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炳
外观
国炳(1851年12月5日—1885年4月6日),杭阿坦氏, 字星垣, 一字心源,号子麟,蒙古镶白旗人,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驻防,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生于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年)十月十三日(12月5日),卒于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年)二月二十二日(4月6日)[1]。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江南乡试中二十八名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会试,三百十五名,殿试登联捷进士二甲第52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绪九年(1883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3]。历升翰林院侍读、侍讲。光绪十年(1884年)补授内阁侍读学士[4],历充协办奏办院事、庶常馆提调、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清秘堂行走、文渊阁校理。清朝诰授中宪大夫,晋封通议大夫。

民国七年(1918年)李恩绶原纂,李丙荣续纂之《丹徒县志摭余》有云,国炳"精小楷行草,尤骀宕圆厚,酷近苏黄。"[5] 与松禅老人互为姻娅,《翁同龢日记》中有略历。其诗作录入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辑《春明诗课汇选》。
家庭
[编辑]- 父 庆云,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进士,累官至江西盐法道,兼巡瑞袁临兵备道[6]。
- 胞伯 庆安 (道光六年进士),道光六年(1826年)丙戌科进士,同知衔题补南阳府唐县知县,署开封府理事同知。
- 长胞兄 国澍,监生出生,同知衔赏戴蓝翎四川候补知县。
- 四胞兄 国璋,监生出生,知府衔候补直隶州知州、四川宜宾县知县。
- 七胞弟 国裕,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科进士,为翁同龢姻婿[7]。
参考文献
[编辑]- ^ 朱彭寿 编著. 清代人物大事纪年.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 p.1606。
-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五十一):光绪三年。丁丑。五月。……引见新科进士。得旨。王仁堪、余联沅、朱赓扬、业经授职外孙宗锡、孙宗谷、程夔、唐景崶、洪思亮、张鼎华、杨佩璋、杨晨、周克宽、盛昱、吴郁生、张嘉禄、潘遹、支恒荣、于钟霖、李兆勖、戴兆春、吕凤岐、江澍畇、徐道焜、谢希铨、吴祖椿、杨文莹、张桢、濮子潼、周銮诒、许泽新、周龄、锡珍、何福堃、林壬、樊增祥、胡孚宸、吴大衡、张泳、国炳、谢若潮、朱益浚、胡湘林、刘永亨、孔祥霖、马毓鋆、梁枚、霍为楙、黄中理、严家让、张仲炘、潘彬、长萃、赵世曾、治麟、何荣阶、孔宪曾、管辰熙、武吉祥、林翰清、余德秀、熊祖诒、陈炳奎、崔舜球、张东瀛、朱显廷、王骧、王引昌、徐铭勋、卢俊章、徐堉、刘秉哲、吴日升、翁斌孙、锡元、廖正华、杨凤翔、罗瑞图、蒋式芬、王恩溎、任焕奎、朱锡蕃、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光绪九年。癸未。夏四月。○引见庚辰科散馆人员。得旨、修撰黄思永、编修余联沅、曹诒孙、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黄绍箕、汪概、刘名誉、谢隽杭、陈与冏、丁立钧、志锐、蒋艮、周克宽、福楙、崔永安、张星炳、谢希铨、国炳、吴树棻、杨崇伊、盛炳纬、梁锦奎、叶大遒、安维峻、王懿荣、徐琪、戴彬元、王濂、陈景鎏、刘桂文、溥良、庞鸿书、柏锦林、李经世、吴同甲、王丕厘、梁鼎芬、刘沛然、张鼎华、萨廉、吕佩芬、赵曾重、褚成博、朱福诜、李佩铭、冯应荣、裴维侒、俱著授为编修。
- ^ 军机处档折件:奉旨内阁侍读学士员缺著国炳补授。光绪十年五月二十四日。现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 ^ [民国] 李恩绶纂修,李炳荣续纂修:丹徒县志摭余•卷八 书画。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七年(1918)刻本。
- ^ [民国]爱仁 纂修:重修京口八旗志 卷二•职官志 名宦,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16年(1927)抄本。
- ^ 翁开庆 整理,朱育礼 点校:翁同龢自订年谱。近代史资料 (总86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p.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