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章学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章實齋
章学诚
《清代学者象传》之章学诚像
清代学者象传》之章学诚像
大清国子监典籍
籍贯浙江绍兴府会稽县
族裔汉族
原名章文𢽾
字号字实斋,号少岩
出生乾隆三年(1738年)
逝世嘉庆六年(1801年)
出身
  •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科进士出身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

生平

[编辑]

学诚幼资椎鲁,体弱多病,日仅诵百余言,好深思,隆冬盛夏读书常至午夜不倦。十四岁,随父至湖北,二十岁以后学业大进,好读史部之书。然而科举不顺,曾七应乡试[1],乾隆三十年,第三次乡试落榜,拜翰林院编修朱筠为师,朱筠告以“科举非君所长,不能学亦不足学”,筠藏书甚丰,得以纵览群籍。又得与邵晋涵周永年任大椿洪亮吉汪辉祖黄景仁等交游。乾隆三十九年第六次应浙江乡试落第。[2]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永清县志》,是年秋天乡试中举,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乾隆四十六年,至河南谋事,归途遇盗,携带所撰文稿荡然无存,日后写作必存副稿。曾官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经周震荣介绍,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毕沅待之甚厚。五十五年,毕沅再邀为《湖北通志》总纂。嘉庆五年(1800年),贫病交迫,双目失明。次年十一月卒。[3]葬山阴芳坞。

家族

[编辑]

章镳是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官湖北应城知县。

著作

[编辑]

章学诚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刘知几的《史通》幷称史学理论名著。曾编纂《史籍考》,拟尽收古今史部书叙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完成,稿亦散失。所修方志,传世有和州、亳州、永清三志。曾主修《湖北通志》,现存遗稿数十篇。

章学诚晚年于绍兴所居之滃云山房

章学诚一生颇自负,不与刘知几并称,他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余《文史通义》所为作也。”又在家书中说:“吾于史学,盖有天授。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几。”[4]他主张“学为实事,而非为空言”,其见解“颇乖人好恶”,[5]生前没没无闻,穷困潦倒。一直到死后,名字被人误写为“张学诚”,[6]或“章石斋”。[7]1920年,胡适受了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出版的《章实斋先生年谱》的刺激,两年后以后出版了一本《章实斋先生年谱》,他表示︰“最可使我们惭愧的,是第一次作《章学诚年谱》的乃是一位外国学者。”

章学诚提出“道(理) 寓于器(事物)”命题,认为“道”是客观事物之规律,“求道”应根据对事物的实际考察。所提出“六经皆史”之说[8],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和发挥义理相结合,将治经引向治史,反映其解脱旧经学传统束缚学术趋向。论文注重内容,反对拟古和形式的倾向,批判了当时桐城派的流弊。其学说至清末始为人重视。1922年有《章氏遗书》刊行。仓修良称章为“浙东学派”的“殿军”[9]

章学诚相貌不佳,[10]脸上有斑点、耳背,多少有点自卑,使得他的言论极具攻击性。例如汪中曾批评礼教对女性的约束,章学诚便说汪氏“黑白不分”。章学诚还批评袁枚“好色”,专收女弟子。[11]

评价

[编辑]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学诚不屑于考证之学,与正统派异。书中创见类此者不可悉数,实为晚清学者开拓心胸,非直史家之杰而已。”
  • 钱基博对章学诚推崇备至,著《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以发扬章学。
  • 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表扬章氏:“他不站在史学立场来讲史学,而是站在整个的学术史立场来讲史学,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也等于章实斋讲文学,他也并不是站在文学立场来讲文学,而是站在一个更大的学术立场来讲文学。这是章实斋之眼光卓特处。”
  • 余英时认为:“刘知几决非章实斋之比。《史通》所能及的问题,始终未能迈出撰史体裁的范畴。”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
  2. ^ 日人内藤湖南的〈章实斋先生年谱〉根据〈金地山印谱序〉,定章学诚于乾隆三十九年应浙江乡试。胡适1922年版《章实斋先生年谱》无此条
  3. ^ 汪辉祖《梦痕录余》嘉庆六年(1801年)条记载:“闻章实斋十一月卒。”
  4. ^ 《章氏遗书》家书二
  5. ^ 章学诚〈上钱辛楣宫詹书〉
  6. ^ 钱林《文献征存录》
  7. ^ 焦里堂:《读书三十二赞》
  8. ^ 钱穆考证章学诚六经皆史之论首见于《报孙渊如书》。根据钱锺书《谈艺录》的考证,章并非第一位提出“六经皆史”的人,王通、陆龟蒙、刘恕、王应麟、胡应麟、王守仁、王世贞、顾炎武诸人都提过相关论点。详见仓修良的《章学诚和“文史通义”》第101-103页。
  9. ^ 仓修良:《章学诚和“文史通义”》第五章
  10. ^ 曾燠〈赠章实斋国博诗〉云:“君貌颇不扬,往往遭俗弄。”,见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
  11. ^ 章学诚《丁己札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名,无复男女之嫌,殆忘其身之雌矣!此等闺娃……而为邪人播弄。”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清史稿·卷485》,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香港:龙门书店,1976,增订版台北东大,1996)。
  • 山口久和著,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 David S. Nivision著,杨立华译:《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 吴震:〈章学诚是“近代”意义上的“学者”吗──评山口久和《章学诚的知识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范慰曾:《章实斋年谱》
  • 吴天任:1979年,《章实斋的史学》,台北:商务印书馆。
  • 杜维运:1991年,《清代史学与史家》,台北:东大图书。
  • 逯耀东:1996年,〈《史记》列传及其与本纪的关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报》,第二十期。
  • 杨志远:1995年,〈章学诚的史论及其影响〉,《吴凤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