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东华大学与国立花莲教育大学整并案
东华花师并校案,系指台湾教育部推动国立东华大学与国立花莲教育大学两校合并之议题。
最早于1997年被提出,由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陈永兴积极促成两校整合,当年东华决议先与花莲师院接触,俟时机成熟再讨论。[1]2003年再度被提出,受东华学生强烈反对而作罢。2008年,双方校务会议通过合校案,推动并校的动机,主要为全球大学整合趋势、师范学校面临转型、国家高等教育预算缩减,透过两校学术领域整合,扩大东台湾国立高等学府规模,成为国家重点大学为目标。2008年8月1日正式合校,新校名仍沿用“东华”,花教大校地改为美仑校区(创新研究园区),两校整合为单一主校区(寿丰校区),并获得中华民国教育部25亿元资助,推动全新“东华”之学术发展。[2]
源起
[编辑]1994年,师范教育改革使得全国师范体系衰微,2000年嘉义师范学院与嘉义技术学院的合并,成为全国师范体系转型退场的开端。1997年后,全国高等教育预算逐年缩水,大学数量由国立东华大学创校的1994年,至并校时期的2008年,大幅扩增近三倍,全国高等教育皆面临预算稀释的问题。2002年,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开放国外大学来台设分校,并开放国外大学招收台湾的高中毕业生,使全国高等教育更面临学生外流之问题。至此,中华民国教育部便参照中国“211工程”、日本“国立大学的结构改革方针(远山计划)”的整并经验,推动国立东华大学与国立花莲教育大学的两校合并计划。[2][3]
全球大学整合趋势
[编辑]全球大学整合为目前世界各国重组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措施可回溯自1980年代,当时澳洲、荷兰、英国、西德等欧美国家及日本,相继地经由政府再造运动,积极介入高等教育的整并运动,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降低成本、提升学术竞争力,以追求卓越为重要的国家教育发展政策;1990年代,中国大陆推动“211工程”也是高等教育整并成果中最显著的范例之一;日本文部省则于2002年首次提出“国立大学整合检讨状况”资料并着手推动国立大学合并,筑波大学、山梨大学等均为整并成功之案例;而美国高等教育以私立学校为多数,在财务考量及高度竞争之市场机制环境,部分规模较小或经营绩效不佳之学校亦以整并为因应策略。[2]
世界各国之所以积极推动大学整并的主要原因包括:
- 整并可以让大学具备适切发展规模以提升成本效益。
- 整并后之大学校院能互补所长强化竞争力。
- 借由整并过程重新检讨大学校院办学之利弊得失藉以创新大学经营策略。
- 运用整并争取更多教育资源促进大学良性发展。
- 促成大学校院间之教育伙伴关系强化合作交流。
- 增进国家整体高等教育资源之整合与运用。
2008年,台湾公立大学院校除了台湾大学、成功大学、政治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兴大学、交通大学、中正大学及嘉义大学等八校之学生规模超过 1 万人以外,其余均属中小型之学校。其中台湾6所教育大学,人数约2,500至5,000人,规模不足面临转型与发展危机。
高等教育预算稀释
[编辑]自1997年中华民国第四次修宪,废除教科文预算下限后,全国高等教育预算日渐缩水。此外,同时期高等教育大量扩张,从1994年东华大创校时期的58所大学,到2008年并校当年的147所大学,期间扩张了近3倍的大学数量。[4]加上,后期台湾经济发展停滞,更使得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大大影响正值后期发展阶段的国立东华大学,教育部经费不足,使得教学大楼、宿舍、体育馆等等建筑物及规划的系所,均无法按照原本预定的时程兴建及完工。[2]
师范教育政策转变
[编辑]1994年,师范教育改革之后,一般大学生可以透过教育学程取得教师资格,教师来源不再局限于师范院校。甚且,教育部大量开放师资班,师资产生过饱和现象,加上近年来台湾少子化的趋势,更加重了这样的情形,进而造成全国师范体系之衰微。[2]
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变化
[编辑]2002年,台湾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并承诺对国外开放“商业、视讯、营造及工程、行销、教育、环境、金融、健康与社会、观光与旅游、休闲、文化与运动、运输”等11 个项目,其中对台湾高等教育最大冲击为教育项目,国外大学能够依此承诺到台湾招收高中毕业、具就读大学资格的毕业生。[2]
