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反地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菲洛劳斯认为有一颗“反地球”(Antichthon)围绕“中央之火”(未标示)运行,且无法从地球上观测到。上方的插图描绘了地球的夜晚,而下方的插图则描绘了地球的白天。[1]

反地球(Counter-Earth)是一个假设性的太阳系天体,它位于太阳系的另一侧,与地球相对运行。“反地球”(或称Antichthon,希腊语:Ἀντίχθων)最早由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希腊哲学家菲洛劳斯(约公元前470年-约公元前385年)提出,以支持他的非地心说宇宙观。在他的理论中,宇宙中的所有天体皆围绕着一个“中央之火”(Central Fire)运行,而此中央之火与太阳不同,且从地球上无法直接观测到,太阳本身也绕着它运行。

到了现代,人们将一颗始终位于太阳另一侧、与地球相对的假设性行星被称为“反地球”[2],这一概念在不明飞行物(UFO)相关的说法中屡次出现,[3]也成为科幻作品(特别是科幻小说影视作品)中的常见主题。

反地球出现的必要性

[编辑]

在公元前500年,那时候的哲学家大多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在地平线处的物体的表现可以很容易的证明这一点。这种理论意味着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地心的某种力的吸引来保证它们不会掉下去。同时天上的恒星行星必须也是绕着地球的中心运动,否则可以猜到它们会变得越来越远。这些在那时来看是合理的,于是产生了地心说的世界观。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ource: Dante and the Early Astronomers by M. A. Orr, 1913.
  2. ^ Comins, Neil F. What If the Earth Had Two Moons?: And Nine Other Thought-Provoking .... macmillan. 2010: 171–172. ISBN 9781429957939. 
  3. ^ The Ufo Book of Lists| By STEPHEN J SPIGNESI, Stephen J. Spigne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