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撇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胡撇仔戲
胡撇仔
表记
汉字 胡撇仔
白话字 ô͘-phiat-á

胡撇仔,为台湾歌仔戏其中一种表演类型与风格,由“opera”的日语读音“オペラ”音译而来,无固定书写方式,亦有“乌撇仔”、“黑撇仔”、“胡撇拉”、“黑碟子”、“乌碟子”、“黑盘子戏”、“胡撇仔戏”等写法。为台湾日治时期因“旧戏取缔”政策、歌仔戏吸收商业剧场各项表演特长而发展出的表演风格,迄今仍为多数民间歌仔戏团演出的风格之一,亦逐步登上官办活动舞台甚至室内剧场售票演出,也因受小剧场的实验新作浪潮影响,陆续出现标榜“新胡撇仔”的作品。[1][2][3][4]

起源

[编辑]

1920年代中期,歌仔戏在商业剧场中展露头角,顺应商业剧场求新求变、投观众所好的竞争法则,成长茁壮于此的歌仔戏具有吸收不同表演元素的灵活性,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剧种。[1]1930年代初期,台湾唱片工业开始发展,该时期的台语流行歌,歌词多采七言四句、分节歌的形式结构[5],亦有作曲家为歌仔戏文场乐师,或歌仔戏新调创作者,彼此互相影响[6]。这样的成长时空背景,使“传统”与“现代”在歌仔戏生成时,同时成为重要的滋养元素,造就歌仔戏极具包容力与混合力的剧种体质。[1][7][8][9]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戏剧被纳入“总动员体制”,随皇民化运动“禁鼓乐”、“推展皇民化剧”等政策影响,传统戏曲因浓厚中国式色彩遭禁止,歌仔戏团面临解散,或变成标榜演出“改良戏”、“新剧”(广义而言,即“话剧”)的剧团,以争取生存空间,表面上演出为皇民化姿态,改穿和服西装洋装;脚踩木屐、手持武士刀;唱日本歌曲或流行歌曲、以小喇叭萨克斯风等西洋乐器伴奏;宣扬日本当局政策,然而其实际演出内容、台词动作、演唱曲调,仍带有大量歌仔戏成分,产生混和日本“时代剧”、现代新剧、歌仔戏等不同题材内容,在音乐伴奏、服饰造型、表演模式均新旧交杂的“混合式歌仔戏”,被称之为“sufu”(人造纤维,ステープルファイバー,staple fiber的日文略称)或“ファイバー”(fiber,混纺纤维制品,与sufu均意指不纯正[4]),为胡撇仔表演类型萌发的基础,战后则通称为胡撇仔。[1][7][8][9]

各时期发展

[编辑]

日治时期

[编辑]

1930年代起,日本政府开始实施剧本检阅,对内台戏院的演出有诸多箝制,至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台湾总督府加强实施皇民化运动,展开“旧戏取缔”,歌仔戏团为求生存,改标榜演出“改良戏”或“新剧”作为幌子[1][7][8][9](或称皇民剧、台湾新剧、半新剧、胡撇仔戏、蝌蚪戏、与chanbaraチャンバラ[10]),一方面以“sufu”或“fiber”形式演出,一方面在警察管不到时,仍以演出传统型态演出。[11]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对剧团与演出的管控越发严厉,1942年“皇民奉公会”指导成立“台湾演剧协会”与“台湾兴行统制株式会社”,负责审核控管剧团与演出场所,从戏剧活动上推动皇民化,直接操控台湾戏剧,使皇民化剧成为垄断性娱乐。[2][9][12]

战后内台时期

[编辑]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殖民统治结束,戏曲禁令随之解除,此时的胡撇仔已脱离对皇民化运动的不得已权变,转向观众喜好和通俗趣味,因商业剧场竞争激烈,为增加可看性,除延续日治时期内台的演出型态,歌仔戏团更深入杂揉各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元素,吸收商业剧场中歌舞、魔术杂技戏剧电影的特长,从中外电影与小说中撷取素材、借鉴舞台形式,发展出以歌仔戏为基底,结合自由的剧情、诙谐的台词、灿烂的服装、刺激的声光效果,并穿插流行音乐的拼贴风格。此通俗的形式,在官方主导的审美标准中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使其艺术位阶在官方视角下被边缘化,“胡撇仔”由原本“オペラ”音译而来的本意,渐渐被扭曲为“胡白撇撇”、“胡来乱撇”等负面色彩。[1][7][9]

代表作品:《樱花战争》、《水萍怪影》、《补破网》、《玫瑰贼》等[2][4]

1960年代迄今

[编辑]

外台胡撇仔

[编辑]

1960年代初,大众传播媒体崛起、商业剧场生态变迁、通俗娱乐日趋多元,使内台市场急遽萎缩,歌仔戏班逐渐将经营重心转往户外庙会搭台演出(称民戏、外台戏、外台歌仔戏),日戏以“古册戏”为主,夜戏多为“胡撇仔戏”,在1970年代进入鼎盛期,至今仍为多数民间歌仔戏团主要的戏路市场。[1][2][9]

