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哇哩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哇哩咧”一词是在台湾社会所创始的流行语言,(又作哇哩勒、哇哩列等均同义)意指一种惊讶或惊奇、奇特的事情发生时所脱口而出的俚语、表示语气的字囊。“哇哩咧”一词在修辞学上属于惊叹词(感叹词),基本上字根是由台语“我你”(guá lí)的音译白字演变。

起源

[编辑]

台湾,“哇哩咧”一词的创始者已不可考,源自于台语[a]。最早在1970年代有“哇塞”(台语“我使..”)的音译白字出现。在2001年出现此流行语言的说法。其念法为“ㄨㄚ ㄌ一 ㄌㄟ”。当时“哇哩咧”与“ㄅㄧㄤˋ”、“酷毙了”等流行语同时出现,随后便有许多广告业者、书籍封面、电视媒体和互联网上也都用此词作为标题或主打句子。自此“哇哩咧”在台湾社会的次文化上逐渐兴盛。同时也有移用到其他国家的现象。[来源请求]

“哇哩咧”有时用在讶异、带有一点负面、又想表示风趣的感觉,例如,听到有人打架,可能不会太惊讶,但听到有人打架,且打到出人命,就会迸出“哇哩咧”的惊讶语气。

语言历史

[编辑]

从2002年到2004年间,哇哩咧一词更加盛行,台湾的中小学生更是满口“哇哩咧”。到2005年后,哇哩咧慢慢被更新颖的流行语言取代,但是也变成普及的感叹词,大人小孩都知道哇哩咧一词的意义。一直到2005年至2020年,哇哩咧已经是台湾大人小孩普遍知道的惊叹说法,并被广泛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编辑]
  1. ^ 台语剧对吞吞吐吐一直说:[我..我.我...]的人 会应其:["我你咧"按怎?毋就紧讲]! “哇哩咧”是“我你咧”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