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历史
巴伐利亚是德国东南部的一个州,巴伐利亚的历史从其最早的定居点和6世纪作为部落公国的形成开始,到被纳入神圣罗马帝国,再到独立王国的地位,最后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大邦。巴伐利亚最初由波伊人等凯尔特部落定居,到公元前1世纪,它最终被征服并并入罗马帝国,成为了所属的雷蒂亚和诺里库姆省。
早期历史
[编辑]罗马时期
[编辑]巴伐利亚有许多旧石器时代的发现。书面资料中提到的最早已知的居民是凯尔特人,他们参与了广泛传播的拉特内文化,罗马人在公元纪元开始前征服了他们,在他们中间建立了殖民地,包括他们在雷蒂亚省和诺里库姆省的土地。 该地区的罗马行政中心是卡斯特拉里贾纳(今雷根斯堡)。
民族迁徙
[编辑]公元5世纪,多瑙河以南的诺里库姆和雷蒂亚的罗马人受到多瑙河以北人民越来越大的压力。 该地区已成为来自更北地区的苏维安人的居住地,罗马人认为该地区是日耳曼尼亚的一部分。 “巴伐利亚”(拉丁文Baiovarii)这个名字的字源起源于帝国以外的多瑙河以北,来自较早居住在那里的凯尔特人博伊(Boii)。 在马罗博杜斯时代,他们的名字已经用来指称该地区的一部分,马罗博杜斯建立了日耳曼马克曼尼王国,首都就在这片森林地区。 Boi根据当时典型的日耳曼语语言变化变成了白族,并添加了类似于英语“home”或现代德语“heim”的日耳曼语单字。 因此,斯特拉博报告了 Boihaemum(希腊语 Βουίαιμον)。塔西佗同样报道称,Boihaemum 是 Boii 人曾经居住过的地区的名称。这些形式导致了现代波希米亚,它位于现代巴伐利亚以东,完全位于多瑙河以北,位于现代捷克共和国。 在后来的某个阶段,结尾的“varii”被用来给居住在这个地理区域的、当时居住在多瑙河两岸的特定人起一个新的名字(类似的日耳曼民族名称是根据其他地区创建的:Angrivarii )以及德国北部的 Ampsivarii、盎格鲁-撒克逊 Cantware、Ripuarian Franks 等)。 克劳迪斯·托勒密将居住在易北河上游的“Baenochaemae”和居住在多瑙河附近的“大民族”命名为“Baimoi”。
在现存的记录中,巴伐利亚这个名字在历史上首次被提及是在大约公元 1700 年编制的法兰克民族名单中。 公元520年。 第一份描述哥德人位置(斯瓦比亚东部)的文献是历史学家乔丹内斯 (Jordanes) 于公元 551 年撰写的《哥德人历史》。 维南提乌斯·福尔图纳图斯在描述他从拉文纳(Ravenna) 到图尔(565-571 年)的旅行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在旅途中穿越了巴伐利亚人的土地,并提到了在该地区旅行的危险:“如果道路畅通无阻,如果巴伐利亚人不阻止你[...],那么就会穿越阿尔卑斯山。
公元5 世纪和6 世纪的考古证据表明,社会和文化受到了多个地区和民族的影响,例如阿拉曼尼人、伦巴第人、图林根人、哥德人、波希米亚斯拉夫人和当地的罗马化人群。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编辑]由于狮子亨利在公元1180年被囚禁,皇帝腓特烈一世将公国授予奥托,奥托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巴伐利亚分支的成员,也是谢恩伯爵的后裔。维特尔斯巴赫王朝一直统治著巴伐利亚,直到公元1918年。普法尔茨选侯国也在公元1214年被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收购。
1180年9月,当维特尔斯巴赫的奥托在阿尔滕堡获得巴伐利亚时,公国的边界包括伯默瓦尔德、因特、阿尔卑斯山和莱赫河。公爵只对他在维特尔斯巴赫、克尔海姆和施特劳宾周围的广阔私人领地行使实际权力。
奥托在巴伐利亚只享受了三年的统治。他的儿子路易一世于公元1183年继位,在腓特烈二世在位初期一直在德国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直到1231年9月路易在克尔海姆被暗杀。他的儿子奥托二世,被称为光辉的,仍然忠诚尽管教会将巴伐利亚置于禁令之下,并将他本人置于教皇禁令之下,但对霍亨斯陶芬皇帝而言。和他的父亲一样,奥托二世通过购买扩大了他的土地面积,并大大加强了他对公国的控制。他于1253年11月去世。
分裂
[编辑]公爵们为增强权力和统一公国所做的努力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但他们很快就因家族不同成员之间的分裂而受到损害,这使得巴伐利亚250年来的历史只不过是一部重复的领土分裂编年史,随之而来的是战争和虚弱。
第一次分割发生在1255 年。奥托二世公爵的儿子路易二世和亨利十三世在他们父亲去世后的两年内共同统治巴伐利亚,分割了他们的遗产:路易二世随后获得了公国的西部地区。被称为上巴伐利亚以及普法尔茨选侯国,而亨利则获得了东部或下巴伐利亚。
公国再统一
[编辑]尽管有1506年的法令,威廉四世还是被迫在1516年将政府的一部分授予他的兄弟路易十世,这一安排一直持续到1545年路易去世。
威廉遵循传统的维特尔斯巴赫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直到1534年他在林茨与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签订了条约。这种联系在1546年得到加强,当时皇帝查理五世在施马尔卡尔登联盟的战争中得到了公爵的帮助,向他承诺在某些情况下继承波希米亚王位,以及普法尔茨伯爵所享有的选举尊严。威廉在关键时期也做了很多工作,以确保巴伐利亚接受天主教。当公爵从教皇那里获得对主教辖区和修道院的广泛权利时,改革后的教义在公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后他采取措施镇压改革者,其中许多人被流放;1541年,他邀请耶稣会士进入公国,并在德国设立了因戈尔施塔特耶稣会学院。威廉于1550年3月去世,他的儿子阿尔贝五世继位,他娶了哈布斯堡的斐迪南一世的女儿,之后是皇帝斐迪南一世。在他统治初期,阿尔伯特对改革派做出了一些让步,他们仍然在巴伐利亚;但大约在1563年左右,他改变了态度,赞成特伦特会议的法令,并推进了反宗教改革的工作。随着教育逐渐传到耶稣会士手中,新教的进步实际上在巴伐利亚受到了阻碍。
