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祖国母亲在召唤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祖國母親在召喚
祖国母亲在召唤
苏联 / 独立国家联合体
纪念对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英雄
揭幕1967年10月15日
地点48°44′32.5″N 44°32′13″E / 48.742361°N 44.53694°E / 48.742361; 44.53694
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山岗附近
设计者叶夫根尼·维克多罗维奇·武切季奇尼古拉·尼基金英语Nikolai Nikitin

祖国母亲在召唤(俄语:Родина-мать зовёт)是一座为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而设立的雕像,位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山上。是由雕塑家叶夫根尼·维克多罗维奇·武切季奇及结构工程家尼古拉·尼基金英语Nikolai Nikitin所设计。于1967年完工,是当时最高的雕像

雕像高85米,连底座重8000吨,本体为一右手持剑高举,左手水平伸展的祖国母亲。雕像曾于2008年入选俄罗斯七大奇迹

历史

[编辑]
争夺马马耶夫山岗的战斗

祖国母亲在召唤建立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马马耶夫山上,以纪念当时所发生的战斗。1942年9月13日,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营预计德国第295步兵师将对该地区的战壕和铁丝网进行攻击。随后丘伊科夫斯位于马马耶夫山的第62集团军司令部遭到猛烈炮火袭击,不得向后不转移。1942年9月15日,柏林广播电台报导了对这座山的占领,随后红军在马马耶夫山和中央车站进行了反击,并夺回部分区域。9月19日,苏军防御部队得到了第112步兵师的增援。

1942年9月22日,德军不得不用火焰喷射器重复前进,并向苏联第95和第112步兵团的战壕和土掩体集中冲锋,因为保卢斯认为这是即将对工业区发动进攻的不妥协先决条件。为此,德国空军第24联队被动员起来提供支援。尽管在晴朗的天气中进行了集中空袭,但红军的战壕无法被摧毁,而红军又以迫击炮、大炮和火箭发射器的火力作为回应。经过激烈的交火,第295步兵师的第516步兵连和第517步兵连的师慢慢地向南部山坡推进。只有新抵达的第1047、1045和284步枪团阻止了苏军的反攻。第516步兵连无法攻破山顶上苏军的防御阵地,而第26装甲掷弹兵团也在西坡阻滞不前[1]

1942年9月26日,国防军第100猎兵师解救了遭受重创的第295步兵师,并加强了防御力量。

9月27日,马马耶夫山的一半再次落入德军手中,只有东坡由第苏联284步兵师顽强防守,战斗陷入僵局。

1942年9月27日战斗结束后,山上血淋淋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炮弹坑和弹片:每平方米发现500到1250个金属碎片。冬天,地面仍然是黑色的,雪在大火和爆炸中融化了。春天,山上一片漆黑,寸草不生。由于数月的猛烈炮击和空中轰炸,以前陡峭的斜坡也被夷平。

随着国防军第6军团于1943年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投降,马马耶夫山岗的战斗也随之结束。据信苏德双方有30,000名士兵死于马马耶夫,德军第295步兵师被成建制歼灭。

建筑

[编辑]
在中国满洲里的仿制雕塑
节选世界著名雕像高度(由左至右):
1. 团结雕像 240米
2. 中原大佛 153米
3. 自由女神像 93米
4. 祖国母亲在召唤 91米
5.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39.6米
6. 大卫像 5.17米

祖国母亲在召唤由雕塑家叶夫根尼·武切季奇(Yevgeny Vuchetich)和工程师尼古拉·尼基廷(Nikolai Nikitin)完成,这是一个85米(279英尺)高的女性雕像,她举起剑向前迈进。这座雕像是祖国的寓言形象,号召儿女击退敌人,重返战场。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祖国母亲在召唤》非常复杂,因为其独特的姿势是右手高举剑,左手伸出,做出召唤的姿势。雕塑是空心的。空心雕像背后的技术基于预应力混凝土与钢丝绳的结合,这种解决方案也可以在尼基丁的另一件作品——莫斯科的奥斯坦金诺塔中找到。在内部,整个雕像由单独的单元或房间组成,就像建筑物中的房间一样。雕塑的混凝土墙厚25–30厘米(9.8–11.8英寸)。

纪念碑于1959年5月动工,于1967年10月15日竣工。它是创作时世界上最高的雕塑。纪念碑建筑群的主纪念碑的修复工作于1972年完成,当时剑被另一把完全由不锈钢制成的剑所取代。

武切季奇很可能雕刻了铁饼运动员尼娜·邓巴泽(Nina Dumbadze)的形象,以及他妻子维拉(Vera)的脸。人们还认为,这座雕像与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的雕像有相似之处。

到了晚上,雕塑被泛光灯照亮。2018年,它作为名为“伟大胜利之光”的灯光秀的一部分被点亮,以纪念5月9日在俄罗斯举行的第72个胜利日

参考资料

[编辑]
  1. ^ David M. Glantz: Armageddon in Stalingrad: September–November 1942 (The Stalingrad Trilogy, Volume 2). University of Kansas Press, Lawrence 2009, S. 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