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已弃用和非标准的国际音标符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音标有许多已弃用和非标准的符号。在国际音标的历史中,有一些代表某个音位的字符被修改或完全替换。一个例子是用⟨ɷ⟩来表达现行标准的[ʊ]。许多表示次要发音的符号已经停用,原因在于这些发音可以用表音符号表达:其中一个例子是用ʮ来代表z̩ʷ。此外,不常用的清内爆音系列ƥ ƭ ƈ ƙ ʠ也弃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为国际音标中没有特定字符的音位添加新字符的例子。研究近代汉语音系的学者会用⟨ɿ⟩来表达“字”的韵母,在国际音标里可以描述为[ɨ][ɹ̩][z̩][ɯ]。(参见现代标准汉语音系条目的元音音节辅音部分。 )

还有一些来自当地传统的未支持符号,用于通常使用标准国际音标的出版物中。其中诸如ƛ的擦音和许多美式音标英语Americanist phonetic notation尤为常见。

虽然国际音标本身没有一套大写字母(形似于大写字母的其实是小型大写字母),但是许多语言将一些国际音标符号作采用为正写法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会给这些字母发明大写变体。这种情况在非洲特别常见,例如多哥北部的卡比耶语的Ɔ Ɛ Ŋ Ɣ。其他有Unicode支持的伪国际音标大写字母有Ɓ/Ƃ Ƈ Ɗ/Ƌ Ə/Ǝ Ɠ Ħ Ɯ Ɲ Ɵ Ʃ(ʃ的大写) Ʈ Ʊ Ʋ Ʒ。(参见国际音标大小写变体。

大写字母也会用作语音组合法描述中的通配符号:C=辅音,V=元音等等。

下列不包含国际音标的常用扩展符号,例如使用两个相同的符号以加强它的语音特征([aːː]是特长的[a][ˈˈa]的重音更强, [kʰʰ]是有强送气的[k],而[a˞˞]是有强卷舌的[a][1]),也不包括代表较轻微特征的上标( [ᵑɡ]是稍微前鼻音化的[ɡ][ᵗs]是稍微塞擦音化的[s],而[ᵊ]是插音[ə])。星号,例如韩语中强塞音的[k*]等,在国际音标中通常表示它没有音位或特征符号。