巴伐利亚选侯国
[编辑]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赢得的国际地位增加了公爵的领地,在巴伐利亚本身,它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的影响是最可疑的。马克西米利安的儿子费迪南德·马丽亚(1651-1679)在他成功时还未成年,他试图修复三十年战争造成的创伤,鼓励农业和工业,并建造或修复了许多教堂和修道院。此外,在1669年,他再次召开了自1612年以来一直暂停的会议。
巴伐利亚王国
[编辑]王国建立
[编辑]第一次巴黎和约(1814年)签订后,巴伐利亚立即将蒂罗尔北部和福拉尔贝格割让给奥地利。在维也纳会议期间,决定她将萨尔茨堡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因维尔特尔和豪斯鲁克添加到这些地区。除了维尔茨堡和阿沙芬堡之外,她还获得了莱茵河左岸的普法尔茨地区以及黑森-达姆施塔特和富尔达前修道院的某些地区作为补偿。但随着法国的崩溃,旧时对奥地利的恐惧和嫉妒得到了全面恢复,巴伐利亚只同意了这些割让(慕尼黑条约,1816年4月16日),承诺如果列强无视她的主张巴登王位继承了霍赫贝格伯爵的继承权,她还应该获得莱茵河右岸的普法尔茨。问题就这样悬而未决,两个势力之间的紧张局势依然很高,只有大联盟的权威才能避免战争。在艾克斯会议(1818年)上,巴登继承问题以有利于霍赫贝格线的方式解决,没有慕尼黑条约中规定的补偿;根据1819年7月20日代表四个大国签署的法兰克福条约,尽管前者提出了抗议,但巴伐利亚和奥地利之间的领土问题在维也纳作出的一般意义上的安排中得到了解决。增加了一小块领土,将巴伐利亚与普法尔茨连接起来,巴伐利亚军队将驻扎在美因茨的联邦要塞。
加入帝国
[编辑]普鲁士人在普法战争中的迅速胜利和俾斯麦的明智温和为巴伐利亚与普鲁士的关系和德国问题的彻底革命铺平了道路。布拉格条约第6条所设想的南德意志邦联从未成立;而且,尽管普鲁士为了不引起法国的恐慌,反对南方各州加入北德意志邦联的建议,但巴伐利亚(与其他南方各州一样)与北方的联系却因进攻而加强,由于拿破仑要求在普法尔茨进行“补偿”,因此与普鲁士结成防御联盟。该协议于1866年8月22日在柏林签署,与两国正式签署和平条约的同一天。巴伐利亚的分离主义野心就这样被正式放弃了。她不再“需要法国”;在普法战争期间,巴伐利亚军队在普鲁士王储的指挥下向德国的共同敌人进发。正是在路德维希二世的提议下,王冠被献给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
近代
[编辑]魏玛共和国
[编辑]在1918年11月的剧变中,共和机构取代了巴伐利亚的皇室机构。临时国民议会部长兼总统库尔特·艾斯纳于1918年11月8日宣布巴伐利亚为自由州。艾斯纳于1919年2月21日被暗杀,最终导致共产主义起义和短暂的巴伐利亚社会主义共和国(Bayerische Räterepublik)或称慕尼黑共和国(Münchner Räterepublik)于1919年4月6日宣布成立。在德国中央军队,尤其是自由军团的暴力镇压之后,巴伐利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19年5月3日垮台。班贝格宪法(Bamberger Verfassung)在1919年8月14日颁布,在魏玛共和国内建立起了巴伐利亚自由州。
纳粹德国
[编辑]随着1933年纳粹上台,巴伐利亚议会在没有举行新选举的情况下解散。取而代之的是,这些席位是根据1933年3月全国大选的结果分配的,由于KPD赢得的席位被宣布无效,因此纳粹及其联盟伙伴DNVP获得了两个席位的微弱优势。有了这种控制权,纳粹党被宣布为唯一的合法政党,德国和巴伐利亚的所有其他政党都解散了。1934年,巴伐利亚议会与所有其他州议会一样也解散了。不久之后,巴伐利亚本身在行政区的重组期间被解散。大区不是州,而是设立为行政分区。巴伐利亚被分为七个大区:士瓦本大区、慕尼黑-上巴伐利亚大区、奥斯特马克大区、弗兰肯大区、美因-弗兰肯大区、威斯特马克大区和拜罗伊特大区。
文献
[编辑]- Bischel, Matthias. An English-Language Bibliography on Bavarian History: Academic Publications of the Last Fifty Years. Bavarian Studies in History and Culture. 2019 [202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 Reindel, K. (1981). Die Bajuwaren. Quellen, Hypothesen, Tatsachen. Deutsches Archiv für Erforschung des Mittelalters 37:451-473.
- Schutz, H. (2000). The Germanic Realms in Pre-Carolingian Central Europe, 400-750 New York: Peter Lang.
- Strayer, J.(Ed.) (1983)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ges;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 Wolfram, H., and W. Pohl (Eds) (1990). Typen der Ethnogenese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r Bayern. Vol. 1. Wien: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