合校愿景
[编辑]合并计划书内写道:
“ | 新大学是一所崇尚学术自由、注重人文关怀、秉持全人教育理念的综合大学,以致力学术研究、拓展新知疆域、培育社会英才为标的。本诸追求卓越之理念,掌握国际学术脉动、善用东台湾之人文及天然资源、兼顾各学术领域、倡行科际整合,建立一所具有学研特色与竞争力之学府;兼容并蓄、全体共塑涵有民主风范的校园文化,借由创新达致永续之发展。[2] | ” |
具备规模的综合大学能提供更多元与多样的学术研究场域与机会,并且能开设多学群且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国立东华大学共计有人文社会科学院、原住民民族学院、管理学院及理工学院4个学院,另花莲教育大学,亦设有教育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理学院及艺术学院4个学院。东台湾高等校院规模,多属于5,000人规模之学校,花莲县因有2所综合大学(东华大学及慈济大学)学术领域较为多元,东华大学属东部各大学中学术领域发展较为丰富之学校,惟仍有发展空间,因此与花莲教育大学合校,不仅可以发挥学术互补的作用,开发多元丰富的课程,强化学术研究阵容,更可增加学术研究能量,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与视野,也有利于整合型计划研究团队之形成,发挥范畴经济之效果,以成为国家重点大学为目标,带动东台湾高等校院之竞争力。[5]
校名议题
[编辑]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1月18日) |
支持使用“花莲”为校名的理由
[编辑]支持使用“花莲”为校名者认为,“花莲”两字属于公共财,使用于花莲的许多机构,譬如“花莲县政府”、“花莲机场”、“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国立花莲高级中学”、“国立花莲女子高级中学”等等,并非专属某机构之私有财产,“花莲”两字乃在指明机关之所在地理位置,因此在花莲当地设置的国立大学应以“花莲”两字命名。花莲居民在争取设置大学之初便主张以“国立花莲大学”为名,此外,更是期望透过此一新生之大学将花莲推上国际舞台,一如世界知名的剑桥大学或牛津大学皆以小地名起家至今发扬光大。[来源请求]
支持使用“东华”为校名的理由
[编辑]1994年,国立东华大学以卓越研究与教学之综合大学立校。首批东华人正好于并校前十年毕业(以学士班、硕士班计算),东华校友深怕这十年在学术机构、就业市场建立的“东华”名声,将付诸于流水。
此外,以台湾教育体系的命名习惯,专科、高中等级的学校往往以县市地名为名称,而且已有多所师范专科学校、工业专科学校、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大学(俗称地名大学),例如:宜兰大学、台东大学、嘉义大学、台南大学,如果将学校更名为“花莲大学”,可能会使外界误以为新大学,亦是由专校升格而成。[6]
也有人提出中国东华大学的双胞问题,但字义上的“华”自则涉及政治及字源(华为花之古字)上的多重解释。又因中国的东华大学较晚设立(更名),支持使用“东华”校名者认为“难道别人改名字我们就要跟着改吗?”。[来源请求]
而且1993年庄金生、饶颖奇及谢深山等人曾要求将此所大学命名为“国立花东大学”以凸显政府重视花东地区之高等教育,而“华”与“花”通,故命名为“华东”意指“花东”。[来源请求]
教育部介入
[编辑]为了解决校名的问题,教育部指示[7]整并推动小组会议在第五次会议中表示对校名问题“如教育部意见”,最终教育部决议以“国立东华大学”作为新大学名称。[8][9][10]
争议
[编辑]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1月18日) |
反对并校者认为谈判过程过于仓促,东华校方的考虑并不周全,亦无经过全校师生的公开讨论,以致最后产生之并校企划书流于草率,含有许多严重的问题,以致于该案在2003年末的校务会议中被驳回。
校名
[编辑]根据双方发表的并校企划书内容,并校之后之校名,将待未来并校筹备处成立之后才决定。然而东华方面一直宣称不会更改校名,花师则宣称并校后将采花师校名升格为“国立花莲大学”,双方各执己词,显未达共识,一旦并校案正式执行,将产生极大的争执。
师范转型
[编辑]并校之后花师的系所将不予裁减转型,而直接成为新学校之师范学院,亦未订定任何落日条款。因此,并校实际上并无法达到师范转型的效果,花师面临的各项重大问题并未获得解决。[谁说的?]
