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关系学派
人群关系学派是依“霍桑实验学派”的成果而衍生出的学派。现代人群学派已经不只是一套处理人的技术组合;而是一种了解人群的分析途径(approach)。近年来“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研究,即往这方向研究并以“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取代“人群关系”。
受到重视的原因
[编辑]一、管理阶层有感于人性面重要性日增,终要注重组织的软件、硬件的均衡发展。
二、梅尧等人群关系学派学者的发现提供给管理阶层更多的理论基础。
三、工会的形事和团体意识的抬头,资方必须要用人性化的管理、领导方式,来诱使员工们施展全力,制造双赢结果。
四、地方性产业日渐转变为全国化甚至是全球化。管理阶层面对不断增加的员工就是面对不断增加的人事问题、纷争、冲突。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因“人”而来的事务正是人群关系学派研究的项目
理论基础
[编辑]对人性的假设
[编辑]不同于泰勒假设“人如果工作有效率,则他便会快乐”,人群关系学派假设“人若是快乐,则其工作便会有效率”
个别差异
[编辑]由于个别差异故人群关系哲学也就向民主政治哲学,从个人开始强调“差异管理”(the management differences)。
完整的人
[编辑]人不可割裂;当一个人被组织雇用时候则其所拥有的一切都带入组织之中,故管理者对员工管理应该从整体分析、考量方可解决问题。
让“激励”成为可能甚至是必要,为管理学者关切的议题。
有动因的行为
[编辑]人的行为系由一个人需要结构而引起。就是人的行为受以下因素产生:刺激(起因)→需求(动机)→行为(方向)
人类尊严
[编辑]偏重道德哲学的观点而不是科学的结论。每个人所受到的尊严应相等,不能在组织之中地位高低而有差别待遇。
对组织性假设
[编辑]组织是种社会系统
[编辑]组织之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社会系统,一是正式社会系统,另一个非正式社会系统。
组织是种融合过程
[编辑]组织同时进行着相辅相成的两种过程:
一、社会化过程:行动有助达成组织目标。
二、个人化过程:行动有助实现个人愿望。
强调管理的民主化
[编辑]雷德福(E. S. Redford)
[编辑]民主道德有三大信条:
一、个人的实现。
二、平等主义。
三、普遍参与。
有意义的参与需要许多要件:
一、可以接近消息。
二、得直接、间接接近政策讨论会。
三、公开让公众讨论任何问题的能力。
四、可以维护一己之见而无惧强制报复。
五、可以考量所有主张所具有的要求。
凡是有这些条件的社会,即可称为“开放的社会”。
费富纳(John M. Pfiffner)
[编辑]工业民主有五大基本必备条件:
一、双向沟通。
二、大众影响政策。
三、责任管理。
四、工业基本人权宣言。
五、依据法规治理。
评述
[编辑]一、把目标锁定于提升生产力而非以成员福祉为最终价值。因而遭到史考特(W. Scott)批评成“母牛社会学”。
二、研究重点在组织成员个人行为并未考量组织整体、组织和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