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
外观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
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是颁发给在每届奥运会赛事中取得前三位的运动员或队伍。取得第一名的会得金牌、第二名得银牌,第三名则为铜牌。
首两届的奥运会并未有固定的奖牌制度。在首届夏季奥运会中,夺得冠军的运动员是得到银牌,而非金牌,第二名的则取得铜牌,第三名并没有奖牌。而第二届的赛事中,东道主向取得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奖杯。至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金、银、铜的奖牌制度正式落实[1],但1904、1908、1912年三届奥运会的金牌为纯金制作且直径较小,1920年起金牌改为镀金。
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规定,每面奖牌直径至少60毫米,厚3毫米,金牌至少含有6克纯金,重量不限。至今,历届奥运会中最重的奖章为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的奖牌,重量约500至576克[2],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大最重的奖牌则是2012伦敦奥运的奖牌。
奖牌成分
[编辑]各奖牌成分如下:(2012年夏季奥运)
准备的奖牌数量
[编辑]不是302个项目(2012年夏季奥运)就会有302个金、银、铜牌,而是比此数更多,因为会考虑可能会名次并列以及团体赛的情形,而且会有剩余,这些奖牌会将其致中放置于主办城市的组委会及所在城市该国的奥委会及国际奥委会做存档,剩余的就会由国际奥委会销毁(方式:剪去缎带→高温熔化并分离出不同金属→后续处理)。
资料来源
[编辑]- ^ 奥运百科 – P.59 – 海燕出版社
- ^ 温哥华冬奥奖牌正式对外公布 奥运史上分量最重. [2010-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