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天京之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天京事變

天京之变[1]又称“天京事变”,“天京变乱”,也有学者称作“杨(杨秀清)韦(韦昌辉)内讧”或“杨韦事件”,是太平天国领导层的一次严重内讧。发生于清朝后期的1856年,地点在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及燕王秦日纲在此事件中被杀,包括翼王石达开的全部亲人(石达开本人逃出),军、民共有约两万人丧命。“天京事变”被视为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亦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捩点。

背景

[编辑]

1851年,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封王”时,命其他四王归东王杨秀清节制。自从南王冯云山及西王萧朝贵相继战死后,权力更加集中在东王一人身上。

在太平天国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位元首,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杨秀清手上。另外重要的是,洪秀全在1848年承认“天父下凡”附身杨秀清后,杨秀清不时假托“天父下凡”发令,连洪秀全也要听从杨秀清的命令。

太平天国定鼎于天京后,东王与其他诸王的关系日趋紧张。北王曾因下属犯错而被东王下令杖责,北王韦昌辉的族兄因为跟东王的妾兄发生财产争执而惹怒东王,东王叫北王议罪,北王被迫把族兄五马分尸。翼王石达开的岳父黄玉崑因公事开罪东王,被杖刑三百,革去爵位及降职,同一事件亦令燕王秦日纲及另一高官陈承瑢被东王杖刑。即使是天王,也多次被东王假借“天父下凡”以杖刑威吓。由于东王权大,众人往往敢怒而不敢言。[2]

经过

[编辑]

1856年6月20日,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向荣在8月9日死后,其死讯不久便传入天京,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军形势大好,权力欲望极度膨胀。[3]

1856年8月,东王杨秀清假称“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天父附身”的东王对天王说:“尔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咁(客语,意为“这么”)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秀全说:“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天父”又问:“东世子岂止是千岁?”洪说:“东王既万岁,世子亦便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天父”大喜说:“我回天矣。”[4]

“天父”要求洪秀全把东王杨秀清由“九千岁”封为“万岁”,洪秀全当时假装同意,为表示庆贺推延至杨秀清生日(公历当年9月23日)时正式封万岁。洪秀全其后密诏,要领兵在外的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诛杀杨秀清。还有一说,此时北王韦昌辉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不肯。及陈承瑢后来向天王告密,谓杨秀清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及燕王铲除杨秀清。[5]

“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说法,来自李秀成被俘后的《李秀成自述》,石达开临刑前的口供则说洪故意加封。[6]燕王秦日纲亲信部属英国爱尔兰人“肯能”逃回欧洲的口述记录资料只字未提;[7]收录在《太平天国》资料丛刊中的《石达开自述》与晚近发现的《三略汇编·石达开自述》,均未提及杨秀清挟洪秀全去“逼封为万岁”的事,也未提到杨秀清有任何叛逆行为。

韦昌辉率三千精兵赶回天京,9月1日夜在城外与秦日纲会合,陈承瑢开南门接应。[8]众军在凌晨突袭东王府,东王杨秀清被杀,东王府内数千男女,包括东王妻妾五十四人同被杀尽。

随后韦昌辉以搜捕“东党”为名,大杀异己,平民也不能幸免。总计被杀的军民约有两万余人。

翼王石达开9月26日(一说杨秀清被杀的六星期后)到天京,在天王府会晤韦昌辉,韦昌辉和秦日纲给翼王石达开看了他们诛杀杨秀清的行动过程记录。因韦昌辉大开杀戒,石达开亦有部属在乱中被杀,责备韦昌辉滥杀之事,说:“你们杀了东王和他们的主要将领还不满足?为何还要杀这么多为我们打仗的弟兄?”……石达开说:“你们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你们自己可以了结这件事,我就不管了。”两人不欢而散,石达开认为韦昌辉会报复,当天晚上悄悄集合他的大部分部队要逃出城,来到西门,但不经韦昌辉许可是不得出城的。石达开部队就杀死守门的卫兵出了城。果如其然,韦昌辉率兵要杀石达开,未能捉拿石达开,于是尽杀石达开家属及其王府部属。[9]石达开从安庆起兵讨伐韦昌辉,求天王杀韦昌辉以谢天下。天京以外的太平军大多支持石达开。

由于害怕再起兵变,天王派人当众谴责韦昌辉:“你跟我,若没有东王就没有今天,我本来没有杀他之意,现在既然已经捕杀了东王,东王部下们又有什么错?又要把他们全部杀掉!应该以天父好生之德为念,放了他们才对!”韦昌辉闻言大怒:“我为他(指天王)除掉了大害,如今反责备我,是想沽名钓誉吗?”[10]北王在势急下攻打天王府,但最终败于效忠天王的将士,北王韦昌辉于11月2日被杀,其首级被函送安徽石达开营中验收;其帮凶燕王秦日纲及陈承瑢不久亦被处死,天京之变告一段落。

