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经启示文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啟示文學

启示文学英文Apocalyptic),可指一个神学运动,或是该运动的代表性文体。这种特别的现象不是一种群体本身,而是在许多不同群体里出现的特别观点。它产生出大量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有的存留至今。他们相信世上的邪恶日亦增多、时代的终结趋近,并且神将会决定性的介入,以展开新的时代。犹太教与基督教皆有启示文学,它的独特性可见于《圣经》旧约里的但以理书、撒迦利亚书、以西结书、以赛亚书、约珥书,以及《圣经》新约里的马太福音和启示录。[1] 《圣经》先知或其作者透过特殊的异象或异梦,偶然看到天上的事、超自然的景象,甚至被提到天庭,神借此向他们揭示将来,尤其是关于末世的隐藏之奥秘信息。[2] 圣经启示文学通常是要安慰正在受苦或受欺压、逼迫的神之子民,使人类明白神将是历史的终结,其地上的国亦在神的掌管下,终有一天神的国会取代。使处于绝望中的人略见未来,得以相信神是永恒、今世与来世的盼望。[3][4]

启示文学的神学思想特色

[编辑]

圣经启示文学的神学思想主要特色有几方面:他们强调神的主权与超越性;描绘宇宙间善与恶、神与撒旦、天使与邪灵间的斗争;充满紧张的氛围并对现今抱持悲观;期待神最终的得胜,视之为迫切的、将来的、完全超自然的;轻视人类的智慧与力量,认为每个世代终将成为过去,前面的世代会按神的计划并介入,是无任何力量可拦阻的。[5]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沃尔特‧埃尔韦尔、罗伯特‧亚伯勒,《新约透析:历史与神学探索》,李爱明译(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08年),59,398。
  2. ^ 赖桑、赫伯特、毕斯,《新编旧约综览》,何杰、蔡式平、罗庆才译(香港:种籽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429-30。
  3. ^ Hanson,“Apocalypse, Genre,”IDBS,27-8, and “Apocalypticism, ”IDBS, 28-34.
  4. ^ 陶理,《基督教二千年史:自第一世纪至当代》,李伯明、林牧野译(香港:天海书楼,2007年),16-7,26-7。
  5. ^ 沃尔特‧埃尔韦尔、罗伯特‧亚伯勒,《新约透析:历史与神学探索》,李爱明译(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08年),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