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仑头

坐标23°4′43.7″N 113°22′19.2″E / 23.078806°N 113.372000°E / 23.078806; 113.372000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3°4′43.7″N 113°22′19.2″E / 23.078806°N 113.372000°E / 23.078806; 113.372000 仑头村位于广州市官洲街道,隔仑头海官洲相望,西北边靠近北山村元朝后期开村。村民有三个姓。仑头村占地三百二十九万平方米。村西面有座“圣堂岗”,海拔六十米,是海珠区的最高点。

仑头村有五座山,圣堂岗似旗,崩岗似鼓,睡狮岗似狮,后底岗似象,沙螺岗似印,所谓“旗、鼓、狮、象、印”。圣堂岗的外形除了像旗之外,又像个“仑”字;圣堂岗最高,是五座山之中最高的一座,所以村名为“仑头”。

街约分布

[编辑]

仑头村基本保存了古代里巷的布局。全村有七个坊:

  • 南约
  • 东约
  • 西约
  • 北约
  • 上中约
  • 下中约
  • 莫街

古迹

[编辑]
神庙
始建 重修 现况
圣堂古庙 未知 康熙四十年(1701年)
乾隆五十年(1785年)
同治十年(1871年)
不复存在
华光古庙 未知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同治二年(1863年)
光绪十六年(1890年)
不复存在,有华光舆遗存
崩冈天后庙 乾隆十二年(1747年) 咸丰三年(1853年) 不复存在
文阁 乾隆十三年(1748年) 不复存在
武阁 乾隆十三年(1748年) 光绪十八年(1892年) 不复存在
圣迳天后庙 未知 乾隆六十年(1795年) 不复存在
三官庙 嘉庆二年(1797年) 不复存在
财神庙 嘉庆十六年(1811年) 不复存在
观音庙 光绪三十一年(1895年) 不复存在
祠堂
堂号 主祀 地址 现况
黎氏序季祠 黎门堂上历代宗亲 暂无定级
黎氏宗祠
(始祖祠)
敦本堂 始祖(东轩) 启明坊 海珠区文物保护单位
月江黎公书室
(月江祖祠)
月江祖 中约直街 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
月台黎公祠
(月台祖祠)
月台祖 启明坊 已拆除
存逸黎公祠
(存逸三世祖祠)
三世(存逸) 暂无定级
存盛黎公祠 三世(存盛) 已拆除
南溟黎公祠
(南溟祖祠)
润泽堂 四世(南溟) 启明坊 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德存祖祠 四世(德存) 街市前 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
云垄祖祠 五世(云垄) 中约直街 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
云阁黎公祠
(云阁祖祠)
五世(云阁) 已拆除
怀川书室
(怀川八世祖祠)
八世(怀川) 暂无定级
果轩家塾 八世(果轩) 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
静观黎公祠 君和堂 静观祖 暂无定级
慕南黎公祠 慕南祖 暂无定级
日昭黎公祠 日昭祖 村托儿所 暂无定级
爵昭黎公祠 爵昭祖 已拆除
旦阳黎公祠 旦阳祖 暂无定级
心宇黎公祠 心宇祖 暂无定级
远耕黎公祠 远耕祖 暂无定级
兴唐公祠 兴唐祖 已拆除
会唐书室 会唐祖 暂无定级
叶山书室 叶山祖 已拆除
其他
  • 远景流徽村墙:清朝时仑头村附近的海盗十分猖狂,于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村民在村东南边筑起村墙,叫“远景流徽”。道光二十年重新修建。咸丰二年,修整兼延长北门同西门一带的围墙,将其连通。
  • 南山锁钥:门楼。位于中约直街。
  • 仁厚里:门楼。位于中约直街。
  • 仑头乡约:位于后底岗山脚。
  • 社稷之神祭坛:位于后底岗山脚。
  • 黎氏祖墓群:位于后底岗,是仑头黎氏始祖墓。
  • 进士第:清朝进士黎崇基故居。仑头村坚守“重德明教”的古训,读书风气盛极一时。明朝时村里培育了很多人才,到清朝,仑头黎氏家族代代都出精英。其中,黎氏十七世黎崇基进士最显赫,考过殿试。仑头黎氏家族在清朝先后有三十二个人入读国子监
  • 仑头民居:民居基本上都是石脚青砖镬耳屋。在平面布局上,特征是三间两廊一天井、侧房木阁楼。多数民居用花岗岩石条砌墙角、门框、窗框,铺天井地。门檐保留灰塑山水、花卉、蝙蝠图案,山墙外塑山花、卷草图案装饰,屋里面有砖雕神龛,天井、门口墀头砖雕装饰精美。

特产

[编辑]

仑头物产以水果为主,有脐橙、甜橙、糯米糍荔枝、尚书怀荔枝桂味荔枝、红果杨桃等。仑头村有土地五千亩,其中三千多亩种水果。仑头水果生意在清朝年间最鼎盛,除在广州销售之外,还曾销往新加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市举办柑桔展,整个赛区唯一的脐橙就是仑头出产的,最后仑头赢得第一名。

交通

[编辑]
公交车
  • 车:264路、264A路、B25路
  • 车站:仑头村委站、仑头立交站、中华姓名博物馆站、仑头总站
轮渡
  • 官洲码头—仑头码头
隧道

参考资料

[编辑]
  • 《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汇编》
  • 《海珠古祠堂》
  • 《仑头村史》
  • 《仑头黎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