外台胡撇仔戏延续内台胡撇仔戏的演出风格及剧目改编,亦自时下流行娱乐中汲取灵感、新编剧目,表演更活泼生活化,与时俱进使用现代流行语汇、结合时事议题,剧情新奇多变,服装造型夸张华丽,取用古今中外器乐与乐曲,参杂吊钢丝与舞台声光特效等,在形式上不断求改变,而在情节、表演、音乐的设计概念与逻辑上,仍充满浓厚的歌仔戏味,讲究演员的戏曲基本功底。[1][4][13]

为求在市场上出奇制胜,有些剧团开发外台的技术与特效创新,发展出“金光戏”风格。又,随歌舞团、综艺秀转进外台庙会,为谋求生存空间,部分歌仔戏团过度综艺化,其荒诞不经的表演被归入胡撇仔,并在谐音的联想下,加强了“胡撇仔”就是“黑白来”的负面形象。[1]

1980年代,随文化政策改变,歌仔戏确立在“文化”上的法定地位;1990年代中期后,追寻自身文化在地性与主体性的文化氛围,使“胡撇仔”因题材、服饰造型多取自在地,渐受艺文圈关注;2000年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举办第一届外台歌仔戏汇演,官方资源主动且有系统地进入民间戏班,这类日渐频繁、带入现代剧场观念的“文化场”公演,成为歌仔戏在外台场域,除了既有“民戏”,另一个主要的搬演模式,“胡撇仔”类型剧目亦逐步登上官办活动舞台甚至室内剧场售票演出,使“黑白来”的形象得以转变,回到其原意opera,为一种表演风格,而非胡闹乱来。[1][2][7][14]

代表作品:《天残地缺》、《伍华山庄》、《柳家店》、《哑妻》、《飞贼黑鹰》等[1][2][4]

新胡撇仔

[编辑]

1990年代后期,小剧场的实验新作浪潮,为胡撇仔的发展提供想像与实践平台。1996年由经营现代剧场的“金枝演社”率先标举“胡撇仔”演出,其后陆续出现标榜“新胡撇仔”的作品,除了户外巡演,亦在室内剧场售票演出。[1][14][15]

“新胡撇仔”于兼容并蓄、异质拼贴的立基上,期许乘载当代思维,其剧作内容、立足基础及创作动机,已有别于“胡撇仔”鲜明的商业性格,往实践艺术理想的方向前进。[1]

代表作品:

金枝演社:《胡撇仔戏──台湾女侠白小兰》、《可爱冤仇人》、《罗密欧与茱丽叶》、《玉梅与天来》、《浮浪贡开花》、《浮浪贡开花Part 2》[15]

台湾春风歌剧团:原创剧本胡撇仔戏《Seven Days》、“新胡撇仔戏”《威尼斯双胞案》[15]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陈, 幼馨. 台灣歌仔戲的異想世界:胡撇仔表演藝術進程. 稻乡出版社. 2010. ISBN 978-986-7862-76-1. 
  2. ^ 2.0 2.1 2.2 2.3 2.4 2.5 谢筱玫. 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3. ^ 陈慧玲. 什麼是胡撇仔?. 台湾春风歌剧团. 2006-08-25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4. ^ 4.0 4.1 4.2 4.3 4.4 陈慧玲. 由胡撇仔戲的發展談外台歌仔戲與通俗文化的融合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utdoor Taiwanese Opera and Popular Culture-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O-pei-la-hi.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05-01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5. ^ 刘南芳. 流行歌曲在臺灣歌仔戲中形成的套路與影響.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6. ^ 刘南芳. 台灣歌仔戲引用流行歌曲的途徑與發展原因.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4). 
  7. ^ 7.0 7.1 7.2 7.3 7.4 曾郁珺. 城市‧蛻變‧歌仔味:臺北市歌仔戲發展史.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12: 33–54,55–60,62–108,137–150. ISBN 978-986-03-2262-0. 
  8. ^ 8.0 8.1 8.2 演出型態. 歌仔戏主题知识网.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9. ^ 9.0 9.1 9.2 9.3 9.4 9.5 成熟壯大期. 歌仔戏主题知识网.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10. ^ 內台胡撇仔戲. 歌仔戏主题知识网.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1. ^ 林正尉. 「對映」、「中介」與「流動」:管窺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戲劇文化中的抵抗與生存之術 Strategies and Resistances: Three Movements Toward the Taiwanese Movie and Theatre Culture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艺术观点ACT|Art Critique of Taiwan.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 2016-01 [2023-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3). 
  12. ^ 石婉舜. “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戲劇(1936.9~1940.11).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3. ^ 外台胡撇仔戲. 歌仔戏主题知识网.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4. ^ 14.0 14.1 谢筱玫. 從精緻到胡撇:國族認同下的臺灣歌仔戲論述.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 
  15. ^ 15.0 15.1 15.2 司黛蕊. 懷舊的共同體與再合成的自我:金枝演社與臺灣春風歌劇團的新胡撇仔戲. 华艺线上图书馆. 2009-07 [2023-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