文学院的人事角力
[编辑]并校案若通过,花师的部分教授将会进入原东华的相关系所中,其中以中文、历史等系最为明显,将导致原东华的中文系、历史系等理念受到冲击和改变。原有的现代理念将遭破坏,在原东华努力已久的年轻教授有被鸠占鹊巢的危机。其他原花师及原东华的领域相重叠的学院系所,也在并校的过程中发生诸多角力与斗争,如原花师数学系及原东华应用数学系的合并、原花师咨商心理系与原东华临床与咨商心理系合并后的新系名角力等等。[来源请求]
花师校区运用
[编辑]根据并校企划书内容,并校后为规模效益着想,大部分的教学研究活动将移至寿丰校区,花师校区将作为推广教育使用。然而,推广教育以外的建筑多为闲置,形成资源浪费。[11]
宿舍
[编辑]并校之后,寿丰校区将增加近三千名学生。然而教育部坚持宿舍应以BOT案增建,但东华宿舍BOT案又一再流标无望,并校后势必无法新建宿舍,周边住房将供不应求,房租飞涨,大大加重学生求学之负担。根据东华校长黄文枢指出,并校规划有一方案,系将花师校区作为学生宿舍使用,并以校车接驳学生上下课,惟此案被大多数学生斥为不切实际。[来源请求]
东华反并校学运
[编辑]两校并校消息一出,东华学生组成“国立东华大学两校合并学生观察联盟”(学观联),在2003年12月16日举行“一二一六走出东华未来”反并校大游行,由各学院出发集合走到行政大楼前,学生高举旗帜同唱校歌,并别上代表校徽的绿色丝带,将丝带插在行政大楼大草地上,形成一个巨型的“NDHU”字样,以表达爱校、反合校的立场。
并在校务会议之前,发起了全校性连署,在一个星期内,全校5400多位学生,已收到超过2743份连署书,其连署书提出三点诉求:[12][13][14]
一、并校案应视为重大校务决议,因此学观联要求校务代表需三分之二通过。
二、学生会与议会应在连署数签署人数达到全校学生人数二分之一以上时,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授权学生校务会议代表明确表达并校后损及学生权益之处。
三、连署书数量过半,校务会议代表应反对东华大学与花莲师范学院进行合并案。
后续发展
[编辑]东华大学校长黄文枢虽曾公开表示,2003并校案一旦否决将永不再议,但实际上两校后来仍与教育部重新进行规划。2006年6月的第三版《合校计划草案》。内容规划将新学校扩充成一万两千名学生及七百名教员的中型大学。并将成为拥有九个学院(文、理、社会、工、教育、艺术、管理、原住民、环境与海洋)的综合大学。草案中规划20亿的硬件预算(稍后于并校会议要求改为30亿)及35亿的软件预算,共55亿元提供新大学转型,远高于2003旧案的3000万元。其中并明白指出宿舍BOT案之不可行性,要求经费建设宿舍以容纳新增的学生。
于2006年12月7日所举办的第七次会议。
会中对第三版《合校计划草案》希望获得修正的项目主要为:
- 合校期程修订
- 回复采单一校区规划
- 说明宿舍BOT案之不可行性。新建“艺术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多功能国际会议中心”及四千床“学生宿舍”,将硬件经费更改为30亿5千万元。
- 提出美仑校区使用方向
- 延缓附设中学建校时程
- 调整学系规划
2006年12月报部期程(第七次会议)与实际达成程度 | |||||||||||
---|---|---|---|---|---|---|---|---|---|---|---|
|
2008年并校案
[编辑]2008年4月3日第八次整并会议中,两校代表通过决议,合并后采“国立东华大学”之校名,并排入两校校务会议中表决,此为并校案继2003年之后第二次实际进入校务会议。并校计划中所提列33亿元之硬件经费,经教育部批阅之后指示删除8亿元宿舍经费,其余25亿元准予通过。若宿舍BOT流标,则开放由校方自行贷款以逐年摊提成本方式兴建宿舍,贷款利息由教育部支付。
两校合校前最终学院、系所
[编辑]国立东华大学
[编辑]
|
|
|
|
国立花莲教育大学
[编辑]
|
|
|
|
两校系所整并列表
[编辑]时间 | 原国立东华大学系所 | 原国立花莲教育大学系所 | 合并、改名 | 新系所名称 |
---|---|---|---|---|
2009年 | 临床与咨商心理学系 | 咨商心理学系 | 合并 | 咨商与临床心理学系暨硕士班 |
2009年 | 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 环境政策研究所 |
生态与环境教育研究所 生物资源与科技研究所 地球科学研究所 |
新设 | 环境学院 将两校原隶理学院、管理学院之环境学门之系所整合成立环境学院 |
2010年 | 中国语文学系 | 改名 | 华文文学系[15] | |
2010年 | 身心障碍与辅助科技研究所 特殊教育学系 |
合并 | 特殊教育学系身心障碍与辅助科技硕士班 | |
2010年 | 资讯工程学系 | 资讯科学系暨研究所 网络与多媒体科技研究所 |
合并 | 资讯工程学系暨硕士班、网络与多媒体科技硕士班 |
2010年 | 应用数学系 | 数学系 | 合并 | 应用数学系数学科学组、统计组 |
2010年 | 运动与休闲学系 | 体育学系 | 合并 | 体育与运动科学学系 |
2010年 | 教育学研究所 | 教育学系 | 合并、改名 | 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 |
2010年 | 公共行政研究所 财经法律研究所 |
社会发展学系 | 合并 | 社会暨公共行政学系暨公共行政研究所、财经法律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 |
2010年 | 乡土文化学系暨研究所 台湾语文学系 |
合并 | 台湾文化学系暨研究所 | |
2010年 | 民间文学研究所 语文教学硕士班 中国语文学系 |
合并 | 中国语文学系暨语文教学硕士班、民间文学硕士班、民间文学博士班 | |
2010年 | 科技艺术研究所 艺术与设计学系 |
合并 | 艺术与设计学系暨科技艺术硕士班 | |
2010年 | 民族艺术研究所 | 视觉艺术教育研究所 | 合并新设 | 艺术创意产业学系[16]暨民族艺术硕士班[17]、视觉艺术教育硕士班 |