有关在1932年弃用的符号和特征,请参见国际音标历史

在国际音标里的已弃用和/或非标准的符号
符号或例子 名称 意思 标准国际音标 备注
? 问号 声门塞音 ʔ 打字机替代符
7 数字七
ƍ 180度旋转的小写delta 浊“唇化”齿龈或齿擦音 ðʷ, zʷ, z͎ 用作绍纳语和有关语言中的浊口哨咝音英语Whistled sibilantɀ[2]
σ 小写sigma 清“唇化”齿龈或齿擦音 θʷ, sʷ, s͎ 用作绍纳语和有关语言中的浊口哨咝音英语Whistled sibilantɀ[2]
ƺ 有尾巴的ezh 唇化浊齿龈后擦音 ʒʷ, ʑᶣ 契维语里用作前元音前的"w"。[2]也可以用作稍微圆唇的英语/ʒ/
ƪ 有上方圆圈的上下颠倒的esh 唇化清齿龈后擦音 ʃʷ, ɕᶣ 契维语里用作前元音前的"hw"。[2]也可以用作稍微圆唇的英语/ʃ/
ƻ 有横杠的数字二 浊齿龈塞擦音 d͡z 于1976年撤回
ƾ 180度旋转的会厌塞音(实际上是竖向的ts合字) 清齿龈塞擦音 t͡s 于1976年撤回
ƞ 右腿长的n(拉丁eta,跟希腊小写字母eta(η)非常相似) 音拍(“音节”)鼻音 m, n, ŋ 日语里用作音拍鼻音/N/[2]于1976年撤回
ᶀ ᶁ ᶂ ᶃ ᶄ ᶅ ᶆ ᶇ
ᶈ ᶉ ᶊ ᶋ ƫ ᶌ ᶍ ᶎ ʒ̡
有左钩的字母 腭化 bʲ dʲ fʲ ɡ̟ k̟ lʲ mʲ nʲ
pʲ rʲ sʲ ʃʲ tʲ vʲ x̟ zʲ
在诸如俄语的斯拉夫语族语言里常用于标音。于1989年被取代
有两个圆圈的g 浊软腭擦音 ɣ 从1895年到1900年使用。1895年之前使用[q]来代表这个辅音,1900年后则是[ǥ]
浊软腭塞音 ɡ 标准Unicode基本拉丁/ASCII小写 g (U+0067) 的字形可能会有两个圆圈。国际音标更常用的单圆圈g (U+0261)在Unicode的国际音标扩展区段里。之前有一些提议,建议将双圆圈的g用作[ɡ],将单圆圈的g用作[ᶃ] (ɡ̟),但是这个区别从未普遍起来。
有粗线的单圆圈的g 浊软腭擦音 ɣ 于1900年代替双圆圈的g,1928年至1930年期间被gamma [ɣ] 取代。在一些字体里,字符g可能不只有一个圆圈。
etc. 下标w 唇化 etc. 如果是[ɡ][ŋ]等有降部的字符,附加符号可能会出现在上面。 于1989年被取代
ʓ 有圆圈尾巴的ezh 浊龈腭(腭音化)擦音 ʒʲ 不规则,不使用有尾巴的⟨ʒ⟩。于1989年撤回
ʆ 有圆圈尾巴的esh 清龈腭(腭音化)擦音 ʃʲ 不规则,不使用有尾巴的⟨ʃ⟩。曾用作俄语的щ(现为⟨ɕ⟩)。于1989年撤回
ȵ, ȡ, ȶ 有圆圈尾巴的n、d和t 龈腭音 n̠ʲ, d̠ʲ t̠ʲ 部分汉学家使用。
ř 有抑扬符的r 浊抬齿龈颤音 用作捷克语和有关语言的ř。1909年使用⟨ř⟩,于1949年被⟨ɼ⟩代替。于1989年撤回
ɼ 长腿r
λ lambda 浊齿龈边塞擦音 d͡ɮ 美国语言学家英语Americanist phonetic notation使用
ƛ 有横杠的lambda 清齿龈边塞擦音 t͡ɬ 美国语言学家使用
ł 有粗线的的小写L 清齿龈边擦音 ɬ 美国语言学家使用
š č ž 有抑扬符的s c z 齿龈后音 ʃ t͡ʃ ʒ; ʂ tʂ ʐ 美国语言学家、乌拉语系学者、闪米特语系学者和斯拉夫语族学者使用
ǰ, ǧ, ǯ 有抑扬符的j、g、ezh 浊腭龈塞擦音 d͡ʒ 美国语言学家、斯拉夫语族学者等人使用
有点的x 清小舌擦音 χ 美国语言学家使用
小型gamma 半闭后不圆唇元音 ɤ 在1989年拒绝; Unicode的LATIN SMALL LETTER RAMS HORN (U+0264)可以代表这两个字形
ρ 希腊rho 双唇颤音 ʙ 正式采用一个字符前普遍使用
ᵻ / ᵿ 有横杠的小型大写I/upsilon 次闭央不圆唇/圆唇元音 ɨ̞ / ʉ̞, ɪ̈ / ʊ̈ 牛津英语词典和其他词典使用
ʚ 闭合epsilon 半开前圆唇元音 œ 重复符号(从1904年到1920年代)
半开央圆唇元音 ɞ 于1996被取代
ɷ 闭合omega 次闭后圆唇元音 ʊ 使用已久的重复符号。于1989年拒绝
ω omega 闭后不圆唇元音 ʊ̜ or ɯ̽ Bloch和Trager (1942)英语Americanist phonetic notation#Bloch & Trager将它用作[ɒ̝]
ɩ 小写iota 次闭前不圆唇元音 ɪ 使用已久的重复符号。于1989年拒绝
ı 没有点的小写i 次闭前不圆唇元音 ɪ 错误或打字替代符,或被美国语言学家使用。
ȹ ȸ 清唇齿塞音浊唇齿塞音 p̪ b̪ 非洲学者使用。
Ø 有划线的0有划线的大写O 零声母 通常用在音系学来代表“无音值”。但是,在汉语语言学里,部分学者将它视为一个“弱” 声门塞音,或是跟以元音开始的音节的“第一辅音”的音值相似的东西(如“天安门”(Tiān'ānmén)的"ān"),而这个看法可以跟谚文的ㅇ(ieung)有关联。有可能会跟半闭前圆唇元音 [ø]混淆。
ƥ ƭ ƈ ƙ ʠ 有上方钩的P、T、C、K、Q 内爆音 ɓ̥ ɗ̥ ʄ̊ ɠ̊ ʛ̊ 于1993年撤回]]。
ʇ 上下颠倒的T 齿搭嘴音 ǀ 于1989年被取代
ʗ 伸长C 齿龈搭嘴音 ǃ 于1989年被取代
ʖ 上下颠倒的声门塞音 齿龈边搭嘴音 ǁ 于1989年被取代
ʞ 180度旋转的K 硬腭搭嘴音 提议字符,于1970年撤回。调音被判为不可能,但后来被重新分析后发现它是一个副语言特征。多年间用作extIPA的清硬腭舌背塞音(voiceless velodorsal stop)。[2]
ȣ ou 半闭后不圆唇元音浊软腭擦音 ɤɣ 两个情况下都是错误
ʀ或R 小型大写R或大写R 长元音或延长音拍N ː 日本学家使用。这个符号代表音位上的长元音(例如//)或/aR/),很少情况下代表延长音拍N。在日语假名下有许多不同的写法:长音符)以及其他。
я 左右翻转的小型大写R或西里尔ya 咽颤音 ʀ̠ʢ 不常用。
ɿ 左右反转的鱼钩R或上下颠倒的iota 音节齿齿龈近音 ɹ̩[3][4] 汉学家和研究宫古语音系的日本学家使用。
ʅ 低左右翻转的esh(实际上是有卷舌尾巴的ɿ 音节卷舌近音 ɻ̍ 汉学家使用。见汉语元音
ʮ 有鱼钩的180旋转的h 唇音化音节齿齿龈近音 ɹ̩ʷ 汉学家使用。
ʯ 有鱼钩和尾巴的180旋转的h 唇音化音节卷舌近音 ɻ̍ʷ 汉学家使用。
小型大写A 元音 ä, a̠, ɑ̈, ɑ̟, ɐ̞ 汉学家使用。
小型大写E 中前不圆唇元音 e̞, ɛ̝ Bloch & Trager (1942)。汉学家和部分朝鲜半岛学家使用。
小型大写180度旋转的E 半闭次后不圆唇元音 ɤ̘ 部分研究庆尚方言朝鲜半岛学家使用。庆尚方言中,/ʌ/ (RR eo谚文 ㅓ)和/ɯ/ (RR eu,谚文 ㅡ)之间没有音位差别。[来源请求]
ω omega 中后圆唇元音 o̞, ɔ̝ Bloch & Trager (1942)
小型大写U 次闭次后圆唇元音 ʊ, ʊ̹ 美国语言学符号
G R Œ 大写字母 ɢ ʀ ɶ 形似小型大写字母的符号的大写字母
q 小型大写Q 会厌塞音 ʡ 台湾南岛语的会厌塞音的提议字符。
促音 日本学家使用。这是促音的音位符号,在日语假名下写作平假名“っ”和片假名“ッ”。
Q 大写Q
ꞎ 𝼆 𝼄 有带 清边擦音(卷舌、硬腭和软腭) ɭ̥˔ ʎ̥˔ ʟ̥˔ 目前位于extIPA
𝼈 卷舌边闪音 ɭ̆
ɑ̣ 下方点 (“卷舌”或日化元音 ɑ˞
ȡ ȶ ȵ ȴ等,

