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胁尊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波奢

尊者(梵语:Pārśva),音译波栗湿缚、波奢,意译为胁[1],又写为胁尊者,还称为长老胁、勒(肋)比丘,印度佛教著名出家僧侣,属说一切有部。传说他为马鸣之师,其最著名的事迹,是劝请贵霜帝国迦腻色伽一世进行第四次结集。禅宗尊其为西方第十祖。

生平

[编辑]

胁尊者为中印度人,原为外道梵志,年纪极大,头发皆白之后,才从佛陀蜜多出家。出家后勤修头陀行,终身不曾躺卧睡觉,胁不至席,故称胁尊者。

他曾为四《阿含经》作注释,在龙树时代广大流通[2],在《大毘婆沙论》中多处引用其言论,在当时是极为知名的佛教僧人。

注释

[编辑]
  1. ^ 胁:【说文】两膀也,【玉篇】身左右两膀,【广韵】胸胁。【增韵】腋下也。
    肋:【说文】胁骨也,【广韵】胁肋,【正韵】胁干,【释名】肋,也,检勒五脏也。
    胁:【集韵】同胁。《黄帝内经》: 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三国史记》:五年,春正月,龙见于阏英井,右胁诞生女儿。
  2. ^ 龙树大智度论》:“如勤比丘,年六十始出家,而自结誓:我胁不着席!要尽得声闻所应得事,乃至得六神通阿罗汉。作《四阿含优婆提舍》,于今大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