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吉尔吉斯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吉尔吉斯族
Кыргыз / قىرعىز
钦吉兹·艾特马托夫 库尔曼江·达特卡 吉什贝克·纳扎拉列夫英语吉什贝克·納扎拉列夫
奥尔祖贝克·纳扎罗夫英语Orzubek Nazarov 布布萨拉·比舍纳里耶娃 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
著名人物
总人口
5,258,560
分布地区
 吉尔吉斯斯坦4,587,430[1]
 乌兹别克斯坦511,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186,708[2]
 俄罗斯103,422[3]
 塔吉克斯坦81,000[来源请求]
 阿富汗30,000
 哈萨克斯坦11,000
 乌克兰3,000[4]
 土耳其4,000[5]
 巴基斯坦2,000[6]
语言
柯尔克孜语
宗教信仰
主要为伊斯兰教逊尼派
少数为佛教或萨满教
相关族群
其他突厥语民族

吉尔吉斯族柯尔克孜文Кыргыз/ قىرعىز),古称黠戛斯中亚的一支民族,为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吉尔吉斯这一译名来源于俄语发音,是由于历史原因而保留的名称。在中国的吉尔吉斯族称为柯尔克孜族(中国标准罗马字母:Kirgiz[3]),2010年,在中国境内有超过18万柯尔克孜人,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苏州

历史

[编辑]

吉尔吉斯人(突厥语 Qırğız,中国史籍记载为黠戛斯)原本世代居于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的盆地。柯尔克孜人最早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早期生活在天山南部及中亚等地的柯尔克孜人公元10世纪前后就皈依伊斯兰教。

柯尔克孜(吉尔吉斯)的称谓来自突厥语单词kyrk(40),而-iz常被认为是一个古老的复数后缀,Kyrk+iz意为“四十多”,因此“吉尔吉斯斯坦”的字面意思是“四十个部落的聚集”。根据开国神话,40个部落联合抗击契丹的史诗也意味着与英雄玛纳斯的联系。而其他说法称与Kyzyl(红色)有关,与克孜勒同源。[4]

史记》中最早记录了吉尔吉斯人的情况,称为“鬲昆”。两汉时称“坚昆”,受匈奴统治;魏晋南北朝隋代称“结骨”、“契骨”、“纥骨”、“护骨”、“居勿”等,二世纪中叶后受鲜卑柔然统治,北齐隋唐时期先后受突厥汗国回纥统治,唐代时根据汉语的音译通称为“黠戛斯”,也有称“纥扢斯”,后在840年灭回鹘后独立。五代十国时又称“纥里迄斯”,至924年被耶律阿保机的大契丹国统治。大蒙古国元代时称“吉利吉斯”等,蒙古帝国时期划入益兰州明朝时称乞儿乞思,属瓦剌清代时按准噶尔人的称呼称其为“布鲁特”,至17世纪分别受到蒙古人的准噶尔汗国,以及俄罗斯帝国的排挤,渐渐迁移到天山北麓的伊塞克湖一带,即今日吉尔吉斯共和国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攻灭准噶尔汗国后,吉尔吉斯人被清朝统治。后来清朝衰落,在1864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伊犁河及天山一大部分割让俄国,人随地归,吉尔吉斯人从此被俄罗斯帝国统治。一部分因为被准噶尔裹胁叛乱被乾隆帝送交今黑龙江省富裕县,又称富裕柯尔克孜人

这些名称其实都是各时期各种不同的音译。乃蛮钦察契丹等来自哈萨克汗国的部族属于吉尔吉斯的“色尔特克勒克”(意为“外部之人”),不属于吉尔吉斯本部。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约4,587,430名吉尔吉斯人,与现今的在中国新疆的186,708名柯尔克孜人,皆较多信仰伊斯兰教。而生活在中国黑龙江富裕县的柯尔克孜人则信仰萨满教,新疆额敏的柯尔克孜族因长期与厄鲁特生活因此信仰藏传佛教。吉尔吉斯斯坦因浩罕汗国而伊斯兰化,南部吉尔吉斯更为伊斯兰化。

