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乌普萨拉施密特望远镜

坐标31°16′24″S 149°3′52″E / 31.27333°S 149.06444°E / -31.27333; 149.0644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乌普萨拉施密特望远镜
基本资料
组织澳洲国立大学
位置澳洲赛丁泉天文台
坐标31°16′24″S 149°3′52″E / 31.27333°S 149.06444°E / -31.27333; 149.06444
高度1,150米
建筑1956年
望远镜型式施密特摄星仪
口径0.5 m
焦长f/3.4
www.mso.anu.edu.au/~rmn/

乌普萨拉施密特望远镜于1982年由斯特朗洛山天文台被移动到赛丁泉天文台。此仪器被用作研究星系,小行星和彗星。它目前正致力于执行赛丁泉巡天计划(Siding Spring Survey,SSS)中。通过使用修正板,这望远镜的视野能达到约6°,为英澳望远镜视野的三倍。它使用的是一个球形镜来达到这效果,而非一个抛物面反射镜配合0.6米修正板[1]。感光板及底片则被用作探测器。

历史

[编辑]

乌普萨拉施密特望远镜于1956年在瑞典建成。[1]这台望远镜原本在1957年至1982年在斯特朗洛山天文台里运作。[2],于1982年被移动到赛丁泉天文台。在1957年,它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一个拍摄史普尼克1号人造卫星图像的望远镜。[1]

该望远镜在2000年及2001年[2]被改良,实验性质地加入感光耦合元件

发现

[编辑]

罗伯特·麦克诺特已经利用此望远镜发现了400个直径大于100米,而且对地球有潜在危险的近地小行星[3]他以此望远镜于2006年8月7日发现了C/2006 P1,此彗星为40年以来最亮的彗星。

乌普萨拉施密特望远镜是赛丁泉巡天计划( Siding Spring Survey,SSS)中所使用的望远镜,亦是唯一专业计划对令南半球有潜在危险的近地小行星进行搜索。[4]

其他著名的发现包括7604 KridsadapornC/2007 Q3C/2009 R12012 LZ1(242450) 2004 QY2(308242) 2005 GO21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Uppsala 0.5m Schmidt Near Earth Object Survey Telescop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24日). 
  2. ^ 2.0 2.1 Mobberley, Martin. Hunting and imaging comets. Springer. 2011: 94–95 [16 April 2013]. ISBN 1441969055. 
  3. ^ Perry Vlahos. Who's on night watch?.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20 December 2012 [1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5). 
  4. ^ Nicky Phillips, Tim Lester. Funding black hole means our asteroid sentinel may abandon crucial work. Sydney Morning Herald (Fairfax Media). 11 July 2012 [1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8).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