科伯恩推荐华盛顿作为目标,因为相较之下这座首都较易进攻,且对战争结果具“极大政治影响力”[20]。
7月18日,科克伦向科伯恩下令“阻止敌人重复类似的暴行..”,并特别要求他“尽可能的摧毁和废弃这些城镇和地区”[21]。科克伦还指示:“你只能饶过那些非武装居民的性命”。
战前部署
[编辑]8月,百慕大的舰队从百慕大皇家海军码头及圣乔治斯驶来,加入美国大西洋沿岸的军事行动。在击败美国海军的炮舰舰队后,一支由英国陆军、皇家陆战队、皇家海军岸上分遣队组成共4,370人的部队,在罗斯的率领下登陆维吉尼亚。在23日击败一支1,200名的美军后,英军于隔天24日发起布拉登斯堡战役,向已经固守的6,400名美军主力[d]进攻。尽管在人数上有着极大的劣势[e]且遭受极大的伤亡,英军仍击溃了美军并扫除了进攻美国首都[f]之路的障碍。英军在当晚回到船上前,还放火烧了华盛顿[22][23]。
英军还派出另一支舰队进入波多马克河切断华盛顿的水路联系,同时威胁著三座繁荣的港口:亚历山大、下游的华盛顿及上游的乔治城。而美军仅仅是看见舰队的出现,就害怕的从沃伯顿堡逃跑,连一枪都未发就让亚历山大拱手让给英军。英军花了数天从城中商人手里抢走了数百吨商品,接着将注意力转向北方的巴尔的摩,他们希望能对该地毫无斗志的美军发起强而有力的打击。巴尔的摩是个繁忙的港口,也被英军认为是那些袭击英国船只的私掠者基地。英军计划发起联合作战,由罗斯从陆上进攻北角,而海军中将亚历山大·科克伦爵士则围攻内港的防御点:麦克亨利堡。
战斗序列
[编辑]美军
[编辑]第十军区
[编辑]- 军区指挥官:美国陆军威廉·温德准将
师 | 旅 | 团及其他单位 |
---|---|---|
第一旅 (驻守哈福郡及塞西尔县)[g]
|
| |
第三旅 (驻守巴尔的摩)
|
| |
第十一旅 (驻守巴尔的摩郡)[h]
|
| |
第一炮兵团
|
| |
第五骑兵团
|
| |
巴尔的摩港区守军
|
麦克亨利堡
|
|
卡温顿堡(Fort Covington) |
| |
巴布科克堡(Fort Babcock) |
| |
望堡(Fort Lookout) |
| |
拉扎雷托炮台(Lazaretto Battery) |
| |
炮驳船(Gun Barges) |
| |
汉普斯特德山丘 | 美国海军
|
|
维吉尼亚民兵 |
| |
宾夕法尼亚民兵 |
|
英军
[编辑]- 北美和西印度群岛舰队:亚历山大·科克伦海军中将
- 波尔特尼·马尔科姆(Poultney Malcolm)海军少将
- 爱德华·科丁顿海军少将 - 舰队队长
海军 | 炮轰分队 | 船舰 |
---|---|---|
海军中将亚历山大·科克伦爵士, RN | 臼炮舰 | |
火箭飞船 | ||
巡防舰 | ||
双桅纵帆船 |
英国陆军 | 旅 | 团 |
---|---|---|
罗伯特·罗斯少将 (9/12战死)
|
第一(轻装)旅
|
|
第二旅 |
| |
第三旅
|
||
直属部队 |
| |
乔治·科伯恩海军少将 | 海军旅 |
|
战斗
[编辑]北角
[编辑]英军派出5,000人登陆后向巴尔的摩进军,在该市附近约8公里处遭遇了当地守军。这些守军在马里兰民兵军官塞谬尔·史密斯的带领下进行了猛烈的抵抗。塞谬尔·史密斯派出由一支3,000人的部队,在约翰·斯特里克将军指挥下前去和英军打了场前哨战。为了能让史密斯少将完善巴尔的摩的防线,斯特里克将军试图阻滞英军的入侵部队。登陆的英军入侵部队由罗斯指挥,他在美军防线的第二次转换中,被一名美军神射手打死,但该神射手之名已消逝在历史之中。然而马里兰第五民兵团步枪连队的丹尼尔·威尔士(Daniel Wells,当年19岁)及亨利·麦考玛斯(Henry McComas,当年18岁)宣称他们打死了罗斯在巴尔的摩创下了传奇。罗斯死后,英军指挥权改由亚瑟·布鲁克接掌。然而,美军已经开始有组织的后撤,退至巴尔的摩的主要防线,在那里他们严正以待英军的进攻。