语言文字

[编辑]

吉尔吉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为柯尔克孜语吉尔吉斯语),属于突厥语族钦察语支。历史上,吉尔吉斯族曾经使用过古突厥文察合台文,目前,吉尔吉斯则使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而中国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则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柯尔克孜语。

文化艺术

[编辑]

吉尔吉斯族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最著名的是英雄史诗《玛纳斯》。

风俗习惯

[编辑]

民族服饰

[编辑]

吉尔吉斯族的女子多穿长连衣裙,上身穿黑色小马甲,有些地方的妇女穿小竖领的白色衬衫。妇女用头巾包头,外佩饰品。男子的高顶方形帽是一大特色,多用皮子或毡子做成,又一个卷沿,两侧有护耳。男子的上衣多是圆领,绣有花边。腰间束皮带,佩有小刀。

史籍描述

[编辑]

族属与容貌

[编辑]

《唐书·回鹘传·下》附《黠戛斯》条中说:“(黠戛斯)人皆长大,白发、皙面、绿履,以黑发为不祥,黑瞳者必曰〔李〕陵苗裔也。”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四中也说“坚昆部非狼种”,日本历史学家羽田亨据此推断,黠戛斯人在唐代仍不属于突厥人种,而是属于雅利安人种,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突厥化的。

遗传基因研究

[编辑]

日本东京大学学者植田信太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王丽组成的中日联合研究团队,在200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比较在中国山东省发掘的古代遗体,发现在战国时期中期以前的山东人,在遗传基因上与欧洲人接近,有印欧人的特征;西汉末年以前的山东人则接近于中亚地区的维吾尔人与吉尔吉斯人。现代山东人则与东亚的日本人大和族)与韩国人朝鲜民族)基因接近[5][6][7]

然而上述结论受到韩康信、尚虹的质疑,指出根据考古学研究,古代印欧人种东进的地理介限位于新疆东部至甘肃西部之间,在此以东的地区并没有发现具有印欧人种型态的类群[8],后来姚永刚和张亚平重新检测植田信太郎的研究数据,发现遗传基因均属于东亚人种[9]

中国柯尔克孜族

[编辑]

中国境内的柯尔克孜族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承认的56个民族,官方称“柯尔克孜”,而将他国同源民族译为“吉尔吉斯”。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分布在邻近的乌什阿克苏市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皮山以及新疆北部的特克斯昭苏额敏博乐精河巩留[10][11]。另外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友谊乡五家子村和七家子村分布有乌裕尔河畔五姓柯尔克孜人,官方将其划属柯尔克孜族,但实际上是哈卡斯人的分支。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俄文)
  2. ^ Censuses 1970-1989 show 0.9 % Kyrgyz population share in Uzbekistan total, 2000 estimates were also 0.9 % (Ethnic Atlas of Uzbekistan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5), actually Uzbekistan population is 27,767,100 Archive-It存档,存档日期2010-11-13 (2009), so 0.9 % is appr. 250,000
  3. ^ GB3304-91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1991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03). 
  4. ^ 李琪. 民族学视阈下的柯尔克孜(吉尔吉斯)人. 《西北民族论丛》. 2015年8月, 第11辑: 121~122. 
  5. ^ 《从大陆寻找渡来系弥生人的根源-与山东省的共同研究报告》,土井滨遗迹人类学博物馆、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2000年出版
  6. ^ 多贺谷昭《日本人漫长之旅I·由容貌探讨日本人的由来》,NHK出版,2001年
  7. ^ 鹤间和幸著,李彦辉译《始皇帝的遗产》,台湾商务印书馆,2018年。
  8. ^ 韩康信、尚虹《山东临淄周-汉代人骨种族属性的讨论》
  9. ^ 姚永刚、张亚平《古老人群mtDNA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0. ^ Kokaisl, Petr; Kokaislová, Pavla. The Kyrgyz – Children of Manas. Кыргыздар – Манастын балдары. NOSTALGIE Praha. 2009: 132 [2022-07-09]. ISBN 978-80-254-636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9) (英语). 
  11. ^ 柯尔克孜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2-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6).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