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城市竞争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城市竞争力乃各国的“城市发展研究”相关机构,针对全球各个主要城市以指标指数来评鉴的年度总评。这些总评以报告的形式于网络或书面发布评鉴内容和综合指数。相关定义包括:[1]

  • ‘最终,具竞争力的区域城市将是企业和就业人士准备投资之地’(Kitson, M and Tyler et al., 2004)
  • ‘是创造、维持和迎上国际竞争,以达成相对高收入、高度就业率的能力’(Cellini, 2000)
  • ‘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能使公民于可持续的基础上,享有高度和具成长性的生活品质’(European Commission, 2004)
  • ‘持续提升商务环境、技术基础,提高政治、社会及文化建设,以吸引和维护高成长、能创新、有营收的企业与高知识、具创意、富开创性的员工之能力;使企业和劳动者得以继续创造高成长率、高生产力、高就业率、高薪资、高平均每人国内生产毛额和低社会不公平性、低社会边缘感’(Simmie et al, 2006)
  • ‘在完全竞争的态势下,所有的公司充分利用资金银行利率来达成目标;未能充分利用者,则被迫退出市场’(Meyerhoff, 2005)
  • ‘城市竞争力是.. 城市或市政府,经由提供利于成长的条件,以支持企业进入市场的能力,例如基础建设、人力资源、市场准入等’(Mayerhof, 2005)

市政府通常在城市竞争力的创造面和管理面上,负有关键任务:[1]


各相关机构对于评鉴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指标各有不同,评鉴范围可能包括:

  • 投资环境
  • 政治暨经济稳定
  • 生活品质暨社会环境
  • 全球联结
  • 人力资源
  • 产业群聚
  • 企业营运等;

以下再细分为个体指数。


通常列入“城市竞争力报告”之城市为各国的首都、第一大城市、第一大港口,或是区域经济与重要产业的中心,有交通往来方便、市民文化程度与收入水准高,工商业发达、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购物中心林立等共同特色。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