汉普斯特德山丘
[编辑]坐落在汉普斯特德山丘[k]的罗杰斯堡垒[l]是一个3英里宽的土方,从坎通的外港码头,北至贝莱尔路,美军在此挖掘巴尔的摩东部防线以抵抗反对英军。要塞由美国海军准将约翰·罗杰斯集合和指挥,而史密斯将军则负责整个战线。1814年9月13日黎明,也是北角之役隔日,约四千三百名英军向北推进至北角路,接着沿费城路(今日马里兰7号路)向西前进巴尔的摩,迫使美军撤回巴尔的摩周围的主防线。英军指挥官亚瑟·布鲁克上校在萨里农场[m]的斯特雷特之家(Sterret House)建立他的新指挥部,位于汉普斯特德山丘东北东两英里处。
当英军开始对巴尔的摩的内围防线进行调查时,美军的防线是由100门加农炮及超过一万名正规军驻防,包含由斯特里克将军指挥的影子步兵团,及温德指挥的地方民兵和非正规军。这些守军远比英军预期的还要强,在麦克亨利堡,美军成功阻挡了英国皇家海军,但少数船舰仍能提供炮火的支援。一旦英军拿下外围防线,内围的防线就变得重要起来。由于英军没预期到美军的防守如此顽强,因而在第一波进攻中败退下来;然而布鲁克的部队仍然成功侧翼包抄并越过了美军右翼的防线。在和下阶军官讨论后,布鲁克决定英军应该炮轰堡垒而非冒风险从正面进攻,后于1814年9月14日下令英军撤回船上[26][27][28]。
麦克亨利堡
[编辑]在麦克亨利堡,由乔治·阿米斯特德少将率领的1,000名士兵正严正以代英国海军的炮轰。一艘美国商船在巴尔的摩港附近的入口处沉没,从而加强了美军的防御能力,以阻止英军船只进一步的通过。
9月13日,英军发起进攻,舰队中约19艘船开始用康格里夫火箭弹[n]和迫击炮[o]炮轰堡垒。初步交火后,英军舰队撤到麦克亨利堡的炮火范围刚好打不到的位置,并继续炮轰美军堡垒27小时之久。虽然堡垒承受了1,500至1,800发加农炮弹,但因美军在开打前已经完成防御工事,所以损失非常轻微[29]。
夜幕降临后,科奇兰下令用小船在要塞以西的海岸登陆,以远离要塞集中防御的港口区域。他希望登陆军能够越过麦克亨利堡,并将史密斯的军队从该市东部边界逐出,以避免其干扰英军主力的突击。这使英军有个半小时可进行良好的转移,并让他们能一次又一次地开火。9月14日早晨,一面特大号美国国旗[p]在麦克亨利堡升起,以取代那面因战斗而破烂的国旗。对此,英军右翼的一步枪队对空鸣枪,并在美军返回海岸线前嘲笑了他们一番。
原先历史学家认为,人们升起特大号的星条旗,是为了嘲讽英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当时每天早晨都会使用特大号国旗来进行纪念活动,就连那个9月14日早晨也一样。
布鲁克被指示不要攻击巴尔的摩附近的美国阵地,除非他确定要塞中只有不到2000名士兵。因此,布鲁克不得不撤离他的阵地回到舰队上,并向新奥尔良启航。[30]
后续发展
[编辑]布鲁克上校的部队撤退,以及科克伦海军上将的舰队在新奥尔良战役开打前集结,以发起他下一波(也是最后一波)对美国的袭击 。阿米斯特德随后就被晋升为中校,但由于艰苦的战斗准备,而大大削弱了他的生命力,仅仅在战役三年后他就去世了,享年38岁。
正规军中三个活跃的营[q]延续老第36及第38步兵团的谱系,后两者都在麦克亨利堡被炮轰时驻扎当地。第五马里兰步兵团在北点战役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谱系后由马里兰国民卫队第175步兵团承继。
麦克亨利堡国家历史文物古迹有对本场战役做出纪念。
星条旗之歌
