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无后坐力炮
M18 Recoilless Rifle | |
---|---|
类型 | 肩扛式无后坐力炮 |
原产地 | 美国 |
服役记录 | |
参与战争/冲突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43年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22.04千克(48.6磅) |
长度 | 1.56米(5.1英尺) |
宽度 | 20.4千克[1] |
操作人数 | 2名 |
炮弹 | 57×303毫米(HEAT、HE、WP) |
口径 | 57毫米(2.26寸) |
发射模式 | 单发 |
枪口初速 | 365米/秒 |
有效射程 | 450米(0.28 mi) |
最大射程 | 3,976米(2.471 mi) |
瞄具 | M26 |
M18无后坐力炮(英语:M18 recoilless rifle)是一种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使用的肩扛式反坦克武器。M18属于单人携带的后装式单发武器,既可以用于反坦克也可用于反人员作战。使用时通常架设在单脚架或是士兵的肩头,然其最稳固的支架却是从勃朗宁M1917重机枪的三脚架发展而来。[2]
设计
[编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的火炮部门开发了一种105毫米口径的无后坐力炮,而步兵部门将精力集中在可由单人携带的57毫米无后座力炮上。步兵部门选择的炮弹是从英国武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炮弹侧壁上钻有数百个洞眼,里面则有防水防潮的塑料衬里。在炮管内还雕刻有同膛线相匹配的平行条带,据信此举有助于减少摩擦力,增大发射火药的推进作用和炮弹射出时的初速。[3]新的57毫米无后坐力炮在1943年11月开始测试,测试时的代号为T15,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武器比炮兵部门的105毫米无后坐力炮更为优秀,于是后者的计划被取消。[4]同年晚些时候,T15被正式确定为M18型57毫米无后座力炮。M18可以使用4种炮弹:破甲弹、高爆榴弹、白磷烟雾弹、训练弹。[5][6]1945年初,军队订购了2000门M18和80万发炮弹。 [3]
使用
[编辑]第一批M18很快就运到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首个接收它们的部队是位于欧洲的第17伞兵师。虽然作为轻型武器来说,其高爆弹的威力不俗,但是破甲弹63.5毫米的贯穿能力就颇为使人失望了。[7]与之相比,巴祖卡火箭筒的穿甲能力为120毫米。[8][9]这主要是因为为了提高精确度而使用了膛线,膛线导致的旋转使射流发散,降低了HEAT弹头的穿透力,但是后效比起尾翼稳定的巴祖卡火箭弹高[10]
在太平洋战区,官兵们表示新的57毫米无坐力炮是一种极为成功的“手提火炮”。1945年6月9日,M18在冲绳岛战役中首次投入使用,同时提供的配套炮弹为高爆弹和烟雾弹。在太平洋地形复杂的岛屿上同日军进行艰难的拉锯战时,M18是能够提供有效的炮火支援。士兵们唯一的怨言就是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炮弹。[11]
在朝鲜战争中,M18用于摧毁敌人的机枪据点。[12]作为反坦克武器则缺乏效率,要想用M18击穿T-34型坦克只有打击它的后面装甲才行。因而美军士兵更愿意使用口径更大的M20型超级巴祖卡来攻击T-34。
国民革命军在抗战期间没有获得无后坐力炮军援,首次接触此兵器是在1946年美国赠与了2门M18无后坐力炮,在1946年7月由五十兵工厂进行拆解测绘并进行仿造,1947年11月制成三六式无座力炮,但因国内无法产制合格的特殊合金钢,因此到1949年五十厂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前,生产的98门三六式都不合格。撤往台湾的兵工厂则是利用以剩余军事物资名义搜罗来的M10坦克歼击车上因炮栓遭到炸毁而无法使用的75毫米坦克炮炮管重制出四十式七五无后坐力炮,虽然口径不同,但基础设计为三六式放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承接了国民政府兵工厂的能量,将这些M18和其图纸加以研究,开发出了52式无后坐力炮,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破坏力。自身重量22kg,沿用五十厂在三六式开发时研制的轻型三脚架(6.8kg),亦可使用炮身中部的伸缩式撑杆,必要时可肩射。配备杀伤榴弹和破甲弹,直射射程约为300m;杀伤榴弹的弹片杀伤范围为75m²,破甲弹对30°倾斜装甲的最大破甲深度为70mm。用于朝鲜战争、藏区平叛战斗、1962年对印战争等。这种武器尚沿用至越南战争,[13] 坦桑尼亚也获得了部分52式,52式可以同时使用美国和中国的弹药,而M18却不能使用它的炮弹。[2]
直到1984年,巴西仍然在生产M18。[14]
使用国
[编辑]来源
[编辑]- ^ U.S. 57mm Recoilless Rifle. [201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 ^ 2.0 2.1 Jane's Infantry Weapons 1976 page 571.
- ^ 3.0 3.1 Ian Hogg The Guns 1939-45 page 151 Ballantine Books 1970.
- ^ Weapons and Warfare, p. 879, Vol. 8, 1978.
- ^ TM 9-1300-204, Ammunition for Recoilless Rifles, p. 9, Washington: Department of the Army, 1959.
- ^ After World War Two ended, a canister round with a range of 175 meters was also produced.
- ^ Jane's Infantry Weapons 1976 page 571.
- ^ Terry J. Gander, The Bazooka page 18, The Military Book Club.
- ^ Even 120mm of penetration was not enough to defeat the frontal armor of most German tanks after 1943.
- ^ Ian Hogg, The Guns 1939-45, page 79, Ballantine Books 1970.
- ^ Weapons and Warfare, p. 890, Vol. 8, 1978.
- ^ rt66.com webpage. [201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7).
- ^ Simon Dunstan, Vietnam Tracks, p. 56,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04.
- ^ Ian Hogg, Jane's Infantry Weapons, pp. 693 & 695, 1984-85, London: Jane's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