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光唇鱼
外观
(重定向自石賓光唇魚)
台湾光唇鱼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
目: |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
科: | 鲤科 Cyprinidae |
属: | 光唇鱼属 Acrossocheilus |
种: | 台湾光唇鱼 A. paradoxus
|
二名法 | |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 |
异名[2][3] | |
|
臺湾石𩼧[注 1](学名: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Günther, 1868)),又称台湾光唇鱼,俗名石斑、石𩼧、秋斑、石宾(台东)(同种异名:Acrossocheilus formosanus (Regan, 1908)),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光唇鱼属的其中一种鱼类,普遍分布于台湾西部各河川,主要栖息于溪流中游。[4][5]跟分布于浙江灵江水系的厚唇光唇鱼(同种异名:Acrossocheilus labiatus (Regan, 1908),俗名火烧鲮、花鱼、石花鱼)属同一物种[2]。两者口唇结构的差别,可能是两性异形。
亚种
[编辑]-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 iridescens longipinnis)
分布
[编辑]本鱼分布于亚洲大陆长江水系、浙江钱塘江、福建汀江、以及台湾西部的溪流(东部溪流乃后期人工放养而非原生[6]:86-87)和海南岛等[2]。该物种的模式产地为台湾[2]。
深度
[编辑]水深0至10米。
特征
[编辑]本鱼体略呈圆柱状,吻圆钝稍突出,口下位,下颔前端露出唇外,上下唇在口角相连,下唇分左右2瓣,具2对须。体被中圆鳞,侧线明显,侧线鳞38-41枚,体褐色,具7条黑横带,以幼鱼最明显;成鱼体色变深,横带较模糊。尾鳍叉形,繁殖期雌雄鱼吻部皆具追星,体长可达20公分。
生态
[编辑]本鱼为初级性淡水鱼[6]:86-87,栖息于河川中游水流湍急、溶氧较高且清澈的溪流及深潭中。成鱼常躲藏在石缝中,幼鱼则终日在沿岸及石头间穿梭,性凶悍。属杂食性,以附着藻及水生昆虫为食。
经济利用
[编辑]为食用鱼,红烧及油炸皆宜,为游钓鱼类,其鱼卵有毒,误食会引起腹泻、头晕及呕吐。
注释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 ^ 2.0 2.1 2.2 2.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厚唇光唇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17-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1) (简体中文).
- ^ ?. Ann. Mag. Nat. Hist. 1908, 8 (2): 358.
- ^ 台灣石𩼧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台湾鱼类数据库. 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研院数位文化中心 营运.
-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台湾光唇鱼.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6.0 6.1 太魯閣國家公園中、低海拔地區動物資源動態調查研究及資料庫建立 (PDF). [2017-02-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03) (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