[编辑]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一位美国律师兼业余诗人,为释放英军战犯威廉·比恩斯医生而执行仁慈的任务。基展示他从比恩斯医生那边收到信,信中内容是英国军官赞扬比恩斯给他们的照护。英军同意释放比恩斯,但基和比恩斯被迫留在英军军营里直到对巴尔的摩的进攻结束。基见证了停战船在帕塔普斯科河进行停战的过程。14日早上,基看见了麦克亨利堡上飞扬的美国国旗。受到启发,他开始在带着的一封信背后写下诗文。当基到了巴尔的摩时,他的诗文被命名为“麦克亨利堡的防御(Defense of Fort McHenry)”,并由巴尔的摩美国人印制成册。
凯的诗后来被定为英国歌曲为了在天堂的阿那克里翁的曲调,这首歌是18世纪伦敦业余音乐家的绅士俱乐部—明朗协会的官方歌曲。这首歌最终被称为“星条旗”,并于1931年由美国国会定为国歌。
参见
[编辑]备注
[编辑]- ^ 最初由于纽约与新英格兰地区群众情绪反战,东北部港口得以幸免于此封锁。
- ^ 英军、加拿大民兵以及他们的第一民族盟友将入侵的美军击退回美国,但没有五大湖的制湖权,这些部队无法在美国境内获得补给,从而导致他们在尚普兰湖战役中攻占匹兹堡失败,被迫撤离美国领土
- ^ 他在该年稍早从约翰·博莱斯·沃伦爵士手中,接替了北美及西印度司令部皇家海军总司令一职,总部设在百慕大海军总部
- ^ 包含美国陆军、民兵、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水手
- ^ 标准军事逻辑显示,如要对准备好的防御工事进攻,需要三对一的人数优势
- ^ 詹姆斯·麦迪逊总统和整个政府已逃离华盛顿,撤至北方的布鲁克维尔 (马里兰州)
- ^ 驻守汉普斯特德山丘(Hampstead Hill)
- ^ 驻守汉普斯特德山丘(Hampstead Hill)
- ^ 附属于第三旅,投入于北角之役
- ^ 附属于第九旅,马里兰民兵
- ^ Hampstead Hill,位于今日帕特森公园的一部分
- ^ Rodgers Bastion,也称谢泼德的堡垒
- ^ Surrey Farm,今日称阿米斯特德花园
- ^ 来自火箭船 “黑暗界号”
- ^ 来自数艘臼炮舰:“恐惧号”、“火山号”、“斯塔尔号”、“毁灭号”以及“安泰号”
- ^ 尺寸是30英尺 × 42英尺(9.1米 × 12.8米),这面旗是一年前当地的旗帜制造人玛莉·皮克斯吉尔及她13岁女儿所做的
- ^ 1-4 Inf, 2-4 Inf and 3-4 Inf
注脚
[编辑]- ^ Laura Rich. Maryland History In Prints 1743-1900. : 45.
- ^ Borneman, p. 245.
- ^ Crawford, p273, quoting a memo from Rear Admiral Codrington to Respective Captains dated 11 Sept 1814. The warships present were “Tonnant”号 (80), Albion (74), Madagascar (74), Ramillies (74), Royal Oak (74), Severn (50), Diomede (50), Havannah (42), Weser (44), Brune (38), Melpomene (38), Seahorse (38), Surprise (38), Trave (38), Thames (32), “Rover”号 (18), & “Wolverine”号 (18). Also present were the troopships “Diadem”号, “Dictator”号 & “Regulus”号.
