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帝释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天帝释
帝释天
明代智化寺帝释天雕像
汉名帝释天
释提桓因
梵名शक्र
Śakra
巴利名सक्क
Sakka
僧伽罗名ශක්‍ර(Shakra)
藏名བརྒྱ་སྦྱིན་
威利转写: brgya sbyin
THL转写: da ö gya jin

དབང་པོ་
威利转写: dbang po
THL转写: wangpo
日语帝釈天たいしゃくてん(Taishakuten)
釋提桓因しゃくだいかんいん(Shakudai Kan'in)
蒙古名сакра
ᠭᠠᠯᠤᠰᠵᠴᠠᠮᠺᠳᠪᠨᠭᠣᠰᠹᠵᠬᠬᠺᠹᠬᠺᠮᠭᠰᠠᠺᠷᠣᠳᠭᠠᠳᠭᠹᠭᠭᠦᠭ
高棉语សក្ក
(Sakkak)
韩语제석천 (帝释天)
(Jeseok Cheon)
석제환인 (释提桓因)
(Seokje Hwan'in)
泰语ท้าวสักกะ
缅甸语သိကြား
(Da-gyar)
越南语帝释天
Đế Thích Thiên
释提桓因
Thích Đề Hoàn Nhân
信息
信仰教派上座部, 大乘, 金刚乘
属性雷电、神王
对应其他宗教的
对应印度教的因陀罗
对应朝鲜巫教桓因
佛教主题
帝释天(左)与梵天(右)

帝释天梵语शक्रŚakra巴利语Sakka),又称天帝释帝释,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巴利文:Sakko devānaṃ indo)或释提桓因达罗,简称释提桓因。原来为印度教的神明,即因陀罗(Indra),主管雷电与战斗,统领空界,后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佛教认为他是忉利天之主,座骑为六牙白象。他经常率领天人,与阿修罗战斗。

名称

[编辑]

帝释天,梵文全名 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音译为“释提桓因陀罗”、“释提桓因达罗”,意译为能天帝。在梵语中,释迦(Śakra),意思是能够、有能力、仁慈。[1]提婆(deva),是天人、神明的意思。而因陀罗(Indra),是王者、征服者、最胜者的意思[2]。名称意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按其原文,原应翻译为释天帝,但在汉译时,为顺从汉语语顺,将梵语顺序反转,称其为帝释天,又称帝释释天天帝。在《杂阿含经》中,曾列举帝释天的名称,有释提桓因、富兰陀罗、摩伽婆、娑婆婆、㤭尸迦、舍脂钵低、千眼、因提利[3]

传说

[编辑]

帝释天是吠陀经典中最重要的神明,出身提婆(deva),是天界之主,在古印度神话中有首要地位。但在吠陀时代后期,其地位慢慢被削弱,最后被降为次要神明,位阶低于梵天湿婆毗湿奴之下。

在佛教传说中,帝释天为忉利天之主,统率诸天的天人。北凉译本《大毗婆沙论》的帝释[4],在玄奘译本中被称为药叉天(即夜叉天)[5],又“帝释”可以统率夜叉众[6][7],且其传说出身阿修罗[8][9]之妻子舍脂亦曾被译为“设支”,在玄奘译本《大毗婆沙论》称其为青衣夜叉[10]。据以上记载,印顺法师曾认为“帝释”可能出身夜叉,与传说为金刚手普贤菩萨有一致之处[11]

《长阿含经》记载,帝释天曾要求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天子来协助他与阿修罗王作战,似乎暗示他的地位高于其他四天[12]。《大智度论》记载,帝释与阿修罗战斗时,居于中央,左方为伊舍那天,右方为婆楼那天[13]

在佛经中,帝释天被称为天主,或诸天之主,而大梵天王被称为娑婆界主。佛教相信,梵天与帝释天为护法神,参与释迦牟尼说法。《华严经》认为,证第三地发光地的菩萨,多投生为帝释天[14]

帝释天于听闻佛陀说法后,发愿而得法眼净,证得初果。[15]

中国民间信仰

[编辑]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道两大宗教都常有把对方的神,吸纳入自己的派系之倾向。在汉传佛教中,帝释天也被奉为十二天二十诸天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而祂的神像通常被摆在寺庙的大雄殿里。汉传佛教徒也有人将道教玉皇大帝等同于帝释天,道教徒并不认同。

朝鲜民间信仰

[编辑]

三国遗事》记载,桓雄的父亲桓因就是释提桓因,而桓雄下凡后与熊女结合诞下檀君。

流行文化

[编辑]

在中国佛教故事及其衍生的小说、漫画、影视剧、游戏中,常出现帝释的身形。其他佛教主题的艺术作品、游戏亦然。例如:

