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卜公码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30年代中环干诺道
由前至后可见第一代卜公码头、铁行码头和德忌利士码头
1920年代的中环海徬,最左方码头为卜公码头
位于摩士四号公园的第一代卜公码头上盖(左)
1971年第二代卜公码头,图前方为康乐大厦地盘
赤柱卜公码头

卜公码头(英语:Blake Pier),是原位于香港中环的一个渡轮码头,名称取自香港第十二任总督卜力爵士

第一代码头

[编辑]

落成

[编辑]

卜公码头前身是毕打码头(位于毕打街尽头的码头),今毕打街干诺道中交界,1861年兴建于仁大厦(原址今遮打大厦[1]),由于配合中环填海工程,需建成新码头,卜公码头于1900年12月29日落成,并由第十二任港督卜力主持开幕礼,并正式起名为卜公码头(Blake Pier)。

加建上盖

[编辑]

早期的卜公码头并没有上盖,在立法局议员的要求下,政府于1903年加建了临时的草棚盖,但因日久失修,当局于1909年从英国引进钢制篷顶,当时全球的钢结构工程科技仍属萌芽阶段,整个钢结构工程的设计、生产和装置均由英国引进,是香港首座在采用低炭钢铁结构件的建筑物[2]

由卜公码头在1900年落成至1925年期间,一直由香港总督及其他政要往返港岛时使用,并且用作举行欢迎或送别仪式,直到1925年被新落成的皇后码头取代。码头被用作曾接待清朝醇亲王载沣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英国亚打王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皇子(后来的爱德华八世)、港督弥敦卢押梅利等显要。

拆卸及重建

[编辑]

第一代码头于1965年5月13日拆卸[3],上盖随后转移至摩士四号公园的露天圆形剧场。2006年末该上盖再次转移至赤柱美利楼旁,重新装上按原卜公码头样式兴建的新码头,名为赤柱卜公码头

第二代码头

[编辑]

第二代卜公码头于1965年5月15日启用,全长五百八十呎,建筑费约二百万港元[4],其上盖建有花园,是当时中环少数绿化地带之一。

该码头1993年拆卸,而原址进行中区填海计划第1期,渡轮服务则移往中环码头

轶事

[编辑]

根据香港历史学者郑宝鸿指出,香港第一个固定的报纸档[注 1]就是位于中环第一代卜公码头旁边[6],呈八角形设计。

过往渡轮服务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香港第一个“流动”的报纸档则于1904年在中环花园道山顶缆车站开设。[5]

参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华侨日报, 1961-02-01 第5页
  2. ^ “专家以珍贵幻灯片细说卜公码头重生”《星岛日报》2008年11月26日
  3. ^ 工商晚报, 1965-05-13 第3页
  4. ^ 华侨日报, 1965-05-15 第9页
  5. ^ Grace Tsoi. Hong Kong's dying news stands tell a story of change. BBC News. 2020-11-11 [2025-01-20] (英文). 
  6. ^ 探古尋源:報紙檔 (专题短片). 无线新闻. 2019-10-20 [2020-01-2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