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典范转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範式轉移

典范转移(英语:paradigm shift),又称范式转移,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的重要观念,主要用于解释科学史的发展,以及常态科学(Normal science)时期科学家如何从事研究工作。虽然“典范”(paradigm,也作“范式”)一词在孔恩这部著作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孔恩并没有赋予典范一个明确的定义。狭义上来说,典范是一个科学社群对于“应该如何从事研究”的共识,因此典范可以是一些成功的科学研究案例,像是亚里士多德对物体运动的分析,或是马克斯威尔提出的用于描述电磁场的四条数学方程式。通常这些重大的科学成就都记录于教科书中,像是牛顿就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丁语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中提出了著名的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或是中世纪托勒密所写的至大论,就是地心说理论的集大成者。除了描述理论的内容外,教科书中也常提及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以及利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的数学技巧等,这些也都包含在广义的典范定义。[1]

但典范并非固定不变的概念,当典范尚未确立之时,科学发展仍处于前典范时期(pre-paradigm science)。随着典范的确立,科学发展进入常态科学时期(normal science)。如果典范遭遇到挑战,便进入科学革命时期(scientific revolution),有时也被称作非常态科学时期(extraordinary science)。如果此时出现了一个足以挑战原有典范的新典范,就会进入新的常态科学时期(new normal science),此即典范转移的过程[2]

如果思想上因为无法适应或主观上拒绝接受逻辑关系变化从而产生功能性认知障碍,造成决策取舍和行动选择都落后于现实发展,这种无法有效适应范式转移的情况称为范式瘫痪(paradigm paralysis)。常见的例子是面对技术革新的快速蔓延时一些传统的市场领跑者因为路径依赖沉没成本等因素影响决策判断,从而无法及时理性的进行足够的相应产业升级,使其丧失转型时机变成了夕阳产业最终被市场淘汰。

社会科学

[编辑]

在库恩看来,单一主导范式的存在是自然科学的特征,而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的特征是“关于基本原理的主张、反主张和辩论的传统”。[3] 其他人将库恩的范式转变概念应用于社会科学

案例

[编辑]
  • 被称为认知革命的运动摆脱了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方法,并接受了认知作为研究人类行为的核心。
  • 人类学家 法兰兹·鲍亚士 整合了其关于文化历史和发展的理论,并建立了一个在随后几年主导美国人类学的计划。考虑到科学种族主义优生学在许多致力于研究人类和社会的大学和机构中占主导地位,他的研究以及他的其他同事的研究反对并揭穿了当时学者们的主张。最终人类学将采用整体方法,利用四个子类别来研究人类:考古学、文化学、进化论和语言人类学。
  •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社会学家与其他社会科学家一起发展并采用了反实证主义方法论,试图在研究与文化、社会和行为有关的人类活动时坚持主观视角。这与实证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从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方法论中汲取影响。
  • 1879年由费迪南·德·索绪尔首次提出,印欧语言学中的喉音学说假定原始印欧语中存在“喉音”辅音,这一理论在赫梯语的发现中得到证实。20世纪初。该理论此后被绝大多数语言学家所接受,为原始印欧语句法和语法规则的内部重建建立主要基础,被认为是自最初发现印欧语系以来语言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4]
  • 考古学家采用放射性碳测年法被认为是一种范式转变,因为它极大地增加了考古学家可以可靠地对物体进行测年的时间深度。同样,使用激光雷达对文化景观进行远程地理空间成像,以及从过程考古学向后过程考古学的转变,都被考古学家称为范式转变。[5]
  • 由 Boris Kerner 在车辆交通科学中创建的三相交通理论的出现,作为经典(标准)交通流理论的替代理论。[6]

批评

[编辑]

Martin Cohen 将范式转变的概念描述为一种知识病毒—从硬科学传播到社会科学,再传播到艺术,甚至传播到日常政治言论。[7] Cohen 声称库恩对它可能意味着什么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想法,并与科学哲学家保罗·费耶阿本德一致,指责库恩从他的理论的更激进的含义中撤退,即科学事实永远不过是流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流行是短暂的,远非决定性的。库恩说,科学知识不像通常描述的那样确定,而且科学和知识通常不是库恩描述的那种“非常明智和令人放心的可靠事物”,其中涉及周期性的范式转变,其中许多旧的确定性被放弃是为了开辟新的理解方法,而科学家以前从未认为这些方法是有效的。他认为信息级联会扭曲理性的科学辩论。他专注于健康问题,包括高度媒体化的“流行病”警报的例子。[8]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Bird, Alexander. Thomas Kuhn. Zalta, Edward N. (编).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22.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2022 [202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3). 
  2. ^ Kuhn, Thomas S.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1) (美国英语). 
  3. ^ Kuhn, Thomas N. Logic of Discovery or Psychology of Research. Lakatos, Imre; Musgrave, Alan (编).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seco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2: 6 [1970]. ISBN 978-0-521-09623-2. 
  4. ^ James Clackson. Indo European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有限度免费查阅,超限则需付费订阅.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7: 53. ISBN 9780521653671. 
  5. ^ Schmidt, Sophie C.; Marwick, Ben. Tool-Driven Revolutions in Archae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Archaeology. 2020-01-28, 3 (1): 18–32. doi:10.5334/jcaa.29可免费查阅. 
  6. ^ Boris S. Kerner, Understanding Real Traffic: Paradigm Shift in Transportation Science,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New York 2021. [2022-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7. ^ Cohen, Martin (2015). Paradigm Shift: How Expert Opinions Keep Changing on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Imprint Academic. p. 181.
  8. ^ Martin Cohen. [2023-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