- ^ Borneman, p. 246.
- ^ Liston, Where Are the British Soldiers Killed in the Battle of North Point Burie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James, p. 513.
- ^ James, p. 521.
- ^ James, p. 325.
- ^ James, p. 321
- ^ Jessica McBride. "Attendees Reflect On Horseshoe Bend Commemoration"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July 22, 2015,., Muscogee Nation website.
- ^ "Horseshoe Bend National Military Park, Daviston, Alabam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Park Service,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website.
- ^ Review by Mr William Dudley of How Britain won the War of 1812: The Royal Navy's Blockades of the United States, 1812-18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y Brian Arthur. Published by Woodbridge, Boydell, 2011, ISBN 9781843836650. Website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of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School of Advanced Study.
- ^ "Fleeing from Eastern Shore slavery during War of 1812"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July 22, 2015,.. An article adapted from the book Slave and Free on Virginia’s Eastern Shore, by Kirk Mariner. Delmarva Media Group.
- ^ John McNish Weiss, "The Corps of Colonial Marines: Black freedom fighters of the War of 1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lthea McNish & John Weiss Website.
- ^ John Anderson, "British Corps of Colonial Marines (1808-1810, 1814-181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lackPast.org#sthash.HemAahk1.dpuf.
- ^ "The British View the War of 1812 Quite Differently Than Americans Do"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Smithsonian.
- ^ Cruikshank 2006,第402页.
- ^ Cruikshank, Documentary History, p. 402.
- ^ Morriss 1997,第100页.
- ^ Morriss 1997,第101页.
- ^ Cruikshank 2006,第414页.
- ^ Attack on Baltimore launched from Bermuda in 'War of 1812'. Atlas Communications. 2005 [2022-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6).
- ^ Pitch, Anthony, The Burning of Washington: The British Invasion of 1814. Bluejacket Books, 2000. p. 99.
- ^ The Visitor Center.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8).
- ^ Maryland in the War of 1812. [202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7).
- ^ "Scenes In The War of 18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arper's New Monthly Magazine, Volume 28, March 1864, pp. 433-449.
- ^ The Battle of Baltimor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Kevin Young, Ft. Meade Soundoff, 9/1/05.
- ^ 1812 Overtures, Brennen Jense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altimore City Paper, September 22, 1999.
- ^ The Battle of Baltimore. The Patriots of Fort McHenry, Incorporate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08).
- ^ Borneman, p. 247
参考与延伸阅读
[编辑]- Borneman, Walter R. 1812: The War That Forged a Nati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4. ISBN 978-0-06-053112-6.
- Crawford, Michael J. (ed.) (2002). The Naval War of 1812: A Documentary History, Vol. 3.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ISBN 9780160512247
- George, Christopher T., Terror on the Chesapeake: The War of 1812 on the Bay, Shippensburg, Pa.: White Mane, 2001, ISBN 1-57249-276-7
- Leepson, Marc. What So Proudly We Hailed: Francis Scott Key, A Lif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ISBN 978-1137278289
- Leepson, Marc. "Flag: An American Biography", New York: Thomas Dunne Books, 2005. ISBN 978-0312323080
- James, William. A Full and Correct Account of the Military Occurrences of the Late War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ume II. London: Published for the Author. 1818. ISBN 0-665-35743-5.
- Liston, Kathy Lee Erlandson. Where Are the British Soldiers Killed in the Battle of North Point Buried?. Fort Howard, MD: Myedgemere.com, LLC. 2006 [2010-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1-26).
- Lord, Walter. The Dawn's Early Light. New York: W. W. Norton. 1972. ISBN 0-393-05452-7.
- Marine, William M. (1913). The British invasion of Maryland, 1812-1815. Baltimore: Society of the War of 1812 in Maryland
- Pitch, Anthony S. The Burning of Washington,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0. ISBN 1-55750-425-3
- Whitehorne, Joseph A., The Battle for Baltimore 1814, Baltimore: Nautical & Aviation Publishing, 1997, ISBN 1-87785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