d̂ t̂ n̂ l̂
圆圈或扬抑符 龈腭音 d̠ʲ t̠ʲ n̠ʲ l̠ʲ 汉学家使用
k' 无声除阻 撤回
K P T 大写字母(不是小型大写字母 强辅音 k͈ p͈ t͈ 部分朝鲜半岛学家使用
ɔ̗ / ɔ̖ 低音上升/下降声调轮廓 在区别多个上升或下降声调的语言里。
k‘ t‘, kʻ tʻ 左引号或左右翻转的逗号 “弱”(有时“正常”)送气 k t(有时kʰ tʰ 第一个符号可以是左单引号 (U+2018) 或是修饰符号撇号 (U+02BC),第二个符号可以是左单高逆转-9引号 (U+201B) 或是修饰符号逆转逗号 (U+02BD)
ʦ ʣ ʧ ʤ 合字 塞擦音 ts dz tʃ dʒ等,t͡s d͡z t͡ʃ d͡ʒ 原先是可接受的变体字[5]
p′ 角分符号 腭音化 爱尔兰语音系下为传统
* 星号 句法辅音延长 部分意大利语词典中使用
˹ 开角 除阻 国际音标号码490
cȼ t͡s 美国语言学家的记法
ʒ d͡z 美国语言学符号
y j 美国语言学符号
ä ɛæ 乌拉语系语言学符号
ö ø 美国语言学和乌拉语系语言学符号
ü y 美国语言学和乌拉语系语言学符号
k’ 部分朝鲜半岛学家用这个来代表强辅音,相当于上面的⟨k*⟩等。
◌⸋ 正方形 未除阻 ◌̚ 如果国际音标的◌̚有可能跟日语高低音调系统中表示音调改变的角形混淆,则可以使用这个
ˉ◌, ˗◌, ˍ◌ 高、中、低声调或语调 被取代 可以是任何字符
˭◌, ₌◌ 非常高和非常低声调或语调 被取代
ˋ◌, ˴◌, ˎ◌ 降调或高降调、中降调和低降调声调或语调 被取代
ˊ◌, ˏ◌ (高)升调和低升调声调或语调 被取代
ˇ◌, ˬ◌ (高)降升调和低降升调声调或语调 被取代
ˆ◌ 升降调声调或语调 被取代
˙◌, ·◌, .◌ 有高、中、低音高的无声调音节 被取代
◌́, ◌̂, ◌̀, ◌̆ 尖音符扬抑符重音符短音符 主重音、弱主重音、次重音和无重音 ˈ◌、(无国际音标符号)、ˌ◌、◌ 部分英语语音学家和音系学家会使用尖音符和重音符做主重音和次重音符号。一些语言学家会将扬抑符用作合成词的弱主重音,将短音符用作无重音。这些符号也会用在英语拼写上,例如"élĕvàtŏr ôpěràtŏr"。
◌̩, ◌̍ 下方或上方纵线 音拍 音节声音]],但是日本学家会将它们用作音拍N的语音变体(鼻音元音除外)([n̩, ɴ̩, ŋ̍(或 ŋ̩), m̩])。
附加符号( ̄, ́, ̌, ̀) 汉语变体的声调 声调或声调字母的标准国际音标附加符号 汉学家使用诸如汉语拼音的罗马化系统的声调符号,绕过标准国际音标规范。

