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国难宣言
《共赴国难宣言》,中国共产党党史中的名字是《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37年(民国26年)9月22日发表的文件,由周恩来起草[1],该宣言表示中共取消中国工农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统辖,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已经与中国国民党取得了和解,因而共赴国难。
背景
[编辑]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在北平城外的卢沟桥发起攻撀[2]:178,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奉命率团反击[3]:307-308,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3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布“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4]。
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全民族实行抗战[5]。中国共产党首要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联名电呈蒋介石,愿在蒋介石领导之下为国效命[6]:120-121。7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国民党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8月22日,发布改编之中国共产党命令如下:任命朱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共辖3个师,其兵额为20,000人[7]:76。
9月22日,国民政府发表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宣言[8]:91[9],实际为中央通讯社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为题发表电文。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盼中国共产党真诚一致,为御侮救亡而努力[8]:91。蒋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国民政府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10][11]。
主要内容
[编辑]中国共产党向国民政府提出“为进两步而退一步”之四项诺言如下:(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一切以暴动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7]:76
后续发展
[编辑]虽然中共表示愿意接受蒋中正的指挥,但是实际上仍遵循毛泽东的指示而阳奉阴违的行动。
国民政府因为如在此时与中共发生冲突会影响抗日战力,及苏联亦给予军援等因素,故国民政府希望国共双方能合作抗日,因此也给予中共一定待遇。
主要包括:
- 允许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与“晋察冀边区政府”。
- 延揽毛泽东、周恩来等七位中共重要领导人为国民参政员,任命周恩来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
- 允许中共于重庆创办《新华日报》,允许八路军于重庆、成都、西安等地设办事处。
参见
[编辑]- 1935年八一宣言
参考文献
[编辑]- ^ 收录于1980年版《周恩来选集》
- ^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俞飞鹏致何应钦密电〉(1937年7月8日),1987年
- ^ 郭汝瑰.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 ^ 告抗戰全體將士書. 1937-07-31 [2014-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9-01).
- ^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37-07-08
- ^ 李守孔. 《中國現代史》. 台北: 三民书局. 1973. ISBN 9571406635.
- ^ 7.0 7.1 李怡. 《抗戰畫史》. 台北: 力行书局. 1969.
- ^ 8.0 8.1 马全忠. 《中華民國百年紀事》. 台北: 联经出版. 2011. ISBN 978-957-08-3825-1.
- ^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央通讯社,1937年9月22日
- ^ 郭汝瑰,黄玉章.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ISBN 978-7-214-03034-4/7214030349.
- ^ 荣维木.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与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 201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