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三一式60毫米迫击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31式60公釐迫擊砲
三一式迫击炮
三一式60毫米迫击炮 (图为美制M2迫击炮)
类型迫击炮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1-1980年代
使用方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与战争/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共内战
朝鲜战争
生产历史
研发者 中华民国五十兵工厂
研发日期1940/7-1941
生产商五十兵工厂第十兵工厂
四四兵工厂九十兵工厂
生产日期1941 - 1952
制造数量32000门以上
基本规格
重量18公斤(炮管5公斤、炮架8公斤、底板5公斤)
长度67.05公分
枪管长度60.1公分(11倍径)
操作人数2人

炮弹60.75毫米
载具方型底板式三脚炮架
射击仰角+45 - +85度
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5.5度
射速18发/分,最大射速32发/分
枪口初速133/秒
最大射程1,333米(1,458码)
1,444米(1,579码)(1444为61兵工厂版本)
瞄具M4式直射光学瞄准镜
中正式迫击炮瞄准镜
填充榴弹1.5千克(3.3英磅)

31式60毫米迫击炮抗日战争时期50兵工厂仿制法国布朗德60毫米迫击炮所产制的迫击炮,也是抗战时期中国生产数量最大的火炮

简介

[编辑]

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逐渐广泛配发到第一线之后,国民政府进一步的希望提升步兵单位的随身火力,因此要求五十兵工厂进行60毫米轻迫击炮的研发。国民政府在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自法国购得布朗德60毫米与120毫米迫击炮,在同年秋季起指示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厂进行设计以及材料简化,简化项目包括:

  1. 合金钢制炮管改由普通铸钢,后以库存老旧三吋炮弹炮管应急
  2. 钢制炮架改为木制炮架,后以铝合金炮架取代
  3. 底板改为生铁制,后因铸钢材料获得国产来源,因此恢复钢制底板[1]

不过,这项低配版研发计划在民国三十年(1941)7月结束,由于国际环境的转变,国民政府获得外援的弹性增加,兵工署在此时要求五十厂直接仿制法国布朗德60毫米迫击炮英语Brandt Mle 1935。五十厂在1年内完成生产线建立,并自美国购买炮身用钢6,000门,在性能上达到与原版相同标准,并于1941年起量产配发国民革命军部队之排级火力支援武装。[1]

虽说三一式的设计直接复制国外产品,不过量产型的炮管略短于原版,使用的炮弹则比原厂来的重,因此在射程上缩减了25%左右。

三一式60迫炮和同时间军援提供的M2迫击炮配备部队,起初开始配发的单位是中国远征军,在远征军三十二年军暂行编制中,为步兵连下增加一个迫炮,配备3门60迫炮。这个编制到实际发动滇西反攻作战时增编成迫炮排,配备6门60迫炮。在缺乏步兵炮编装的情况下,60迫炮成为国军基层最倚重的支援火力。理想上远征军的步兵团会编制有54门60迫炮,整个步兵师需要编装量达162门。而后远征军编制改制为三十四年甲种军,60迫炮的数量缩编回迫炮班,但60迫炮被降编成属武器,因此步兵连编制的60迫炮增加到9门,按照三角师英语Triangular division的三三制编制逻辑,步兵会配备243门60迫炮,更加强化了基层步兵的火力。而在滇西反攻作战的经验中,60迫炮因最低只需2人即可操炮,也可加入散兵中共同战斗,强化了远征军部队在近战的火力优势,抵销日军在白刃战战术的效用。

生产

[编辑]

原先五十厂预计产能可达到每月100门,但量产前期因为其他装备的生产(二九式150毫米迫击炮的改装以及三十式战防炮的制造)因此直到抗战后期三一式才达到最大产能,但是五十厂的月产能不足配发一个步兵师,对庞大的国民革命军来说杯水车薪,因此军委会除了既续以驼峰航线引进军援的美制60迫炮配备给滇缅远征军部队,兵工署也开始寻觅国内尚有余力与技术的兵工厂投入量产;由于五十厂在逆向工程时建立了所有蓝图以及加工规格标准,因此其他兵工厂以同样蓝图进行加工即可制造相同成品,十厂在抗战末期加入三一式生产,国共内战时期四四厂以及九十厂也有少量生产此款迫击炮。

国共内战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然保留了这款迫击炮的生产并持续配发至步兵部队,直到1961年才以此款迫击炮的再制版本63式迫击炮汰换三一式的任务。

中华民国政府迁移台湾之后,中华民国陆军国共内战导致大量武装损失急需补充各式武器,但是抗战时期迁移至西南方的各大兵工厂并未搬迁至台湾,使得武装来源一度面临中断危机,此时1948年从上海搬迁至台湾南港兵工署驻沪修理处战车制造厂在隔年(1949年)改组成为兵工署第61兵工厂(简称61厂,日后改制为202兵工厂),为了延续兵工厂生产维持人员生计因此主动争取制造任务。

61厂原本非专业火炮制造工厂,因此根本没有任何专业的火炮制造机具以及员工,除此之外,31式迫击炮的相关制造工程图全部都留在大陆,因此没有任何书面参考资料,61厂唯一倚仗的是拥有火炮制造经验的吕则仁上校。在吕则仁的交涉下61厂从兵工署处取得一门31式60毫米迫击炮当实样,如同当年50厂,61厂以逆向工程的方式重绘31式的零件蓝图,在缺乏制炮机床的状况下整门原型炮几乎全是以手工打造,迫炮底板是以手工方式将将铁板烧红后敲打而成。

61厂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仿制完成31式,并于1949年(民国38年)8月原型炮通过兵工署检验后开始量产,至1952年(民国41年)共生产2,113门同型装备,但同时部队当中也兼用M2迫击炮。中华民国服役的三一式要直到1980年代T-75 60毫米迫击炮服役后才告退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慢了20年以上才完全退休。

三一式历年产量(仅计算国民政府控制时期产能)
年份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总数(门)
产量 五十厂 200 800 900 1500 2200 4500 8390 18490
十厂 2770 8515 11285
四四厂 50 50
九十厂 450 450
六一厂 2113 2113

参考资料

[编辑]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