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攻巴米扬
外观
(重定向自范延堡之战)
围攻巴米扬也称为范延堡之战,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年)秋,蒙古第一次西征中,蒙古帝国军队南下哥疾宁(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途中在范廷(现代巴米扬)发生的攻坚战。
背景
[编辑]在花剌子模苏丹阿拉乌丁·摩诃末死后,他儿子札兰丁在阿富汗募兵抵抗。新王札兰丁在哥疾宁率兵八万,计划大举反攻。
攻城
[编辑]成吉思汗派失吉忽秃忽率三万骑兵前往喀布尔山区,威胁札兰丁侧背,保护主力南下。察合台、窝阔台、拖雷率蒙古军主力南下哥疾宁。途经客儿端塞(也称古儿疾汪,今阿富汗杜尔扎卜和吉尔吉万县境内),围攻一个月,方才攻克。毁城屠城后,继续前进,越过兴都库什山脉,抵达帆延(今阿富汗巴米扬)附近的范延堡。范延堡城高坚固,居民拒不投降。蒙古军使用攻城兵器攻城,范延堡居民使用弓矢弩炮对抗,在双方激战中,察合台之子木阿秃干中箭身亡。木阿秃干少年骁勇,骑射皆精,成吉思汗钟爱此孙。此时,成吉思汗非常悲愤,督军昼夜轮番强攻,城上城下,积尸如山,蒙古军移尸作梯,奋勇杀入攻陷范延堡。成吉思汗闻报失吉忽秃忽在八鲁湾(今阿富汗北部帕尔旺省)遭遇战中败于札兰丁,于是下令昼夜兼程急奔哥疾宁,寻找札兰丁决战[1]。
事后
[编辑]在来到巴米扬时,因他的孙子木阿秃干被守军射杀,成吉思汗极愤怒,决定在破城后不取一物不留一人,破坏是如此彻底,因此蒙古人称巴米扬为“卯八里”,即[被毁]坏之城。
围攻后成吉思汗为继续追击札兰丁进入印度。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国战典 上》.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著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4 第7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