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目的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目的论

目的论(英语:Teleology)属于哲学的范畴,致力于探讨事物产生的目的、本源和其归宿。

正反论调

[编辑]

传统上目的论与哲学自然论(或偶然论)是对立的。例如,自然论者会认为人有眼睛所以人有视力,即所谓“形式决定功能”(function following form);相反,目的论者认为人有眼睛因为人需要视觉,即是所谓的“功能决定形式”(form follows function)。

以下阿里士多德卢克莱修的言论,正好反映了目的论与自然论的对立。

外在和内在

[编辑]

目的论认为事物的存在源于“最终目的”,这可分为两种:

  • 外在最终目的(extrinsic finality):某东西的存在目的是为了其他东西的福祉。例如,矿物质的存在注定是为了植物的生存,而植物的存在则注定是为了动物的生存。
  • 内在最终目的(Intrinsic finality):某东西的存在目的,是为了自然而然达成完善自己这个目的。

过分强调外在最终目的,很容易凡事都诉诸鬼神,导致迷信。例如,“如果我今天不来这商店,我就不会发现地上的100元。这是神的旨意,他要我到商店来发现这钱。”或者“我赢钱全靠这对幸运袜。”类似的想法被培根("De Dignitate et Augmentis Scientiarum," III, iv)、笛卡儿("Principia Philosophiæ", I, 28; III, 2, 3; "Meditationes", III, IV)和史宾诺沙(Ethica, I, prop. 36 app.)所批评。

内在最终目的则提供了上帝或其他超自然力量存在的论据,也是智能设计论的理论基础。支持者认为它解决了自然论的基本缺陷:自然论只探讨即时的原因和事件发生的机制,但忽略了事件发生的最终原因。

古典希腊目的论

[编辑]

亚里士多德认为,将所有事情都视为必然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忽略了事情的目的、秩序和背后的最终原因。

可是,德谟克利特忽略了最终原因,将所有自然的规律视为理所当然。的确这些规律是必然的,但他们背后有其最终原因…把必然当成原因,无异于水肿病人被放水单纯是因为刀刺入他,而不是为了治愈他。

亚里士多德将事物的发展因分四种:物质因、形式因、动因和目的因。

现代/后现代哲学

[编辑]

历史上,目的论被视为承继了亚里士多德的理念。其后康德探究了目的论的原理,而黑格尔也以目的论为思辨哲学的中心思想,马克思及其他新黑格尔学派也有跟随。

阿德勒心理学

[编辑]

在《被讨厌的勇气》当中,也提及了目的论的解说。该书提及,有不少人认为情绪心理疾病是认为受过去的事情所影响,从而去追寻原因,此为原因论。然而作者认为由此会落入了命定论。因此他提出了阿德勒心理学目的论,他认为不论情绪、心理疾病等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出来。例如一个人生气是受到别人所影响,然而阿德勒则会解释成是因为要达到震慑别人的目的所以采取愤怒的方式。[3]

科学

[编辑]

人择原理

[编辑]

物理学天文学范畴,近年以目的论为基础的研究出现,被冠以人择原理之名。人择原理想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宇宙从极度简单的状态(大爆炸)发展到如此复杂,甚至发展到适合人类如此复杂的生物生存?

科技

[编辑]

在科技的领域,“目的”的研究由来已久。“目的机制”(即调整运作的反馈)研究可追溯至1700年代末期瓦特蒸汽机装置调节器(governor)。近年,学者将机器中的“目的研究”称为反馈机制诺伯特·维纳控制论(cybernetics)一词代表“目的机制”的研究。

参阅

[编辑]

引用和注释

[编辑]
  1. ^ De Partibus Animalium (On the Parts of Animals), IV, xii, 694b; 13
  2. ^ De Rerum Natura (On the Nature of Things), IV, 833; cf. 822-56. William Leonard's translation is very different: "Since naught is born in body so that we / May use the same, but birth engenders use".
  3. ^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被討厭的勇氣. 台湾: 究竟. 2014-10-30 [2021-07-30]. ISBN 97898613719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0) (中文(繁体)). 

外部链接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