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斑鱼
外观
(重定向自黑边石斑鱼)
赤石斑鱼![]() |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鲈形目 Perciformes |
科: | 鮨科 Serranidae |
属: | 石斑鱼属 Epinephelus |
种: | 赤石斑鱼 E. fasciatus
|
二名法 | |
Epinephelus fasciatus Forsskål, 1775
| |
异名 | |
|
赤石斑鱼,又称黑边石斑鱼,俗名为石斑、格子鱼、赤鮨,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的其中一个种。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红海。[1]
分布
[编辑]本鱼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包括东非、日本、韩国、台湾、澳洲、豪勋爵岛及太平洋各岛屿附近海域皆有分布。
深度
[编辑]水深4至160米。
特征
[编辑]体呈红橙色,体侧具5至6条不甚明显横带。眼小,短于吻长。口大;上下颌前端具小齿,两侧齿细尖,下颌约2-4列。胸鳍圆形且长过腹鳍、尾鳍圆形,具有但黄色之末端,背鳍硬棘部的尖端呈黑色,背鳍硬棘6枚,背鳍软条15-17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9-75枚;纵列鳞数92-135枚,前鳃盖骨后缘具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长可达40公分。
生态
[编辑]为岩礁区及珊瑚礁区常见之鱼类。肉食性,以鱼类及甲壳类为主食。
经济利用
[编辑]肉质鲜美,具高价值经济鱼类,适合清蒸或煮清汤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