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嫁妆死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索奩焚妻

嫁妆死亡,是因夫家认为嫁妆不足,直接或间接造成妻子死亡的事件。嫁妆死亡常见于印度[1]巴基斯坦孟加拉[2];在当地,许多妻子因此遭烧死、毒死、泼酸,或死于手术等,但被掩饰为意外事件,而警方或医院也经常配合发出假证明。[3]此类案件受调查的比例低于10%。[2]多数手法为在受害者身上淋煤油并点燃。[4]

同时,虽印度法律明令禁止嫁妆习俗[5],但违反者鲜少被处罚。

背景

[编辑]

种姓制度高嫁低娶婚姻习俗中,男性的结婚对象是同种姓和较低种姓女性,女性的结婚对象是较高种姓及同种姓的男性。较低种姓女性可通过嫁给较高种姓男性,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男性却不能通过娶较高种姓的妻子提升社会地位。为此,女方家庭不得不为此付出昂贵的嫁妆。印度裔学者Rao和Deolalikar于1998年发表的论文指,当时女方嫁妆的价值平均占到了新婚夫妻婚前财产的68%,约是女方家庭的六年年收入。进入2000年后,印度嫁妆的价值通常在6万美元到13万美元之间[6]。婚后,男方仍可向女方家庭索要嫁妆,持续数年之久。在印度社会中,由于现代化的进程,使低种姓民众有机会成为富裕人群。这亦是印度嫁妆膨胀的一个因素[7]

嫁妆纠纷不外乎夫家向妻家索取嫁妆无度、妻家所给的嫁妆少于夫家认为妻家能负担的、妻家一再迟付应允的嫁妆等。另外也有丈夫想要在不损及颜面的前提下除掉妻子的案例。夫家为了尽快结束婚姻关系以便再娶及获得新的索取嫁妆机会,常多人合谋以煤油汽油等易燃液体烧死媳妇。选择这种手法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手法易于后续处理及伪装,以图犯罪证据不被掌握。

有一种广泛的误解认为焚妻是根植于南亚地区的历史陋习,但事实上首宗犯罪是发生于20世纪晚期。

统计

[编辑]

因于犯罪者常以烧死媳妇妻子并伪装成自焚厨房意外来达成,受害人数只能推估,难以确切统计。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英语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此类案件在印度成逐年上升的趋势。2005年度案件记录显示,已确认及被报导的死亡人数,包含受焚而死者,计有7026人。2007年,案件数升至8093起。2010年的数据则达到了8391起[8]

防范

[编辑]

随着女权提升及一些国际人权团体,例如国际特赦组织的批判与施压下,次大陆地区的国家陆陆续续建立起法律及保护措施。

政府行动

[编辑]

印度在1961年便颁布了嫁妆禁止法(Dowry Prohibition Act)来遏止,该法并于1984年及1986年续修,印度警方也设置了专责窗口及收容中心以保护受害妇女。巴基斯坦则自1976年起立法规范,而进步女性协会领导人Shahnaz Bukhari也积极争取保护性立法、烧伤妇女的收容所及专门病房的设立。

即使如此,这类嫁妆犯罪似乎仍有增无减。《时代杂志》曾报导,1990年代中期在印度因嫁妆而死的妇女已由1980年代初期的每年400人激增为每年5800人,但有人认为这项数据可能不足以证明此类犯罪的增加,而可能是印度女权提高后这类事件才大量曝光的一种反映,而且许多案件也难以辨别是自杀还是谋杀

民间努力

[编辑]

在印度,针对大多数新娘焚烧案件,国内立法通常没有得到充分执行。 正因为如此,民间的组织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阻止新娘焚烧的发生。其中一个例子是政府资助的家庭咨询中心小组,其目标是加强家庭关系,减少法律干预。 然而,此类咨询中心小组只加深了“女性拥有尖锐的舌头”和男性“具有殴打”的能力的刻板印象[9]。不过,目前其他类似的机构也萌芽而生,试图去解决相关问题[10]

另一方面,社会甚至受害者的娘家也常常拒绝接纳不幸毁容的妇女,以致受害妇女在死里逃生之后面临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生存磨难。

其他援助

[编辑]

一项提案要求根据国际难民法扩大对妇女的保护,以便为性别歧视或性别歧视的受害者提供庇护[11]。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方法是将妇女纳入“受迫害的社会群体”的定义[9],这将使她们在迫害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国际庇护。

1984年4月,欧洲议会提出了一项建议,即通过改革国际难民法,“保护妇女免受基于性别的迫害”[9]。但是,该提案遭到拒绝。另一个解决办法是通过建立产权来增加妇女的经济利益[12]。即使已婚,新娘在生活期间也不享有属于丈夫财产的权利[9]。在赋予妇女拥有财产的权利时,妇女不需要为了经济或法律目的而结婚,从而淡化嫁妆风俗。

参考资料

[编辑]
  1. ^ Dieser Arzt schenkt indischen Brandopfern ein neues Gesicht. Bergedorfer Zeitung. 2011-03-30 [2013-06-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2. 
  2. ^ 2.0 2.1 "Brautverbrennung ist die beliebteste Method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Oktober 2013, DIE WELT, Abgerufen am 26. Dezember 2015
  3. ^ INDIEN - Blutbad um Mitgif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Januar 2001, Der Spiegel, Abgerufen am 26. Dezember 2015
  4. ^ Georg Blume, Christoph Hein: Indiens verdrängte Wahrheit. Edition Körber-Stiftung, 2014, ISBN 978-3-89684-154-4.
  5. ^ Gabriele Alex. Genderequality in Indien – Erfolge und Probleme (PDF; 3,6 MB). La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Badenwürtenberg: 216–219. 2009 [2013-06-02].  |periodical=|work=只需其一 (帮助)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副本 (PDF). [2019-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4. 
  6. ^ 印度嫁妆膨胀之谜,种姓制度下面的新郎勒索. 中国日报网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9-28 [2013年9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简体中文). 
  7. ^ 时宏远. 印度嫁妆砸死人. 光明网. 2008-05-09 [2013年9月12日] (简体中文). [失效链接]
  8. ^ 印度每年数千新娘被丈夫烧死. 深圳晚报网站,来源:国际在线供深圳晚报专稿. 2012年3月1日 [2013年9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2月6日) (简体中文). 
  9. ^ 9.0 9.1 9.2 9.3 Lakhani, Avnita. Bride-Burning: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Is out of Control. Pepperdine Dispute Resolution Law Journal. 2005, 5: 249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10. ^ Nangia, Anshu. The Tragedy of Bride Burning in India: How Should the Law Address It. Brookly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996-1997, 22: 637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11. ^ Cipriani, Linda. Gender and Persecution: Protecting Women under International Refugee Law. Georgetown Immigration Law Journal. 1993, 7: 511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12. ^ Gopal, Gita. Gender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in India: The Legal Connection. Boston College Third World Law Journal. 1993, 13: 63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8).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