后来天王撤销了杨秀清的图谋篡位罪名。一八五九年,洪秀全接受堂弟洪仁玕的建议,为进一步安抚杨秀清的旧部,弥补信仰危机,挽回人心,平反了杨秀清,将九月二日(‘天历’七月二十七日)杨被杀之日定为“东王升天节”。洪秀全的上谕:“七月念七东升节,天国代代莫些忘。谢爷降托赎病主,乃佥世人转天堂。天国代代遵三重,天情真道福无穷。妄为推测有何益?可怜叛爷成臭虫。”即教导臣民千万不要推测构成冤案的原因,“叛爷”指韦昌辉、秦日纲和陈承镕三人。洪秀全在给英国公使额尔金的《赐额尔金诏》中谈到杨秀清的死因时说东王是被“陷害”的,[11]相当于太平天国官方公布的东王被杀原因是遭陷害。韦昌辉、秦日纲和陈承瑢伏诛后,洪秀全没有株连他们的族人,例如陈承瑢的胞侄陈玉成便成为天京事变后支撑天国的一名大员。

影响

[编辑]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人心开始涣散,军事形势逆转,清军陆续在各战场得胜,太平天国的控制区大为缩小,即使后来太平军攻下江浙一带,形势上也一直处于下风。

北王韦昌辉死后,翼王石达开执政,天王洪秀全开始重用其洪氏兄弟以牵制石达开,导致石达开在1857年带领大军出走,更令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太平天国初期由军师主政的政制,在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已名存实亡。后期的太平天国,天王虽然掌握了实权,然而当时的政府架构颇为混乱,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疑云

[编辑]

有人认为杨秀清“逼封万岁”一事并不真确,只是洪秀全杀杨的借口,[12]当时太平天国刊行的《天父天兄圣旨》也没有提及此事,但至今未有足够证据支持“无逼封万岁”说。

参考文献

[编辑]
  •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贰:太平天国)》。台北:远流,1998年。ISBN 9573235137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注释

[编辑]
  1. ^ 《论天京之变》,辛灏年,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2. ^ 太平天国血腥悲剧:天京事变兄弟大火拼. [201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3. ^ 张德坚:《贼情汇纂》卷六:“夫首逆数人起自草莽结盟,寝食必俱,情同骨肉。且有事聚商于一室,得计便行。机警迅速,故能成燎原之势。今踞江宁,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往之倚为心腹股肱者,今乃彼此暌隔,猜忌日生。”
  4. ^ 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杨秀清)诡为天父下凡,召洪贼至,谓曰:“尔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贼曰:“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又曰:“东世子岂止千岁?”洪贼曰:“东王既称万岁,世子亦当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东贼伪为天父喜而曰:“我回天矣。”
  5.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卷四十四。
  6. ^ 刘晨. “天京事变”爆发前杨秀清为何急欲晋位“万岁”. 人民网. [2017-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1). 
  7. ^ 布列治门(Bridgman)和麦高文(Macgowan)根据一位自称是此事件目击者爱尔兰人肯能(Canny)的口述,分别写了《太平天国东北两王内讧纪实》和《太平天国东王北王内讧详记》,先后登载在《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中译版见: 布列治门《太平天国东北两王内讧纪实》,《逸经》第十七期第二十三——二十五页;麦高文《太平天国东王北王内讧详记》,《逸经》第三十三期,第十七页——二十三页。
  8. ^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卷四十六。
  9. ^ 《石达开自述》:“达开闻信,回南京与他们排解。因见事机不好,就到安徽,妻子都在南京城内,皆被韦昌辉所杀。”
  10. ^ 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洪贼使人谓曰:“尔、我,非东王不至此,我本无杀渠之意,而今已拿戮之,其下属何辜,又尽杀之,毋乃伤天父好生心,以宽纵为宜。”北贼怒曰:“我为渠除大害,今反责我,欲沽名耶!”
  11. ^ 洪秀全《赐英国全权特使额尔金诏》: “爷遣东王来赎病,眼蒙耳聋口无声, 受了无尽的辛战,战妖损破颈跌横。 爷爷预先降圣旨,师由外出苦难清, 期至朝观遭陷害,爷爷圣旨总成行.”
  12. ^ 史式. 《“逼封万岁”的谣言是怎么来的?》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华文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