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现代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现代性

现代性(英语:modernity)是指现代社会的性质或特征。[1]

发端

[编辑]

西方

[编辑]

现代性起源于欧美,从15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活字印刷的发明、启蒙运动、以及航海大发现开始出现。

西方经济现代性,发端于资本主义城市化工业革命;政治现代性,始见于18世纪后期的美国和法国大革命;在科学和哲学中,先后有笛卡儿理性主义,现代实验方法、19世纪末对科学形而上的批判以及相对论;艺术和建筑方面,表现于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2]现代性通常指的是西方中世纪之后,以工业化世俗化理性化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与监督形式为标志的历史阶段。

东亚

[编辑]

西方现代性成为其他地区现代性模式的原型和参照,[1]但并非现代性的唯一模式。日本明治维新起就走上现代化之路,自20世纪60年代起亚洲“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的快速发展,说明现代性不是西方的专利。东亚现代性仍保留了一些儒家传统,重视家庭、教育与人际关系、勤劳苦干、较重视秩序、不太重视个人自由个性、政治透明度较低。[3]其政治与经济的具体运作,以至日常与家庭生活方式,与西方现代性略有不同,学者称之为“第二种现代性”或“东亚现代性”。[4]

内涵

[编辑]

发展

[编辑]

现代性的发展途径,在不同的地区不尽相同。[5]

就经济体系而言,现代性包括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体系,后来逐渐以两者不同程度的混合为基本形式。

就政治制度而言,从极右的法西斯主义到极左的共产主义都对现代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但“自由主义民主”(Liberal Democracy),加上福利国家,被视为最有活力、最为普遍的政权形式[来源请求]

就思想文化而言,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个人主义形式存在的人道主义,以及以功利主义形式存在的理性主义,而形形色色的保守主义和激进思潮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成分。

就文学艺术而言,现代性集中表现于现代主义,超越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6]

社会学层面

[编辑]

社会学家分析,“现代性”包括以下内涵:[7]

  1. 工业化:工业化推动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工业革命会大幅改变传统社会结构和生产组织,工业化又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成熟的工业化经济可视为现代社会。
  2. 都市化都市是现代生活的主要型态,反之,传统社会以村落为社会生活的单元。都市化把散布在村落和山区的人口吸引到城市,往往同时促进知识的增长,和工业经济的发展。
  3. 普遍参与:传统社会是“部落的政治文化”或“臣属的政治文化”,而现代社会则“参与的政治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及报纸、杂志、无线电等大众媒介的发展,促进了人民的普遍参与。人民在社会中担当主动的角色,对法律、经济措施有其意见,部分有意参与政治活动。
  4. 世俗化:传统社会行为受宗教、教条、习俗成规等控制,现代社会则对自然和人事抱“世俗”的态度,以理性为思想的基础,肯定人能够通过科学的方法以改造世界,主宰命运。
  5. 高度的“结构分殊性”(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传统社会中,家庭负担起政治、教育、宗教、经济的所有功能,现代社会则专业化和精密分工,产生教会、政党、工会、学校、学术团体等,每一种结构都扮演其特殊角色。

内部矛盾

[编辑]

现代化带给人们仿佛无可置疑的好处:婴儿死亡率降低、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数下降、某些致命疾病被消灭、不同背景与收入的人们有了较为公平的竞争机会等等。对某些人来说,现代性虽然尚未完全实现,但这是一种可能性的表示。一般而言,对大部分人来说,以理性科学的态度探究问题并追求经济富裕,似乎仍是理解何谓“好的社会发展”的合理方式。

但同时,社会学家等也指出现代性的许多阴暗面。除了医疗与农业领域外,科技同时也在军事领域成长。二战期间在广岛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以及之战后的核武竞赛,被某些学者认为是人类或能或不能掌控科技的危险标志。

苏联大整肃以及纳粹大屠杀,被某些学者认为是理性思考以及社会理性组织,涉及对个体产生排外或灭绝行动的象征。而LGBT人群、罪犯以及精神病患,也被某些学者认为是遭到现代社会不公正地排除的对象。现代性中包含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之间无法忽视的矛盾。

环境问题展现了现代性的阴暗一面。污染或许是其中最没有争议的一项议题,不过也有人把日渐降低的生物多样性与日益严重的气候变迁等等算在内。某些学者还认为,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的发展正在创造著未知的危险。

除了这些明显的事件外,许多批评家指出现代生活在心理与道德的危险。异化、无根的感觉、紧密连系感与共同价值观的丧失、享乐主义抬头等等。这些都伴随着对前现代社会的重新评估而来,虽然这些批评可能基于对理想化过去的怀旧。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1.0 1.1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页5。
  2. ^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页4-5。
  3. ^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页317-318。
  4. ^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页1-3。
  5. ^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页316。
  6. ^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页5-6。
  7. ^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页131-136。

参考书目

[编辑]
  •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
  • 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