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伐致呵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伐致呵利天城体:भर्तृहरि,Bhartṛhari,颇尔特哩-诃利,570年—651年[1])是古印度在公元7世纪时的语法学家、诗人及印度教哲学家。义净曾在他的著作说他是一位佛教徒,其实是一个误会。

印度同期历史上有两位颇尔特哩-诃利,一位是语言学家,其代表作是《文章单语篇》(Vākyapadīya);一位是诗人,其代表作是《三百咏》(Śatakatraya)。

伐致呵利出身贵族,在印度中西部城市、当时摩腊婆优禅尼(最胜城)出生。在当时,优禅尼是印度的科学文化中心。据说伐致呵利曾七次尝试出家去过寺院生活,最终成为一名瑜伽修行者。

他的著作《文章单语篇》(Vākyapadīya)是第一部论述语言哲学的重要著作,透过整理梵语而提出的语言发展理论。他认为,语言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使用者的概念化(Paśyanti)
  2. 说语言的演绎过程(Madhyamā)
  3. 解释者的理解(Vaikharī)

在诗歌成就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是《三百咏》(Śatakatraya)。

注释

[编辑]
  1. ^ 另一说法是:伐致呵利在450年出生,510年离世。

资料来源

[编辑]
  • 《梵语文学史》,金克木著,江西教育出版社,ISBN 7539231505/I35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