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峰仔峙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峰仔峙社台湾北部曾经存在的台湾原住民凯达格兰族村社[注 1],为当时台北盆地东北边缘乘独木舟沿基隆河上溯船运要道,在今新北市汐止区。有文献记载始于台湾荷西时期,荷西文献所记载之“Kippanas; Kipanas; Kipangas; Kypanas; Ratsecan”,清治时以台语音记为“峰仔峙”(台湾话Pang-á-sï,通常惯例Ki音节略去不译,又有记为峰紫峙房仔屿峰仔屿枫仔屿房仔是蜂子崎[1]:23-31房子是社[2]等台语同音词),此地即后世所称“水返脚(tsuí-tńg-kha)”,即海水沿淡水河往内陆涨潮的终止之地,《诸罗县志》记载“淡水至鸡笼有东西两路……东由干豆门蟒甲(独木舟),乘潮循内北投大浪泵至峰仔峙,港大水深过峰仔峙不复有潮,溯滩河可四十里;而登岸逾岭十里许,即鸡笼内海”。

“Kipanas”的原意难以确定,亦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印尼)文“Panas”,有“热、高温与凶恶、危险”之意。1632年西班牙文献记载由淡水沿基隆河(Quimazón)经此地是通往基隆的交通要地[3]:290。1641–164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当局两次进兵北台湾,击败西班牙人而占领此地。1642年10月3日,公司派兵携带各项礼物,从鸡笼越山往淡水地区,途经峰仔峙(Kipangas)、里族社Kiliessouw)以及麻里锡口Malessekou)等村落交易民生食品,并带回二十三只鸡、两只猪、一些橘子(Limoenen)、香蕉(Piessangh)、甘蔗与蕃薯(Petattes)。荷兰人记载这三社粮食丰富,生产白米与红米,吃生盐渍鱼,猎捕、摄食其他动物,却不杀鸡不敢吃鸡。12月,裴德中尉(Thomas Pedel)反方向由淡水城砦沿基隆河上溯拜访各村落,于8日驾艋舺舟从红毛城出发,傍晚5点抵达里族社,翌日中午再出发,傍晚抵达“紧邻里族河(即基隆河),在山中”的“Ratsecan”社。11日晨9点,由此社折返,中午返抵锡口社(Malotserouaen),此后再往下到里族等社拜访。翁佳音认为裴德中尉此行日记所记的“Ratsecan”就是“Kipangas”(峰仔峙社)的另一个名称。陪同荷兰人前来的里族社头目在“Ratsecan”社中,与此社人一同表明愿意与公司和解,但要求不要像先前西班牙统治时那样,凌辱他们的妇孺,烧毁他们的房舍、田园与艋舺舟。

荷兰文献的村社户口表,峰仔峙社算是中型的村社,1647年120人(28户),1648年100人(28户),1650年105人(27户),1654年104人(24户),1655年100人(33户)。

日治时1896年8月9日伊能嘉矩前往峰仔峙社调查,族人报导峰仔峙、里族、搭搭攸、锡口等社是同族,原由“山西”[注 2]乘舟渡海来台湾,最初定居于剑潭东侧约一百多米的鸭母寮,西荷统治时(原文记为清顺治年间)归附从事农耕,乾隆年间清政府在村社设置土牛,族人被驱赶到土牛外现在的位置,尚留有1770年代纳屯租的禀记,[5]:92-95也就是今基隆河北岸,对岸就是汐止区中心。 伊能推断峰仔峙社原居汐止区中心基隆河南岸的低地,清治时汉人入垦,在南岸建立“水返脚街”后,族人被迫迁到对岸的“乡长厝”山中,而将“乡长厝”地名,解释成“往昔有乡长住屋之地,故名”。然而西班牙、荷兰文献记载初见峰仔峙社就已农产丰富,1654年《大台北古地图》被绘在基隆河的北边,翁佳音认为在荷兰时代此社就已在基隆河北岸的山中“乡长厝”一带,北有“叭𪡏坑”、西有番仔寮、社后等地名,构成一个原住民活动的区域,故汉人来汐止地方开发时,只好就南岸发展,而“乡长厝(坑)”的旧地名,在清末、日治初期即存在,这个“乡”可能有另外的意义,当时此地并无“乡”的行政层级,不能光就文字表面解释。[1]:23-31

清乾隆初叶,有广东人从淡水港溯河,转基隆河抵达今日汐止境内,与凯达格兰平埔族垦殖,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记载,1758年前后,汉人已在此形成街肆,延用平埔族的旧名,称为“峰仔峙庄”。1765年发展成为“峰仔峙街”,迄今,汐止人仍习惯以“街仔”来称呼。至1860年台湾开港,许多外国人来台设立洋行进行贸易,山坡地普种茶叶,商人溯淡水河而上,沿河收购茶叶。

注释

[编辑]
  1. ^ 亦有说法称为马赛族,然文献记载中此社粮食丰富,盛产白米与红米,与荷兰文献记载马赛族不事农耕的特征不符。
  2. ^ 学者认为所谓“山西”是台湾东、北部原始族群起源传说“Sanasai”在族人被汉化后所转化。[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翁佳音. 第二章·基隆河流域·3. Kippa(nas). 大台北古地圖考釋. 台北县立文化中心. 1998-06: 23–31 [原荷文报告1654年]. ISBN 957-02-2084-8 –通过扫描版国家图书馆·台湾记忆·台湾乡土文献影像;数位版抄本中研院台湾研究网络化. 
  2. ^ 台灣軍備圖 (地图). 艾浑、罗刹、台湾、蒙古军备图. 1697-1722 [2023-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30) –通过美国国会图书馆 gm71005078. 房子是社 
  3. ^ 艾斯奇维. 由李慧珍·吴孟真·周佑芷·许壬馨·李毓中翻译.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台湾文献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3-12, 54 (4): 284–305. 
  4. ^ 詹素娟. 刘益昌; 潘英海 , 编. 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平埔族群的区域研究论文集. 南投: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9–59. 19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3) –通过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数位典藏 原刊于平埔文化资讯网. 
  5. ^ 伊能嘉矩. 第十一回台灣通信·淡北方面平埔蕃的實地調查㈡.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 台湾调查时代2典藏纪念版. 由杨南郡翻译 三版. 台北市: 远流. 2021-09-01: 92–103 [1896-08-09采访, 原载1896-11-28《东京人类学会杂志》128号; 1996-09-25初版]. ISBN 978-957-32-9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