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乙
武乙 | |
---|---|
![]() | |
安葬 | 不详 |
子嗣 | 子: 文丁 |
政权 | 商朝 |
父亲 | 庚丁 |
武乙(?—约前1113年),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庚丁之子,具体在位年代不详,约在公元前12世纪后期。夏商周断代工程定为前1147年-前1113年。[1]
生平
[编辑]商王庚丁驾崩后,武乙即位。商仍居殷都。
武乙藐视神权。他曾经制作一个人偶,称之为“天神”,并与人偶博弈,命人替天神出子。结果“天神不胜”,武乙便用刑罚对人偶加以侮辱。武乙又命左右用皮革制作一个囊袋,里面盛满血,悬吊于空中,拉满弓,仰天射它,说这是“射天”。
《后汉书》关于东夷的记载中提及武乙与东部民族的状况:“武乙衰敝,东夷寖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2]
武乙在位期间,西方的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从邠地迁居岐山,周族逐渐强大。武乙将岐邑赐予周公。[3]武乙三十四年,周公季历前来朝见,武乙赐给季历土地及玉、马等物品。[4]次年,季历讨伐鬼方[5],俘虏二十狄王。[6][7]
一天,武乙到黄河和渭水之间游猎,天空中突然电闪雷鸣,武乙遭雷击而死。子文丁即位。[8]
从甲骨文和殷墟祭祀坑的年代来看,黄组卜辞时期的人牲祭祀和牲畜祭祀都很是少见;而黄组卜辞所对应的是文丁、帝乙、帝辛三王时期,这时平均每年所杀的人牲还不到两个,而商代晚期墓葬中出现了“明器化现象”从而用于祭祀的器物也在逐步减少;[9][10][11][12][13][14],人祭规模不仅比之前的时代大幅缩减,甚至与后来的从周代到唐代仍时有出现的人祭相比也并不严重。虽然武乙时期可能还有偏多的人牲祭祀,但武乙时期的卜辞中只有一位贞人,贞人数量相对于其他商王少很多,其在位期间可能确实有变革。武乙之死至今是一个谜团,武乙可能是一个改革者,想要政教分离或者是淡化神权,得罪了众多巫师和守旧派贵族,使得其形象被丑化,并编造出“武乙射天遭雷劈”的违背科学的谎言。有些学者推测,武乙是在渭河、洛水之间战死或病死的。[15][10][11][12][13]
家庭
[编辑]妻
[编辑]- 妣戊,生文丁
- 妣癸
子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注释
[编辑]- ^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页61
- ^ 《后汉书·卷85》
- ^ 此为今本《竹书纪年》所载:“邠迁于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 ^ 《太平御览·卷八十三》皇王部引古本《竹书纪年》:“武乙即位,居殷。三十四年,周王季历来朝,武乙赐地三十里,玉十瑴,马八疋。”
- ^ 西落鬼戎即甲骨文、西周金文及《易》、《诗》等典籍中的鬼方。详见王国维《鬼方昆夷𤞤狁考》。
- ^ 《后汉书·西羌传》注引古本《竹书纪年》:“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
- ^ 《通鉴外纪·卷二》引古本《竹书纪年》:“武乙三十五年,周俘狄王。”
- ^ 司马迁. 殷本紀. 史記. [-61].
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子帝太丁立。
- ^ 唐际根《殷墟:一个王朝的背影》
- ^ 10.0 10.1 《商代史·卷八 商代宗教祭祀》P562
- ^ 11.0 11.1 江雨德《国之大事:商代晚期中的礼制改良》
- ^ 12.0 12.1 许莉莉. 清华简所见商末周初史事初探[D]. 烟台大学.
- ^ 13.0 13.1 徐明波, 彭裕商. 殷墟黄组卜辞断代研究[J]. 中国史研究, 2007(2):13.
- ^ 常玉芝.黄组周祭分属三王的再论证[J].文史哲, 2001(03):114-118.DOI:10.3969/j.issn.0511-4721.2001.03.018.
- ^ 王奇伟、何宏波《从武乙射天看商代的人神关系》,《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参考书目
[编辑]-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
- (西汉)司马迁,《史记》, 中华书局点校本。
-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 胡厚宣、胡振宇,《中国断代史系列——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4月。
- 王玉哲,《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
-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前任: 父庚丁 |
商朝国君 第28代 (一说29代) |
继任: 子文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