下表列出宽式表音下国际音标符号的意思扩大的例子。

c t͡ʃt͡ɕ或有时 t͡s
ɟ d͡ʒd͡ʑ.
r 常用作任何r音(包括日化元音),尤其是在音位标音中。
a 在印刷时,当aɑ之间不需要有差别时,往往用作ɑ的替代符。
ɑ 在印刷时,当aɑ之间不需要有差别时,往往用作a的替代符。
ʃ ʒ t͡ʃ d͡ʒ 分别为ɕʑt͡ɕd͡ʑ,尤其是在部分日本学家朝鲜半岛学家中。
ɲ 汉学家、日本学家和朝鲜半岛学家都将这个符号用作龈腭鼻音的字符([ɲ̟] or [n̠ʲ])。汉学家也会用[ȵ],一个非官方国际音标符号。
l 在韩语音系中,这个符号使用一个音位符号,范围覆盖舌冠边近音和r音的语音变体。这个音位在韩语正写法下以谚文辅音“” 表达。
ʎ 朝鲜半岛学家和有时候的汉学家将这个符号用作龈腭边近音符号 ([ʎ̟] or [l̠ʲ]))。汉学家也会用[ȴ],一个非官方国际音标符号。

参看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Ladefoged, Peter; Maddieson, Ian.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313–314. 
  2. ^ 2.0 2.1 2.2 2.3 2.4 2.5 extIPA Symbols for Disordered Speech (Revised to 2015) (PDF). [15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3). 
  3. ^ Lee, Wai-Sum; Zee, Eric. Standard Chinese (Beijing).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June 2003, 33 (1): 109–112. doi:10.1017/S0025100303001208. 
  4. ^ Lee-Kim, Sang-Im. Revisiting Mandarin 'apical vowels': An articulatory and acoustic study.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December 2014, 44 (3): 261–282. doi:10.1017/S0025100314000267. 
  5. ^ Pullum, Geoffrey K.; William A. Ladusaw. Phonetic Symbol Guide 2n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80. ISBN 0-226-68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