  • 日本动画《手冢治虫的佛陀》、《南无阿弥陀佛!-莲台 UTENA-》。
  • 帝释在漫画家马荣成的漫画作品——《风云》中出现,为反派人物,原是秦朝时的徐福,因喝下血而有长生不老的能力,具有高强武功。
  • 日本漫画书刊《CLAMP》上的作品《圣传》亦有以雷神、帝释天和其他佛教神话的众神作骨干和角色。
  • 日本手游“怪物弹珠”中也出现以帝释天为设计蓝本的超绝关卡。
  • 网易知名手游《阴阳师onmyoji》中的SSR男性式神帝释天(cv:神谷浩史)。

注释

[编辑]
  1. ^ 《杂阿含经》卷40:“以堪能故,名释提桓因。”
  2. ^ 《杂阿含经》卷40:“佛告比丘:‘彼天帝释于诸三十三天,为王为主。以是因缘故,彼天帝释名因提利。’”
  3. ^ 《杂阿含经》卷40〈1106经〉
  4. ^ 北凉时译《阿毘昙毘婆沙论》卷1:“又修多罗说,此帝释,长夜其心质直,无有谄曲。诸有所问。为了知故,不为娆乱。我当以甚深阿毘昙,恣汝所问。”
  5.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如契经说,此药叉天于长夜中,其心质直,无有谄诳。诸有所问,皆为了知,不为娆乱。我以甚深阿毘达磨,恣彼意问。”
  6. ^ 《起世因本经》卷8〈斗战品〉:“是时,帝释自著种种铠甲器仗,乘种种乘,共空夜叉及诸小王三十三天,前后围绕,从天宫出,共阿修罗欲战斗故。”(CBETA, T01, no. 25, p. 408, b2-5)
  7. ^ 《贤愚经》卷6〈月光王头施品〉:“时天帝释,敕诸夜叉:往大海边,取牛头栴檀。夜叉受教,寻取来还,”(CBETA, T04, no. 202, p. 388, a27-29)
  8. ^ 《杂阿含经》卷40:“比丘问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释提桓因名舍脂钵低?’ 佛告比丘:‘彼阿修罗女名曰舍脂,为天帝释第一天后,是故帝释名舍脂钵低。’”
  9. ^ 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4〈十忍品〉:“如帝释夫人,阿脩罗女,名曰:舍支,于一音中出千种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无分别界,成就善巧随类之音,于无边世界中恒转法轮。……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如响忍。”
  10. ^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27:“答:虽无生彼爱,而有资具爱。如天帝释亦爱设支青衣药叉、哀罗筏拏善住龙等。”,
  11. ^ 印顺《佛教史地考证》〈文殊与普贤〉:“依《大毘婆沙论》说,金刚手,并非帝释,而是住在须弥山顶的一位药叉(夜叉)。这位夜叉,即特别护持释迦的,即初期经律中的金刚力士,大乘显教中的金刚密迹。然帝释自身,实也是夜叉。如《帝释问经》说“此药叉天,于长夜中其心质直”(唐译《大毘婆沙论》卷一);“此鬼,长夜无谀谄”(晋译《鞞婆沙论》卷一);“此帝释,长夜其心质直”(凉译《毘婆沙论》卷一)。帝释是夜叉的杰出者,他受夜叉神群的围绕。帝释的夫人设支(或译舍脂),传说为阿修罗女,然也称夜叉,如《大毘婆沙论》(卷二七)说:“天帝释亦爱设支青衣药叉。”帝释本为吠陀中的因陀罗天,手执金刚杵,而得金刚手的美名。帝释与金刚手的普贤,有非常一致的地方。更应该特别指出的,密咒也与夜叉语有关。……这个空行夜叉王国的帝释,与密教世界的普贤菩萨,是怎样的类似?我们应该记着:梵王与帝释,文殊与普贤,都是佛的左右胁侍。”,收入《妙云集》下编。
  12. ^ 《长阿含经》卷21〈第四分世记经三灾品第九〉:“时,天帝释命一侍天而告之曰:‘汝持我声往告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子言:“阿须伦与无数众欲来战斗,今者诸天当自庄严,备诸兵仗,助我斗战。”’。”
  13. ^ 《大智度论》卷21:“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与阿脩罗斗,在大阵中时,告诸天众:汝与阿脩罗斗时,设有恐怖,当念我七宝幢,恐怖即灭。若不念我幢,当念伊舍那天子(帝释左面天王)宝幢,恐怖即除;若不念伊舍那宝幢,当念婆楼那天子(右面天王)宝幢,恐怖即除。”
  14. ^ 《佛说十地经》卷3:“唯诸佛子!是名略说菩萨第三发光地也。菩萨安住于此地中,受生多分作释天帝,有自在力,善化有情令离欲贪,善拔救护没欲泥者。”
  15. ^ T01n0015,法贤译,《佛说帝释所问经》:“是时帝释发是愿已。远尘离垢得法眼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