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汉民族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皇汉

汉民族主义,是中国清代的一种民族主义主张,主张推翻清朝,重新建立为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国家[1][2]。该思想在清朝晚期时出现,当时面对列强的威胁,中国部分人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加上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将中国的危机归咎于中国内部“异族”的统治。这些思想在20世纪初形成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党[3][4],在中华民国建立、推翻清朝后则采用五族共和的方针。

概论

[编辑]

满清一代,满洲贵族利用它的地位采取一些实际上只符合于贵族特殊利益的民族歧视政策,如剃发易服,压迫国内其他民族,主要是压制汉族。包括劳动人民、一些地主以及后来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利益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种民族歧视政策的损害。满清政权的建立,造成清代历史上连绵不断的反满斗争[5]

亦有说法认为古今中外的执政集团都不可能忽略其视为国本的执政基础,清代的“首崇满洲”与明朝的“首崇皇族”并无实质区别,清代旗汉被“围墙”、“法律”、“社会紧张”和“自我认同”隔开,而明朝的统治集团一样被“围墙”与民众隔开,且法律上拥有高度特权和限制,和民众(如反明的李自成张献忠)有着殊死的紧张关系,同样拥有强烈的自我认同,与清朝没有分别 [6],但有学者认为上述说法忽视了八旗具有的“民族性特征”,是走向了一种极端的说法[7]。亦有说法认为因旗民地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满族与其他民族间的差异,于是成为制造民族歧视与矛盾的渊薮之一[8]

孙中山邹容章太炎为首的人士受到清朝长期的民族压迫加上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影响[9],提出汉民族主义,以排满为号召,希望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10]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则提出中华民族主义[11],以“五族共和”为口号,希望保持原有清帝国的范围,重新融合出中华民族,建立民族国家[12]。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建立后[13],孙中山曾经提倡五族融合的说法[14],在1921年与1924年间的三民主义演讲中,主张模仿美国,中华民国应以人口多数的汉族为中心,融合其他四族,五族共融形成一个新的民族[15][1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陆互联网上出现了被称之为“皇汉”的新型汉民族主义者,在互联网之外也会聚集在线下举行汉民族英雄和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同时也有参与西塘汉服周、中国华服日等大型汉文化活动。这些汉民族主义者中的一批人则在网络上形成了反对针对汉族的计划生育政策,呼吁反对中国政府对汉族的歧视等不平等政策的舆论群体,这些群体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少量的影响力。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家阎崇年,因为在电视上宣扬清朝与满族事迹,被认为故意贬低汉族,在公开场合遭到掌掴[17]

注释

[编辑]
  1. ^ Leibold, James. More Than a Category: Han Supremacism on the Chinese Internet. The China Quarterly. September 2010, 203: 539–559. 
  2. ^ Thomas Mullaney; Eric Armand Vanden Bussche; Stéphane Gros; James Patrick Leibold. Critical Han Studie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012: 40-41. ISBN 9780520289758. 
  3. ^ 章开沅:“排满”与民族运动. [201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0). 
  4. ^ 吴启讷,少数族群在民国肇建前后的抉择 --认识多族群统一国家的民族与族群现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刘大年《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
  6. ^ 章健. 满文朱批、满汉畛域———对欧立德的质疑. [2018-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3). 
  7. ^ 《金川“番目”入旗—清代中后期八旗制度的开放与封闭》
  8. ^ 刘小萌《旗人史话》
  9. ^ 刘小萌《旗人史话》
  10. ^ 吴国光〈中国民族主义的多重悖论〉:“中国民族主义的第一次浪潮,是清末革命党人在意图推翻满清帝制的过程中所推动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仅第一次把‘民族主义’的概念引入到中国的现实政治讨论之中,而且也第一次以‘民族主义’为号召来实行政治动员以推动革命实践。这个‘民族主义’,被清晰地界定为汉民族的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口号,明确地把当时执掌政权的满民族视为并不属于中华民族的异族;反过来,所谓‘中华’民族,也就被简约为仅仅是汉民族了。” ,收入《认同与全球化: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悖论》
  11. ^ 吴启讷. 少數族群在民國肇建前後的抉擇. 远望杂志. 2016-02-01 [2016-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0). 
  12. ^ 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自今以往,中国而亡则已,中国而不亡,则此后对于世界者,势不得不取帝国政略,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之上。”,收入《饮冰室文集》。
  13. ^ 孙文《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清室退位诏书.谕旨之一》:“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14. ^ 孙文《三民主义亲撰篇》:“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祇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人民之新主义。”,收入《国父全集》。
  15. ^ 孙文〈三民主义之具体办法〉:“自光复以来,就有世袭官僚,顽固底旧党,复辟底宗社党,凑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岂知根本错误,就在这个地方。讲到五族底人数,藏人不过四五百万,蒙人不到百万,满人只数百万,回教虽众,大都汉人。讲到他们底形势,满洲既处日人势力之下,蒙古向为俄范围,西藏亦几成英国底囊中物,足见他们皆无自卫底能力,我们汉族应帮助他才是,……由此可知,本党尚须在民族主义上做功夫,务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民族主义国家。……美国底民族主义,乃积极底民族主义。本党应以美国为榜样。今日我们讲民族主义,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底民族主义。或有人说五族共和揭橥已久,此时单讲汉族,不虑满、蒙、回、藏不愿意吗?……此层兄弟以为可以不虑,彼满洲之附日,蒙古之附俄,西藏之附英,即无自卫能力底表征。然提撕振拔他们,仍赖我们汉族。兄弟现在想得一个调和的方法,即拿汉族来做个中心,使之同化于我,并且为其他民族加入我们组织建国底机会。仿美利坚民族底规模,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组成一个完全底民族国家,与美国同为东西半球二大民族主义的国家。”,收入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页227-228。
  16. ^ 孙文〈民族主义第一讲〉:“什么是民族主义呢?我可以用一句简单话说,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中国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所以中国只有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我说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在中国是适当的,在外国便不适当。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外国有一个民族造成几个国家的,有一个国家之内有几个民族的。……我们鉴于古今民族生存的道理,要救中国,想中国民族永远存在,必要提倡民族主义。……就中国的民族说,总数是四万万人,可以说完全是汉人。同一血统,同一语言文字,同一宗教,同一风俗习惯,完全是一个民族。……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17. ^ 文松辉. 掌摑閻崇年者獲釋 揚言不后悔也不道歉. 楚天都市报. 2008-10-22 [2017-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参考书目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