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切音字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切音字运动是1892年到1911年,发生于中国清朝末年的汉语拼音运动。此运动模仿并引进当时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的各种文字拼音方式,提出方案,有的主张废除汉字改为拼音模式,有的提出拼写汉字的发音符号,与中国东汉以来标注汉字发音的反切方式不同。

起源

[编辑]

自1892年起,从当时与欧美世界接触较多的中国南部开始,出现许多汉字改革方案,有的以欧美标音的罗马字,有的模仿日本借用汉字偏旁的假名文字,还有的以美国当时风行的速记文字等方式,简化汉字。此运动由民间发起,其理念逐渐受到官方人士接受,1910年官方通过《统一国语办法案》,决定制定汉字音标及统一国家语言。

各式的汉字拼音方案

[编辑]

切音字运动,依其创制方案,可分成西洋罗马字的“拉丁系”,东洋日本的“假名系”,“速记系”。[1]拉丁系主张以世界最通用的罗马字为基础;假名系则模仿日本平假名片假名文字的作法,借用汉字偏旁创造声符;速记系则是受到欧美速记符号的影响。

拉丁系

[编辑]

以直接借用拉丁罗马字为符号,拼写汉语的方法。第一位提出切音字方案的是福建同安人卢戆章(1854-1928),他称呼自己创造的拼音字为“切音字”,是故“切音字运动”成为这波汉字改革运动的名称。卢戆章创制的切音字,一开始是“拉丁系”,后来改成“假名系”。于1892年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以罗马字为基础制定字母55个。他于1895年7月至1896年2月,在《万国公报》发表连续4篇的〈变通推原说〉,引起众多回响,许多方案也逐渐出现。[2]:50-66

其他拉丁系的方案有,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1908年天津人刘孟扬的《音标字书》。[3]

假名系

[编辑]

“假名系”模仿日语假名的作法,借用汉字偏旁创造声符。第一位提出的是江苏武进人吴敬恒,他在接触了之前已有人发明的各式方案之后,在1896年创造了57个子音,18个母音的“豆芽字母”[4]

假名系影响最大的是河北宁河人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5]:42-47。卢戆章1902年自当时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返回中国大陆后,将他原本罗马字的方案改成假名系[2]:65-66。另外还有1903年浙江瑞安县陈虬的“新字瓯文七音铎”,1904年李元勋的“代声术”,黄虚白的“汉字音和简易识字法”[5]:59-60。1905年曾任知县的浙江桐县人劳乃宣的方案是“合声简字”,主要将王照的方案加以改良。1908年,章太炎在日本发行的《民报》第21号,1908年6月10日,发表〈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一文,文中发表他创造的36个“纽文”,22个“韵文”[5]:61-62

速记系

[编辑]

第一个速记派的方案是1896年福建龙溪蔡锡勇的《传音快字》,同一年还有福建永泰人力捷三的《闽腔快字》,以及江苏吴县人沈学的《盛世元音》“天下公字”,广东东莞人王炳耀的《拼音字谱》,[2]:67-88另外1909年有刘世恩的《音韵记号》。[5]:60

成果

[编辑]

此一运动促成清政府于1910年通过“统一国语办法”,要制定书写便利的音标,但却因当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于次年改朝换代而中止,此工作由中华民国政府接力完成。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13制定并于1918年11月公布“注音字母”(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以及1928年9月制订的“国语罗马字”(1940年改称“译音符号”)。

注释

[编辑]
  1. ^ 學者新論:漢語拼音運動的歷史回顧--觀點--人民網. [2016-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0). 
  2. ^ 2.0 2.1 2.2 黄温良,〈晚清的汉字拼音化运动〉(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3. ^ 汉语拼音先驱刘孟扬. [2016-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4. ^ 詹玮,《吴稚晖与国语运动》(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页22-23。
  5. ^ 5.0 5.1 5.2 5.3 倪海曙. 《中國拼音文字運動史簡編》. 上海: 时代书报出版社.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