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洎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刘洎(?—646年1月18日),思道荆州江陵人,祖籍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南朝梁尚书右丞刘之遴的曾孙。

生平

[编辑]

生年不详。末,仕梁帝萧铣,任黄门侍郎,奉命略地岭表,得五十余城,还未回梁都复命,萧铣已经被唐朝所灭,刘洎以五十余城归唐,初授南康州(今江西赣县一带)都督府长史贞观七年(633年),拜给事中,封清苑县男爵位,转调任治书侍御史。崇魏徵,个性通达而任事严谨,以敢言闻名。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欲查看起居注,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褚遂良拒绝。黄门侍郎刘洎支持褚遂良并进言:“人君有过失,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1]

拜为尚书右丞,累官散骑常侍。贞观十四年有一日,太宗在玄武门宴请三品以上的大臣。宴后,皇帝乘兴操笔作飞白书。太宗平时最喜王羲之的草书,本身学王羲之的书法也非常成功,所以书法极好。写完后,当即一一赐给群臣。大臣们也趁着酒兴,纷纷前至抢墨宝。只要太宗一写完,群臣就迫不及待地从太宗手上抢过来,还你争我夺。刘洎站得不远,却一个都没有抢到,这时心生一计,他跑到太宗的座位上,在座椅后面,等太宗写完一幅字,立刻从太宗背后一伸手,把这幅字先抢在手里了。这个举动给其他没抢到墨宝的大臣看到了,便群起大叫:“刘洎登上皇上的御床,罪该当死,请求陛下法办他。”太宗闻言大笑说:“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就是说有大臣坐在皇帝的御床上是政治昌明的标志(关于婕妤辞辇的典故,参见班婕妤[2]。贞观十八年(644年)迁侍中

后来有重臣在为太宗百年之后的擅权而开始准备,有些大臣不免对此有分歧。刘洎没有被长孙无忌等纳为亲近,就因此有了危险。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征辽,留守定州,太宗班师时患“痈疽”[3],至并州,“及上不豫,刘洎和马周从内出,洎色甚悲惧,谓同列曰:‘疾势如此,圣躬可忧!’”[4]结果立即遭褚遂良诬陷。褚遂良对太宗说:“刘洎言国家事不足忧,但当辅幼主,行伊尹、霍光旧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定矣。”太宗病好了之后,找刘洎来问这件事情。刘洎照实回答,并找了马周来佐证自己说过的话,另一方面褚遂良也坚持自己的说法,弄得太宗很困惑。[5]到最后太宗为了抚平一边的大臣,权衡下遂下诏,“洎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免其妻孥。”赐刘洎自尽死。唐高宗时,其子刘弘业控褚遂良当年诬陷,高宗采纳乐彦玮“刘洎罪有应得,平反就是承认先帝用刑不当”之说,不理。至武则天地位稳固后,欲重振朝纲,昭雪此冤。

子嗣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旧唐书·卷74》,出自刘昫旧唐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唐书·卷099》,出自《新唐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s:贞观政要/卷07
  2. ^ 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八书三》引《尚书故实》
  3. ^ 一说是箭伤
  4. ^ 资治通鉴
  5. ^ 旧唐书卷74与新唐书卷99》
  6. ^ 按《全唐文补遗》第6缉页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