2010年 | 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 环境政策研究所 |
生态与环境教育研究所 生物资源与科技研究所 地球科学研究所 |
整并新设 | 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暨硕士班: 生态与保育组(硕士) 环境政策与城乡规划组(硕士) 环境教育与生态旅游组(硕士) 地球科学组(硕士) |
教育学院 | 改名 | 花师教育学院 | ||
2010年 | 理工学院 | 理学院 | 合并 | 理工学院 |
2010年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人文社会学院 | 合并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2010年 | 英美语文学系、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中国语文学系 | 整并新设 | 原国立东华大学英美语文学系、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中国语文学系等部分师资分拆至新建之创作研究所 |
时间 | 原国立花莲教育大学系所 | 并入、分拆 | 原国立东华大学系所 | 新系所名称 |
---|---|---|---|---|
2010年 | 英语学系 | 并入 | 英美语文学系 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 英美语文学系比较文学博士班 |
英美语文学系暨硕士班: 文学组(硕士) 英语教学组(硕士) 比较文学博士班 |
2010年 |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科学教育研究所 教育学系 |
整并、改名 | 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多元文化教育硕士班、多元文化教育博士班 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科学教育硕士班、科学教育博士班 | |
2010年 | 应用科学学系 | 分拆[18] | 环境学院 化学系 |
相关条目
[编辑]- 台湾教育
- 大学整并
- 国立东华大学
- 国立东华大学创新研究园区(原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址)
- 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整并案
参考文献
[编辑]- ^ 國立東華大學校刊 第3期 (PDF). [2023-06-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6-12).
- ^ 2.0 2.1 2.2 2.3 2.4 2.5 2.6 國立東華大學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合併計畫書 (PDF). 国立东华大学. [2008-06-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2-10).
- ^ 杨思伟. 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政策之研究.
- ^ 國家發展委員會. 国发会万维网. 2018-01-25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3) (中文(台湾)).
- ^ 合校计划草案
- ^ 地名大學等級在哪?網揭學生實力 過來人曝:分數可上台大.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 ^ “依据九十四年十二月廿三日教育部召开合校会议决议,以两校共同协商可被双方接受的校名为处理原则。若该目标无法达成,由教育部邀集学者专家及社会公正人士组成委员会召开决定,该委员会决定之校名,两校应接受不得再有异议,两校并可各提三个校名(每校所提校名至少需各含一个非地区性崭新校名)俾该委员会讨论,以上整并后之新校名拟定原则亦应通过两校校务会议。”
- ^ 台高(二)字第0950008086号
- ^ 第五次整并推动小组会议 《会议记录》[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第七次整并推动小组会议 《会议记录》[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王锦义. 東華美崙校區 蕭美琴提做東部國訓中心. 自由时报. 2016-11-08 [2023-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中文(台湾)).
- ^ 反併校 東華學生校園大遊行 | 教育 |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 (中文(台湾)).
- ^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國際新聞. old.ltn.com.tw.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24).
- ^ 存档副本. theinitium.com. [2021-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3).
- ^ 原国立花莲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仍维持旧名
- ^ 同时新设艺术创意产业学系
- ^ 自原住民民族学院改隶艺术学院
- ^ 原国立花莲教育大学应用科学系之师资溶入国立东华大学的环境学院、化学系之中。